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方义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581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涉及操控平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操控平台的桌面大小固定,当增添设备或者整理设备时需要额外桌面空间的问题,一种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包括稳定支腿;所述稳定支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副操控平台侧板前部的连接块内,该装置的副操控平台能够隐藏在主操控平台的内部进行隐藏,减少占用空间,且副操控平台可拉出主操控平台内部自由长度进行使用,增大了桌面的可使用面积,方便设备的整理和安装,且当副操控平台拉出较大长度时,稳定支腿能够自动翻转支设,对该装置进行支撑,副操控平台推回主操控平台内部时,稳定支腿能够自动翻转隐藏。稳定支腿能够自动翻转隐藏。稳定支腿能够自动翻转隐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操控平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汽车已经变成人们除“家与办公室”以外的第三个重要空间,继智能家居之后,作为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人们越来越关注车辆操控的智能化与便捷性,基于车联网的车辆远程控制系统是集中运用了计算机、通信、自动化控制、车辆工程等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其主要设备一般放置在操控平台上进行使用。
[0003]如申请号为:CN201710039387.5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远程控制系统,该远程控制系统包括:位于扫描室的影像诊断设备、及第一监控装置,位于控制室的控制台、控制转发装置、及第二监控装置,以及远程操作平台;其中,所述控制台与所述影像诊断设备相连,用以控制所述影像诊断设备的运行;所述控制转发装置与所述控制台相连,用以接收所述远程操作平台所发送的远程控制指令,并转换为控制所述控制台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监控装置用以实时监控所述影像诊断设备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监控装置用以监控所述控制台,本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安全的远程检测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使检测人员能够远程进行影像诊断设备的检测,同时可以确保影像诊断设备检测现场的被检测者的安全性。
[0004]现有操控平台的桌面大小一般为固定不可改变,当桌面上设备较多之后,增添设备或者整理设备时需要额外的桌面妥善放置待整理或者安装设备,以避免待安装或者待整理的设备,步骤繁琐,操作麻烦,实用性不高。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以解决现有操控平台的桌面大小一般为固定不可改变,当桌面上设备较多之后,增添设备或者整理设备时需要额外的桌面妥善放置待整理或者安装设备,以避免待安装或者待整理的设备,步骤繁琐,操作麻烦,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包括主操控平台,稳定支腿,联动杆,定位块和锁止连杆;所述主操控平台的内部插接有副操控平台;所述副操控平台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稳定支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副操控平台侧板前部的连接块内;所述联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稳定支腿的端部,且联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随动连杆的底部;所述随动连杆的顶部转动连接在副操控平台侧板后部的连接块内;所述定位块插接在副操控平台的安装块的内部;所述锁止连杆插接在副操控平台的底部中央。
[0008]进一步的,所述副操控平台的两个侧板外部设有轨道块,且轨道块的截面形状为“T”形,主操控平台的两侧板内部设有轨道槽,且轨道块插接在轨道槽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支腿的形状为“L”形设计,且稳定支腿横杆和竖杆之间夹角的角度为一百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支腿与联动杆的连接销轴外部设有弹簧块,且弹簧块的外部设有自动顶簧,自动顶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弹簧块的内部和副操控平台底面的一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操控平台的底部设有限位挡条,且限位挡条的长度小于主操控平台的长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操控平台的底面中部设有定位齿条,且定位块的顶部设有锁止齿块,锁止齿块卡接在定位齿条的轮齿外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锁止连杆的一端设有联动块,联动块的形状为斜边三角形,且联动块的斜边朝下,定位块的块体均开设有通透的避让槽,且联动块穿过定位块的避让槽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的底部设有固定顶簧,且固定顶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定位块的底部和安装块内的底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装置的副操控平台能够隐藏在主操控平台的内部进行隐藏,减少占用空间,且副操控平台可拉出主操控平台内部自由长度进行使用,增大了桌面的可使用面积,方便设备的整理和安装,且当副操控平台拉出较大长度时,稳定支腿能够自动翻转支设,对该装置进行支撑,副操控平台推回主操控平台内部时,稳定支腿能够自动翻转隐藏,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0016]首先,当需要抽拉副操控平台使用时,拉动锁止连杆,联动块向安装块内部移动,通过联动块底部斜边带动定位块下移,从而解除定位块顶部锁止齿块与主操控平台定位齿条的锁止关系,此时副操控平台可自由抽拉使用,轨道块能够通过轨道槽限制副操控平台的移动轨迹,使得副操控平台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歪斜、扭曲导致装置卡死的现象发生,调节完成后当松开锁止连杆后,固定顶簧带动定位块和联动块复位,通过锁止齿块重新卡接在定位齿条的内部从而对副操控平台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副操控平台在使用时不会意外移动,能够稳定的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0017]其次,当副操控平台拉出一定长度后,随动连杆失去限位挡条的限位作用,在自动顶簧以及稳定支腿的自重作用下稳定支腿能够自动翻转支设,从而对副操控平台进行支撑,且稳定支腿横杆和竖杆之间的夹角为一百度,使得稳定支腿支设后为外撇设计,能够对副操控平台进行稳定支撑,不会出现稳定支腿打滑回转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0018]再者,在稳定支腿支设后需要将副操控平台推回主操控平台的内部时,拉动锁止连杆,解除定位块顶部锁止齿块与主操控平台定位齿条的锁止关系,回推副操控平台时,随动连杆在限位挡条的限位作用下自动翻转,从而通过联动杆带动稳定支腿翻转复位隐藏在主操控平台的内部,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灵活,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左侧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副操控平台隐藏在主操控平台内部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的左侧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主操控平台;2、副操控平台;3、稳定支腿;4、联动杆;5、随动连杆;6、定位块;7、锁止连杆;101、轨道槽;102、限位挡条;103、定位齿条;201、安装块;202、轨道块;301、自动顶簧;601、锁止齿块;602、固定顶簧;701、联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操控平台(1),稳定支腿(3),联动杆(4),定位块(6)和锁止连杆(7);所述主操控平台(1)的内部插接有副操控平台(2);所述副操控平台(2)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01);所述稳定支腿(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副操控平台(2)侧板前部的连接块内;所述联动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稳定支腿(3)的端部,且联动杆(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随动连杆(5)的底部;所述随动连杆(5)的顶部转动连接在副操控平台(2)侧板后部的连接块内;所述定位块(6)插接在副操控平台(2)的安装块(201)的内部;所述锁止连杆(7)插接在副操控平台(2)的底部中央。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操控平台(2)的两个侧板外部设有轨道块(202),且轨道块(202)的截面形状为“T”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操控平台(1)的两侧板内部设有轨道槽(101),且轨道块(202)插接在轨道槽(101)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支腿(3)的形状为“L”形设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新能源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的操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支腿(3)横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方义
申请(专利权)人:孙方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