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分拣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20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分拣平台,包括分拣轨道,安装基座,行走轮,轮架,导向轮,分拣小车,保护壳,蓄电池,PLC,物联网模块,开关,可翻转板架结构,可延伸板架结构和辅助下压板架结构,所述的行走轮分别轴接在安装基座前部两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轮架分别螺栓安装在安装基座下表面前后两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导向轮轴接在轮架内;所述的分拣小车螺栓安装在安装基座的上表面;所述的保护壳螺栓安装在安装基座下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蓄电池插入在保护壳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可翻转板架结构的设置,能够通过下压板活动,并压住物品,从而使用时,避免了容易使物品从可储放板上滑落。储放板上滑落。储放板上滑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分拣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分拣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分拣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分拣是将物品按照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的堆放作业,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的准备性工作,同时也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工作,根据分拣操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人工分拣、机械分拣和自动分拣,一般在实际使用中,这三种分拣方式是互相配合的,其中自动分拣已经成为现今行业重点发展趋势,自动分拣能够连续、大批量分拣货物,且分拣误差率较低,基本实现无人化。
[0003]现有的分拣平台以及分拣机还存在着不便于辅助压住所放置的物品、不便于延伸长度并使用和不便于倾斜角度并使用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分拣平台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分拣平台,以解决现有的分拣平台以及分拣机不便于辅助压住所放置的物品、不便于延伸长度并使用和不便于倾斜角度并使用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的分拣平台,包括分拣轨道,安装基座,行走轮,轮架,导向轮,分拣小车,保护壳,蓄电池,PLC,物联网模块,开关,可翻转板架结构,可延伸板架结构和辅助下压板架结构,所述的行走轮分别轴接在安装基座前部两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轮架分别螺栓安装在安装基座下表面前后两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导向轮轴接在轮架内;所述的分拣小车螺栓安装在安装基座的上表面;所述的保护壳螺栓安装在安装基座下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蓄电池插入在保护壳的内部;所述的PLC螺栓安装在保护壳的前部;所述的物联网模块电性连接在PLC 前部的左侧;所述的开关电性连接在PLC前部的右侧;所述的可翻转板架结构安装在分拣小车的上部;所述的可延伸板架结构安装在可翻转板架结构的内侧;所述的辅助下压板架结构安装在可延伸板架结构上;所述的辅助下压板架结构包括套接板,伸缩板,倾斜边,下压板,第一组装板,升降气缸和第二组装板,所述的伸缩板插入到套接板内上侧;所述的倾斜边焊接在伸缩板上部的内侧;所述的下压板轴接在倾斜边与倾斜边之间;所述的第一组装板分别焊接在下压板下表面左右两侧的前部;所述的升降气缸输出轴与第一组装板轴接,且升降气缸下部与第二组装板轴接;所述的第二组装板分别螺栓安装在分拣小车上部左右两侧的前部。
[0007]优选的,所述的可延伸板架结构包括套接架,套接腔,紧固螺栓,延伸放置板和防滑垫,所述的套接腔开设在套接架的内侧;所述的紧固螺栓螺纹连接在套接架的下部;所述的延伸放置板插入在套接腔内;所述的防滑垫胶接在延伸放置板的上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的可翻转板架结构包括可储放板,上定位板,下定位板,第一连接座,电动伸缩杆和下连接座,所述的上定位板分别焊接在可储放板下表面中间部位的前后两
侧;所述的下定位板分别焊接在分拣小车上表面中间部位的前后两侧,且下定位板与上定位板轴接;所述的第一连接座分别焊接在可储放板的左右两端;所述的电动伸缩杆输出轴与第一连接座轴接,下部与下连接座轴接;所述的下连接座分别螺栓安装在分拣小车的左右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的套接板和伸缩板分别设置为U型,且相适配,并通过螺栓固定住。
[0010]优选的,所述的下压板设置在可储放板的上部,所述的下压板设置在倾斜边和倾斜边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分别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升降气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的套接架和套接腔组装呈U型,所述的套接架采用钢板架。
[0013]优选的,所述的延伸放置板采用钢板,所述的延伸放置板分别设置在可储放板的左右两侧。
[0014]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垫采用橡胶垫,所述的防滑垫胶接在延伸放置板的上表面。
[0015]优选的,所述的可储放板通过上定位板上的下定位板与分拣小车连接,所述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分别设置在可储放板和分拣小车之间前后两部的中间部位。
[0016]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分别设置为U型,且与电动伸缩杆连接,所述的电动伸缩杆分别设置在分拣小车和可储放板之间的左右两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中,所述的套接板和伸缩板分别设置为U型,且相适配,并通过螺栓固定住,能够调节到不同的长度从而进行使用。
[0019]本技术中,所述的下压板设置在可储放板的上部,所述的下压板设置在倾斜边和倾斜边之间,能够通过下压板活动,并压住物品,从而使用时,避免了容易使物品从可储放板上滑落。
[0020]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分别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升降气缸连接,便于配合升降气缸进行安装,同时也便于进行活动并使用。
[0021]本技术中,所述的套接架和套接腔组装呈U型,所述的套接架采用钢板架,便于配合延伸放置板进行安装并进行调节,同时也便于进行使用。
[0022]本技术中,所述的延伸放置板采用钢板,所述的延伸放置板分别设置在可储放板的左右两侧,能够增加放置的面积,从而便于放置不同大小的物品并使用。
[0023]本技术中,所述的防滑垫采用橡胶垫,所述的防滑垫胶接在延伸放置板的上表面,进而起到了防滑的工作。
[0024]本技术中,所述的可储放板通过上定位板上的下定位板与分拣小车连接,所述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分别设置在可储放板和分拣小车之间前后两部的中间部位,便于配合可储放板安装,同时也能够使可储放板倾斜,并使物品滑落。
[0025]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分别设置为U型,且与电动伸缩杆连接,所述的电动伸缩杆分别设置在分拣小车和可储放板之间的左右两侧,便于带动可储放板向左或者向右倾斜手柄使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辅助下压板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可延伸板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的可翻转板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的电器接线示意图。
[0031]图1至图5中:
[0032]1、分拣轨道;2、安装基座;3、行走轮;4、轮架;5、导向轮; 6、分拣小车;7、保护壳;8、蓄电池;9、PLC;10、物联网模块; 11、开关;12、可翻转板架结构;121、可储放板;122、上定位板; 123、下定位板;124、第一连接座;125、电动伸缩杆;126、下连接座;13、可延伸板架结构;131、套接架;132、套接腔;133、紧固螺栓;134、延伸放置板;135、防滑垫;14、辅助下压板架结构;141、套接板;142、伸缩板;143、倾斜边;144、下压板;145、第一组装板;146、升降气缸;147、第二组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的分拣平台,包括分拣轨道(1),安装基座(2),行走轮(3),轮架(4),导向轮(5),分拣小车(6),保护壳(7),蓄电池(8),PLC(9),物联网模块(10),开关(11),可翻转板架结构(12),可延伸板架结构(13)和辅助下压板架结构(14),所述的行走轮(3)分别轴接在安装基座(2)前部两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轮架(4)分别螺栓安装在安装基座(2)下表面前后两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导向轮(5)轴接在轮架(4)内;所述的分拣小车(6)螺栓安装在安装基座(2)的上表面;所述的保护壳(7)螺栓安装在安装基座(2)下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蓄电池(8)插入在保护壳(7)的内部;所述的PLC(9)螺栓安装在保护壳(7)的前部;所述的物联网模块(10)电性连接在PLC(9)前部的左侧;所述的开关(11)电性连接在PLC(9)前部的右侧;所述的可翻转板架结构(12)安装在分拣小车(6)的上部;所述的可延伸板架结构(13)安装在可翻转板架结构(12)的内侧;所述的辅助下压板架结构(14)安装在可延伸板架结构(13)上;所述的辅助下压板架结构(14)包括套接板(141),伸缩板(142),倾斜边(143),下压板(144),第一组装板(145),升降气缸(146)和第二组装板(147),所述的伸缩板(142)插入到套接板(141)内上侧;所述的倾斜边(143)焊接在伸缩板(142)上部的内侧;所述的下压板(144)轴接在倾斜边(143)与倾斜边(143)之间;所述的第一组装板(145)分别焊接在下压板(144)下表面左右两侧的前部;所述的升降气缸(146)输出轴与第一组装板(145)轴接,且升降气缸(146)下部与第二组装板(147)轴接;所述的第二组装板(147)分别螺栓安装在分拣小车(6)上部左右两侧的前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延伸板架结构(13)包括套接架(131),套接腔(132),紧固螺栓(133),延伸放置板(134)和防滑垫(135),所述的套接腔(132)开设在套接架(131)的内侧;所述的紧固螺栓(133)螺纹连接在套接架(131)的下部;所述的延伸放置板(134)插入在套接腔(132)内;所述的防滑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超张伟佳徐雁赟田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恩利科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