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129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包括前机壳,所述前机壳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下端安装有主动轮一号,所述主动轮一号的左端表面设置有从动轮一号,所述从动轮一号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四周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弧滚槽。该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能够降低不锈钢变形时的加工硬化程度,避免出现开裂现象,有效提高产品成型后的耐蚀性能,使得棒材热处理保温结束后,每一处都被均匀挤压,由此避免因加工硬化而导致其脆硬性上升的问题。因加工硬化而导致其脆硬性上升的问题。因加工硬化而导致其脆硬性上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不锈钢棒材加工
,具体为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是随着不锈钢的开发而兴起的;由于不锈钢棒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寒冷地区高层建筑的基础、高速公路旁的隔离网、家庭生活用品等,使不锈钢棒材的热轧生产得到很大发展,随着石油、化工、能源及原子能、宇航、海洋开发等尖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不锈钢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能要求,不仅要求有良好的耐蚀性,还要求有其具有良好的硬性功能,因此需要一种不锈钢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来解决这一难题;
[0003]市场上的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大都不能降低不锈钢变形时的加工硬化程度,无法避免出现开裂现象,产品成型后的耐蚀性能较低,使得棒材热处理保温结束后,无法被均匀挤压,由加工硬化而导致其脆硬性上升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大都不能降低不锈钢变形时的加工硬化程度,无法避免出现开裂现象,产品成型后的耐蚀性能较低,使得棒材热处理保温结束后,无法被均匀挤压,由加工硬化而导致其脆硬性上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包括前机壳,所述前机壳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下端安装有主动轮一号,所述主动轮一号的左端表面设置有从动轮一号,所述从动轮一号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四周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弧滚槽,所述前机壳的内部下端靠近中间位置固设有前置卡体,所述前置卡体的左端表面安装有卡弧体,所述卡弧体的左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橡胶棉环,所述前机壳的下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储油盒,所述前机壳的后端设置有后机壳,所述前机壳的内部下端表面靠近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环槽,所述后机壳的内部中间位置固设有高温热炉,所述高温热炉的前端设置有出口,所述后机壳的内部下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右侧开设有方齿槽,所述方齿槽的上端安装有主动轮二号,所述主动轮二号的四周表面靠近下侧设置有从动轮二号,所述主动轮二号的上端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设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伸缩杆轴,所述从动轮二号的下端表面固设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下端固设有底轮齿。
[0006]优选的,所述电动机通过旋转杆与主动轮一号固定安装,且主动轮一号与从动轮一号相啮合。
[0007]优选的,短轴柱贯穿滚轮的内部与从动轮一号贯通设置,橡胶棉环通过卡弧体和旋转螺杆配合与前置卡体活动安装。
[0008]优选的,所述环槽通过输送管与储油盒贯通设置,后机壳通过浸油棉与前机壳固定安装。
[0009]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二号通过螺旋弹簧、伸缩杆轴和皮带配合与电动机活动设置,且其与从动轮二号相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方齿槽内部两侧壁表面固设有壁齿,从动轮二号通过底轮齿和壁齿相配合与方齿槽啮合设置,且其通过挤压块和弹簧配合与方齿槽内壁相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设置有主动轮二号和橡胶棉环,通过电动机启动,由主动轮一号与从动轮一号紧密啮合带动棒材向前运动,先后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油污,经高温热炉煅烧,进行热处理改性,保温处理结束后,立即对热处理改性的不锈钢棒材进行挤压形变,由于形变前经过加热处理,能够有效降低马氏体相变的驱动力,从而使其硬度也随之降低,因而降低不锈钢变形时的加工硬化程度,避免出现开裂现象,有效提高产品成型后的耐蚀性能;
[0012]该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通过电动机由皮带使主动轮二号转动,由其自重与旋转的双重影响,使得主动轮二号向下伸展与从动轮二号啮合,带动挤压块向前挤压不锈钢棒材,配合滚轮向后输送棒材,使得棒材热处理保温结束后,每一处都被均匀挤压,由此避免因加工硬化而导致其脆硬性上升的问题,由此确保不锈钢棒材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的局部剖面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挤压块和底轮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前机壳;2、电动机;3、主动轮一号;4、从动轮一号;5、滚轮;6、圆弧滚槽;7、前置卡体;8、卡弧体;9、橡胶棉环;10、储油盒;11、后机壳;12、环槽;13、高温热炉;14、出口;15、方齿槽;16、主动轮二号;17、从动轮二号;18、螺旋弹簧;19、伸缩杆轴;20、挤压块;21、底轮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包括前机壳1,所述前机壳1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的下端安装有主动轮一号3,所述主动轮一号3的左端表面设置有从动轮一号4,所述从动轮一号4的下端设置有滚轮5,所述滚轮5的四周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弧滚槽6,所述前机壳1的内部下端靠近中间位置固设有前置卡体7,所述电动机2通过旋转杆与主动轮一号3固定安装,且主动轮一号3与从动轮一号4相啮合,短轴柱贯穿滚轮5的内部与从动轮一号4贯通设置,橡
胶棉环9通过卡弧体8和旋转螺杆配合与前置卡体7活动安装,通过圆弧滚槽6与不锈钢棒材的相切滚动,实现不锈钢棒材向后输送的同时,由橡胶棉环9将其表面的杂质和油污去除;
[0021]所述前置卡体7的左端表面安装有卡弧体8,所述卡弧体8的左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橡胶棉环9,所述前机壳1的下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储油盒10,所述前机壳1的后端设置有后机壳11,所述前机壳1的内部下端表面靠近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环槽12,所述后机壳11的内部中间位置固设有高温热炉13,所述高温热炉13的前端设置有出口14,所述环槽12通过输送管与储油盒10贯通设置,后机壳11通过浸油棉与前机壳1固定安装,经高温热炉13煅烧,进行热处理改性,保温处理结束后,立即对热处理改性的不锈钢棒材进行挤压形变,由于形变前经过加热处理,能够有效降低马氏体相变的驱动力;
[0022]所述后机壳11的内部下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右侧开设有方齿槽15,所述方齿槽15的上端安装有主动轮二号16,所述主动轮二号16的四周表面靠近下侧设置有从动轮二号17,所述主动轮二号16的上端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设有螺旋弹簧18,所述螺旋弹簧18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伸缩杆轴19,所述从动轮二号17的下端表面固设有挤压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加工硬化处理装置,包括前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壳(1)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的下端安装有主动轮一号(3),所述主动轮一号(3)的左端表面设置有从动轮一号(4),所述从动轮一号(4)的下端设置有滚轮(5),所述滚轮(5)的四周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弧滚槽(6),所述前机壳(1)的内部下端靠近中间位置固设有前置卡体(7),所述前置卡体(7)的左端表面安装有卡弧体(8),所述卡弧体(8)的左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橡胶棉环(9),所述前机壳(1)的下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储油盒(10),所述前机壳(1)的后端设置有后机壳(11),所述前机壳(1)的内部下端表面靠近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环槽(12),所述后机壳(11)的内部中间位置固设有高温热炉(13),所述高温热炉(13)的前端设置有出口(14),所述后机壳(11)的内部下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右侧开设有方齿槽(15),所述方齿槽(15)的上端安装有主动轮二号(16),所述主动轮二号(16)的四周表面靠近下侧设置有从动轮二号(17),所述主动轮二号(16)的上端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设有螺旋弹簧(18),所述螺旋弹簧(18)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伸缩杆轴(19),所述从动轮二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申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