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热显影的感光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84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热显影的感光材料,包括一种可以还原的银盐、一种还原剂、一种对比度增强剂、一种粘合剂,还包括一种硫代磺酸酯化合物和/或一种硫代磺酸化合物。所述的材料具有超高对比度和低灰雾,并且其感光特性随热显影条件的变化被降至最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热显影的感光材料。更具体地说,当可热显影的感光材料包括含有作为光催化剂的卤化银及应用简单的热反应的热敏材料的热敏成象感光材料时,本专利技术涉及所述的热敏成象光敏(以下称为光热敏成象)材料,特别涉及超高对比度的光热敏成象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改进的热显影稳定性,其由于热显影过程中显影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引起的感光度的变化及灰雾被降至最低,这种材料能够用作印刷板。在印刷领域,可采用具有包括超高对比度(特别是γ值为10或更高)等感光特性的成象体系来改进连续影调影象或网点影象的再现性或线条影象的再现性。从环境保护和节省空间的角度出发,非常需要减少废液的量。近期的研究在减少废液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就。而在使用化学处理溶液的体系中,不可能消除废液。因此,印刷领域期待着一种实用的热敏成象体系,这种体系既简单,又对生态安全,因为它不使用化学处理液。曾经有人建议过使用光热敏成象材料进行成象的方法,其中涉及通过热处理而显影的步骤。这种材料公开于,例如JP-B4924/1968,JP-B 6582/1969,JP-A 6074/1971,JP-A 97523/1973,JP-A 2781/1995以及USP 5,468,603中。但是,这些光热敏成象材料由于其低的γ值或软调而不适用于印刷板的制备。在印刷领域,如上所述,能够保证超高对比度的感光特性是所需要的。这种所需的超高对比度如USP5,496,695中所述,是使用肼衍生物而获得的。然而,如果使用了肼衍生物,由于感光度会随热显影的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显著变化,因此不能得到稳定的影象。这方面的改进是所需的。热显影引起的灰雾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为降低热敏成象卤化银感光材料的灰雾,人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USP3,589,903公开了汞盐。USP4,152,160公开了羧酸,例如苯甲酸和苯二甲酸;USP4,784,939公开了苯甲酰苯甲酸化合物;USP4,569,906公开了1,2-二氢化茚及1,2,3,4-四氢化萘羧酸;USP4,820,617公开了二羧酸;USP4,626,500公开了芳杂羧酸;USP4,546,075、4,756,999、4,452,885、3,874,946和3,955,982公开了卤代化合物;USP5,028,523公开了卤素分子或与卤原子有关的杂环化合物;USP4,103,312和GB1,502,670公开了钯化合物;USP4,128,428公开了铁族金属;USP4,123,374、4,129,557和4,125,430公开了取代的三唑;USP4,213,784、4,245,033和JP-A26019/1976公开了硫化合物;USP4,002,479公开了硫尿嘧啶;JP-A123331/1975公开了亚磺酸;USP4,125,403、4,152,160和4,307,187公开了硫代磺酸的金属盐;JP-A20923/1978和19825/1978公开了硫代磺酸的金属盐与亚磺酸的结合;JP-B50810/1987、JP-式09797/1995和43760/1997公开了硫代磺酸盐。但是这些专利都没有描述这些化合物能否在不同的热显影条件下对于使用超高对比度增强剂的超高对比度感光材料的感光度的变化进行有效的抑制。例如,USP4,125,403、4,152,160、4,307,187和JP-A20923/1978及19825/1978公开了将硫代磺酸盐用于光热敏成象材料中以防止热显影过程中或保存过程中出现灰雾。但是,这些专利都没有描述这种防灰雾剂能否在不同的热显影条件下对于使用超高对比度增强剂的光热敏成象材料体系的感光度的变化进行有效的抑制。EP762196A公开了一种使用肼衍生物作为超高对比度增强剂的光热敏成象材料,并且在实施例中描述了使用硫代磺酸盐作为防灰雾剂。由于相对于银来说,硫代磺酸盐的用量很少,因此它不能有效地减少由于热显影的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引起的感光度的变化。JP-A82944/1944公开了一种使用液体显影剂显影的光敏卤化银材料,它包括一种肼衍生物和一种硫代磺酸的金属盐或酯。文中描述加入硫代磺酸的盐或酯能够有效地改进保存过程中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的稳定性。但是它没有描述这种硫代磺酸盐或酯对光热敏成象系统是否有效。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热显影的感光材料,特别是热显影稳定性得到改善的超高对比度光热敏成象材料,其由于在热显影过程中显影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引起的感光性能的改变及灰雾被降至最低,并且这种材料适合作为印刷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热显影的感光材料,该材料包括一种可还原的银盐、一种还原剂、一种对比度增强剂以及一种粘合剂。这种感光材料还包括选自下面通式(1)的硫代磺酸酯和下面通式(2)的硫代磺酸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其中式(2)硫代磺酸化合物的含量应该为每摩尔银0.2~200毫摩尔。(1)R1-S-SO2-R2每个R1和R2可以是脂族烃基、芳基、烷氧羰基、芳氧羰基或杂环基。优选地,R1和R2中至少一个是杂环基,更优选的是,R1是杂环基。(2)Z1-SO2SM1Z1是脂族烃基、芳基或杂环基,M1是一个阳离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可热显影的感光材料含有至少一种通式(1)的硫代磺酸酯化合物。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可热显影的感光材料含有至少一种通式(2)的硫代磺酸化合物,并且其含量为每摩尔银0.2~200毫摩尔。通常,所述的可热显影的感光材料还包含一种作为光催化剂的光敏卤化银,籍此得到一种超高对比度的光热敏成象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可热显影的感光材料优选为一种包括一种光敏卤化银和一种对比度增强剂的、适于作为印刷板的超高对比度光热敏成象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可热显影的感光材料的特征在于,它包含选自式(1)的硫代磺酸酯和式(2)的硫代磺酸的至少一种化合物。通过加入式(1)或式(2)的化合物,所述的感光材料能通过热显影而产生出超高对比度的稳定影象,其中由于热显影过程中显影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引起的感光性能的变化及灰雾被降至最小。在加入式(2)的硫代磺酸化合物的情况下,硫代磺酸的用量必须为每摩尔银0.2~200毫摩尔。式(2)化合物的用量少于0.2毫摩尔时,将不能有效地抑制灰雾或增加对比度,并会使感光性能因热显影条件的改变而大辐度改变。首先,对通式(1)的化合物进行详细的描述(1)R1-S-SO2-R2在式(1)中,每个R1和R2是脂族烃基、芳基、烷氧羰基、芳氧羰基或杂环基。式(1)中R1和R2表示的肪族烃基包括正常的、支化的或环状烷基,优选为具有1~20个碳原子,更优选为具有1~16个碳原子,最优选为具有1~12个碳原子;链烯基,优选为具有2~20个碳原子,更优选为具有2~16个碳原子,最优选为具有2~12个碳原子;以及链炔基,优选为具有2~20个碳原子,更优选为具有2~16个碳原子,最优选为具有2~12个碳原子,并且上述这些基团可以带有取代基。取代基的例子包括芳基,优选为具有6~30个碳原子,更优选为具有6~20个碳原子,最优选为具有6~12个碳原子,例如苯基、对甲苯基和萘基;氨基,优选为具有0~20个碳原子,更优选为具有0~10个碳原子,最优选为具有0~6个碳原子,例如氨基、甲氨基、二甲氨基、二乙氨基和二苯甲氨基;烷氧基团,优选为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热显影的感光材料,包括一种可还原的银盐、一种还原剂、一种对比度增强剂、一种粘合剂,以及选自下面通式(1)的硫代磺酸酯化合物和下面通式(2)的硫代磺酸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1) R↑[1]-S-SO↓[2]-R↑[2] 其中每个R↑[1]和R↑[2]是脂族烃基、芳基、烷氧羰基、芳氧羰基或杂环基; (2) Z↑[1]-SO↓[2]SM↑[1] 其中Z↑[1]是脂族烃基、芳基或杂环基,M↑[1]是一个阳离子。 前提条件是,式(2)的硫代磺酸化合物的含量为0.2-200毫摩尔/摩尔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稔平野茂夫渡边克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