一种花生酱生产用搅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61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生酱生产用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主体,所述搅拌罐主体包括电机、罐体、底座和搅拌器,还包括搅拌板和搅拌筒,搅拌板由上下多对构成,所述每对搅拌板均以搅拌轴为中心对称连接在框式桨叶侧板和搅拌轴之间,搅拌筒包括架体、第一压筒和第二压筒,架体和框式桨叶呈交叉状态,所述架体包括“ㄇ”形框和“ㄇ”形框底部一体延伸的“V”形框,所述第一压筒经圆形通孔活动套装在“ㄇ”形框的竖直圆杆上,所述第二压筒经圆形通孔活动套装在“V”形框的倾斜圆杆上,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罐不能对罐体内壁上的花生碎末或留在罐内的花生碎末搅碎,导致搅拌不均匀及花生碎末的颗粒不均匀的问题。不均匀的问题。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生酱生产用搅拌罐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罐
,具体涉及一种花生酱生产用搅拌罐。

技术介绍

[0002]花生制备成为花生酱的工艺流程中,需要使用到搅拌罐,并在搅拌罐内加入花生碎末、辅料和稳定剂搅拌,最后装罐。
[0003]现有的搅拌罐使用的是带刮板的搅拌器,由于花生碎末的颗粒不均匀,当有大颗粒的花生碎末粘在罐体内壁上或留在罐内时,现有搅拌器的刮板仅能刮去罐体内壁粘上的大部分粘稠物,但不能对罐体内壁上的花生碎末或留在罐内的花生碎末搅碎,导致搅拌不均匀及花生碎末的颗粒不均匀,影响花生酱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搅拌罐不能对罐体内壁上的花生碎末或留在罐内的花生碎末搅碎,导致搅拌不均匀及花生碎末的颗粒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花生酱生产用搅拌罐,容易搅碎罐体内壁上的花生碎末或留在罐内的花生碎末,搅拌均匀,花生碎末颗粒均匀,提高花生酱的成品质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花生酱生产用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主体,所述搅拌罐主体包括电机、罐体、底座和搅拌器,所述电机装在罐体的顶部且电机的转子伸入罐体内,罐体底部连接底座,所述搅拌器设置在罐体内且与转子连接,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装在搅拌轴上的框式桨叶,所述框式桨叶是中心和搅拌轴的中心重合的多边形的框体,所述框体上除顶部边缘外的所有边缘上均设有刮板,还包括搅拌板和搅拌筒;
[0007]所述搅拌板由上下多对构成,所述每对搅拌板均以搅拌轴为中心对称连接在框式桨叶侧板和搅拌轴之间,搅拌板是竖直的板体,所述板体的前后表面分别设有多个连续相接的三棱柱状的凸棱;
[0008]所述搅拌筒包括架体、第一压筒和第二压筒,所述架体是中心和搅拌轴的中心重合并装在搅拌轴上的多边形框体,架体和框式桨叶呈交叉状态,所述架体包括“ㄇ”形框和“ㄇ”形框底部一体延伸的“V”形框,所述“ㄇ”形框由两个竖直圆杆和连接在两个竖直圆杆上端之间的横杆构成,所述“V”形框由两个倾斜圆杆下端相交构成,“ㄇ”形框的两个竖直圆杆底部分别连接“V”形框的两个倾斜圆杆的顶部,所述第一压筒和第二压筒均是中心轴线处设有圆形通孔的中空柱体,第一压筒的外侧壁上和第二压筒的外侧壁上均分布有多个半圆球状的凸起,所述第一压筒经圆形通孔活动套装在“ㄇ”形框的竖直圆杆上,所述第二压筒经圆形通孔活动套装在“V”形框的倾斜圆杆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凸棱的一个侧面装在搅拌板上,和搅拌板连接的凸棱的侧面相对应的棱为凸棱的顶部,凸棱的顶部朝向搅拌板的外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板的一端连接在框式桨叶侧板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圆
筒外壁上,第一圆筒套装在搅拌轴外周与搅拌轴可拆卸式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凸棱的顶端和搅拌板的顶面平齐,凸棱的底端和搅拌板的底面平齐。
[0012]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的架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框式桨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
[0013]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顶部和底部中心有第二圆筒,第二圆筒套装在搅拌轴外周与搅拌轴可拆卸式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筒上的凸起与罐体的内侧壁相接触,第二压筒的凸起与罐体的底部内壁相接触。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当花生碎末、辅料和稳定剂在本技术的罐体内搅拌时,由于搅拌板上有多个凸棱,凸棱随搅拌板转动,凸棱容易打碎罐体内的花生碎末,搅拌均匀,花生碎末颗粒均匀,提高了花生酱的成品质量。
[0017]2.由于第一压筒的外侧壁上和第二压筒的外侧壁上均分布有凸起,第一压筒上的凸起与罐体的内侧壁相接触,第二压筒的凸起与罐体的底部内壁相接触,第一压筒和第二压筒随架体转动,同时第一压筒和第二压筒均沿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第一压筒和第二压筒的凸起碾压搅碎粘在罐壁和罐底的花生碎末,搅拌均匀,花生碎末颗粒均匀,提高了花生酱的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20]图3是图 2 A-A剖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框式桨叶、刮板、搅拌板和搅拌筒的主视(放大)图;
[0022]图5是图4 B-B剖视(放大)图。
[0023]附图中标号为:1为电机,2为罐体,3为底座,4为搅拌器,4a为搅拌轴,4b为框式桨叶,4c为刮板,5为搅拌板,5a为凸棱,5b为第一圆筒,6为搅拌筒,6a为架体,6b为第一压筒,6c为第二压筒,6d为凸起,6e为第二圆筒,7a为“ㄇ”形框,7b为“V”形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图5示,一种花生酱生产用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主体,所述搅拌罐主体包括电机1、罐体2、底座3和搅拌器4,所述电机1装在罐体2的顶部且电机1的转子伸入罐体2内,罐体2底部连接底座3,所述搅拌器4设置在罐体1内且与转子连接,搅拌器4包括搅拌轴4a和装在搅拌轴4a上的框式桨叶4b,所述框式桨叶4b是中心和搅拌轴4a的中心重合的多边形的框体,所述框体上除顶部边缘外的所有边缘上均设有刮板4c,还包括搅拌板5和搅拌筒6,电机1是青岛隆佳电机有限公司的电动机。
[0026]所述搅拌板5由上下多对构成,所述每对搅拌板5均以搅拌轴4a为中心对称连接在框式桨叶4b侧板和搅拌轴4a之间,搅拌板5是竖直的板体,所述板体的前后表面分别设有多
个连续相接的三棱柱状的凸棱5a。
[0027]所述搅拌筒6包括架体6a、第一压筒6b和第二压筒6c,所述架体6a是中心和搅拌轴4a的中心重合并装在搅拌轴4a上的多边形框体,架体6a和框式桨叶4b呈交叉状态,所述架体6a包括“ㄇ”形框7a和“ㄇ”形框7a底部一体延伸的“V”形框7b,所述“ㄇ”形框7a由两个竖直圆杆和连接在两个竖直圆杆上端之间的横杆构成,所述“V”形框7b由两个倾斜圆杆下端相交构成,“ㄇ”形框7a的两个竖直圆杆底部分别连接“V”形框7b的两个倾斜圆杆的顶部,所述第一压筒6b和第二压筒6c均是中心轴线处设有圆形通孔的中空柱体,第一压筒6b的外侧壁上和第二压筒6c的外侧壁上均分布有多个半圆球状的凸起6d,所述第一压筒6b经圆形通孔活动套装在“ㄇ”形框7a的竖直圆杆上,所述第二压筒6c经圆形通孔活动套装在“V”形框7b的倾斜圆杆上。
[0028]所述凸棱5a的一个侧面装在搅拌板5上,和搅拌板5连接的凸棱5a的侧面相对应的棱为凸棱5a的顶部,凸棱的顶部朝向搅拌板5的外侧。
[0029]所述搅拌板5的一端连接在框式桨叶4b侧板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圆筒5b外壁上,第一圆筒5b套装在搅拌轴4a外周与搅拌轴4a可拆卸式连接。
[0030]所述凸棱5a的顶端和搅拌板5的顶面平齐,凸棱5a的底端和搅拌板5的底面平齐。
[0031]所述搅拌筒6的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酱生产用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主体,所述搅拌罐主体包括电机(1)、罐体(2)、底座(3)和搅拌器(4),所述电机(1)装在罐体(2)的顶部且电机(1)的转子伸入罐体(2)内,罐体(2)底部连接底座(3),所述搅拌器(4)设置在罐体(2)内且与转子连接,搅拌器(4)包括搅拌轴(4a)和装在搅拌轴(4a)上的框式桨叶(4b),所述框式桨叶(4b)是中心和搅拌轴(4a)的中心重合的多边形的框体,所述框体上除顶部边缘外的所有边缘上均设有刮板(4c),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板(5)和搅拌筒(6);所述搅拌板(5)由上下多对构成,所述每对搅拌板(5)均以搅拌轴(4a)为中心对称连接在框式桨叶(4b)侧板和搅拌轴(4a)之间,搅拌板(5)是竖直的板体,所述板体的前后表面分别设有多个连续相接的三棱柱状的凸棱(5a);所述搅拌筒(6)包括架体(6a)、第一压筒(6b)和第二压筒(6c),所述架体(6a)是中心和搅拌轴(4a)的中心重合并装在搅拌轴(4a)上的多边形框体,架体(6a)和框式桨叶(4b)呈交叉状态,所述架体(6a)包括“ㄇ”形框(7a)和“ㄇ”形框(7a)底部一体延伸的“V”形框(7b),所述“ㄇ”形框(7a)由两个竖直圆杆和连接在两个竖直圆杆上端之间的横杆构成,所述“V”形框(7b)由两个倾斜圆杆下端相交构成,“ㄇ”形框(7a)的两个竖直圆杆底部分别连接“V”形框(7b)的两个倾斜圆杆的顶部,所述第一压筒(6b)和第二压筒(6c)均是中心轴线处设有圆形通孔的中空柱体,第一压筒(6b)的外侧壁上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华马征仝海宽
申请(专利权)人:杰尔古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