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50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橡胶胎和轮毂,所述胶胎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端设有第一加固凸环,所述第一凹槽下端设有第二加固环,所述第二加固环一侧设有轮毂卡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开设有气流孔,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椭圆减震环,所述半正六边形凸块一和半正六边形凸块二之间形成连通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橡胶胎、第一加固凸环、第一凹槽、第二加固环、矩形凸环一、半正六边形凸块一、半正六边形凸块二、连通凹槽、矩形凸环二、矩形减震槽、圆台形凸块和交错槽的形状规则,便于设计和制造出对应的模具,有效的起到减震作用。有效的起到减震作用。有效的起到减震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实心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实心轮胎
,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实心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实心轮胎是与充气轮胎(空心轮胎)对应的一种轮胎,其胎体是实心的,不用帘线作骨架,不必充气,故不需内胎或气密层,最早的轮胎就是实心轮胎,实心轮胎目前仅用于低速行驶的高负荷车辆或机械,也用于固定位置的机械,实心轮胎一般分为黏结式和非黏结式两种,前者指橡胶直接硫化在轮辋上的轮胎,后者指硫化后再固定在轮辋上的轮胎,实心轮胎一般都在高负荷下使用,要求胶料有足够的耐压性和耐磨性,具有足够高的定伸应力、较高的硬度、低的永久变形和良好的耐磨性,实心轮胎是一种适应于低速、高负载苛刻使用条件下运行车辆得工业轮胎,其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等明显优于充气胎,广泛用于各种工业车辆、军事车辆、建筑机械、港口机场的拖挂车辆等领域,主要制作原料是由一种特殊的橡胶材料做的,除中间很少的空心维持重心以外,全部是实心,这样制作的轮胎可以起到防钉、防弹、防地雷、防燃烧瓶深受从警人员喜爱,但是实心轮胎非常笨重,且装上汽车后操纵性不是很好。
[0003]现有实心轮胎通过在轮胎表面设置不同形状的凹槽,来达到防滑的目的,但轮胎的防震性能差,在转弯过程中,轮胎被挤压,容易变形,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或者急刹车时会产生颠簸,使得驾驶者在开车过程中不舒服,并不利于驾驶者的健康;并且轮胎在滚动过程中,气流与轮胎摩擦,产生震动和噪音。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实心轮胎,通过设置第一凹槽、连通凹槽、和交错槽对气流进行引流,气体不会与轮胎产生大幅度的震动,并且轮胎受到挤压时,矩形凸环一和六边形凸块一和半正六边形凸块二向连通凹槽内变形,达到减震目的,解决了上述现有轮胎的不足。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包括橡胶胎和轮毂,所述胶胎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端设有第一加固凸环,所述第一凹槽下端设有第二加固环,所述第二加固环一侧设有轮毂卡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开设有气流孔,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椭圆减震环,所述橡胶胎顶部上下两端一体成型设有半正六边形凸块一、矩形凸环一、半正六边形凸块二、圆台形凸块和矩形凸环二,所述半正六边形凸块一和半正六边形凸块二之间形成连通凹槽,所述矩形凸环二一侧设有矩形减震槽,相邻所述圆台形凸块之间形成交错槽,所述轮毂外壁固定连接轮辐,所述轮辐远离所述轮毂的一端固定安装轮辋。
[0008]优选的,所述气流孔在所述椭圆减震环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固凸环与所述橡胶胎通过模具一体浇筑成型,橡胶胎与所述
第二加固环通过模具一体浇筑成型。
[0010]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矩形凸环二之间形成所述矩形减震槽,所述矩形凸环二设有三组,所述矩形减震槽设有两组。
[0011]优选的,所述矩形凸环一和半正六边形凸块二通过模具一体浇筑成型,所述矩形凸环一上下两端的半正六边形凸块二交错分布。
[0012]优选的,所述圆台形凸块为圆台形状,所述气流孔内壁为圆锥形,所述气流孔从外到内切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0013]优选的,两组所述矩形减震槽位于所述橡胶胎表面的正中心位置,所述圆台形凸块顶部半径设置为0.4-0.8cm,所述矩形凸环二的宽度设置为0.6-1.2cm,所述椭圆减震环的长轴与短轴之比为5/3-10/8。
[0014]优选的,所述椭圆减震环,外壁固定连接加强环,所述加强环外壁与所述轮毂内的约束带固定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橡胶胎、第一加固凸环、第一凹槽、第二加固环、矩形凸环一、半正六边形凸块一、半正六边形凸块二、连通凹槽、矩形凸环二、矩形减震槽、圆台形凸块和交错槽的形状规则,便于设计和制造出对应的模具,之后在第一凹槽内壁等距离开设气流孔,气流孔对冲击橡胶胎的气流进行引流,降低了气流对橡胶胎的冲击;
[0017]将轮毂安装到车子上,橡胶胎在滚动的过程中,当车子转弯时,第一加固凸环和第二加固环有效的对橡胶胎边缘进行加强,使橡胶胎的抗扭形能更好,交错分布的矩形凸环一和半正六边形凸块二,使得橡胶胎的抓地能力大大提高,起到了防打滑的效果,气流孔和第一凹槽对撞击橡胶胎的气流进行引流,使得气流与橡胶胎的撞击力度减弱,起到减震和降噪作用,在不平坦道路行驶时,矩形凸环一、半正六边形凸块一和半正六边形凸块二发生形变向连通凹槽内伸展,有效的起到减震作用,椭圆减震环的长短轴之比与鸡蛋相同,具有很强的抗压性能,有效的对第一加固凸环和第二加固环进行支撑,避免第一加固凸环和第二加固环形变过度,轮辐的形状为树叶形,更为美观,并且起到降低重量的作用,而不影响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橡胶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橡胶胎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橡胶胎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A处放大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橡胶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橡胶胎1、第一加固凸环2、第一凹槽3、第二加固环4、轮毂卡槽5、轮辋6、轮辐7、轮毂9、椭圆减震环10、气流孔11、加强环12、矩形凸环一13、半正六边形凸块一14、半正六边形凸块二15、连通凹槽16、矩形凸环二17、矩形减震槽18、圆台形凸块19、交错槽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包括橡胶胎1和轮毂9,所述胶胎1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上端设有第一加固凸环2,所述第一凹槽3下端设有第二加固环4,所述第二加固环4一侧设有轮毂卡槽5,所述第一凹槽3内壁开设有气流孔11,所述第一凹槽3内壁固定连接椭圆减震环10,所述橡胶胎1顶部上下两端一体成型设有半正六边形凸块一14、矩形凸环一13、半正六边形凸块二15、圆台形凸块19和矩形凸环二17,所述半正六边形凸块一14和半正六边形凸块二15之间形成连通凹槽16,所述矩形凸环二17一侧设有矩形减震槽18,相邻所述圆台形凸块19之间形成交错槽21,所述轮毂9外壁固定连接轮辐7,所述轮辐7远离所述轮毂9的一端固定安装轮辋6;第一加固凸环2和第二加固环4作用是对橡胶胎1两侧进行加固,增大橡胶胎1边缘的机械强度,第一凹槽3的上下内壁为圆弧形,使得对气体的引流效果更好,有效的降低了气流对橡胶胎1的冲击力,使得气流与橡胶胎1之间的震动减弱,同时降低气流的冲击噪音,轮毂卡槽5的作用是将橡胶胎1与轮辋6进行连接,轮辐7的作用上对轮毂9和轮辋6之间进行填充,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包括橡胶胎(1)和轮毂(9),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胎(1)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上端设有第一加固凸环(2),所述第一凹槽(3)下端设有第二加固环(4),所述第二加固环(4)一侧设有轮毂卡槽(5),所述第一凹槽(3)内壁开设有气流孔(11),所述第一凹槽(3)内壁固定连接椭圆减震环(10),所述橡胶胎(1)顶部上下两端一体成型设有半正六边形凸块一(14)、矩形凸环一(13)、半正六边形凸块二(15)、圆台形凸块(19)和矩形凸环二(17),所述半正六边形凸块一(14)和半正六边形凸块二(15)之间形成连通凹槽(16),所述矩形凸环二(17)一侧设有矩形减震槽(18),相邻所述圆台形凸块(19)之间形成交错槽(21),所述轮毂(9)外壁固定连接轮辐(7),所述轮辐(7)远离所述轮毂(9)的一端固定安装轮辋(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孔(11)在所述椭圆减震环(10)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凸环(2)与所述橡胶胎(1)通过模具一体浇筑成型,橡胶胎(1)与所述第二加固环(4)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喜林朱秀祥梁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集拓实心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