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114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每年1月份前后,投放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反季节大口黑鲈苗种,养至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两种水产品池塘高效轮养技术,具体是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属鲈形目(Perciformes)、太阳鱼科(Centrarchide),黑鲈属(Micropterus),又称加州鲈、大嘴鲈,为典型的肉食性广温淡水鱼类,原产于北美洲,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开始养殖。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起捕、养殖周期短等优点,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特色淡水养殖品种;同时其肉质鲜美细嫩、无肌间刺、外形美观,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又称南美白对虾、白肢虾、万氏对虾,原产于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因其具有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且耐高密度养殖,为当今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0003]目前,大口黑鲈和凡纳滨对虾的主要养殖方式仍然停留在单养和精养,这种长时间单一的养殖模式,往往会造成养殖池塘老化、水生态环境恶化、饲料系数上升等问题,进而出现养殖过程中病害增多,养殖产量和效益下降,严重制约了大口黑鲈和凡纳滨对虾产业的快速发展。迄今尚无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轮养的相关报道。为了改善大口黑鲈、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困境,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充分发挥这两种水产品的反季节价格优势,本专利技术首次开发了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水生动物不同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生物拮抗作用以及反季节价格优势等因素,提高养殖水体空间和时间的利用效率,减少病害发生,增加养殖效益,化解养殖风险。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每年1月份前后,池塘投放反季节大口黑鲈苗种,养至7-8月份起捕上市;然后在池塘里放养凡纳滨对虾,养至翌年1月前后捕捞上市;依次循环轮养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
[0006]所述池塘选择为土池,池型整齐,池底平整,池深2.5-3.5m,淤泥较少,保水性能好,进排水方便,进水口用双层80目密网过滤;增氧设施设备齐全,采用底部微孔增氧和水面水车式增氧,每667m2配备0.2kW微孔增氧设备1套、0.75kW增氧机1台;养殖用水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养殖用水标准。
[0007]所述苗种放养前须进行清塘消毒,清除池塘多余淤泥,保持池底淤泥厚度小于10cm ;平整池底,加固池埂;排干池水暴晒10-20天,池底晒透后进行消毒,使用100-150kg/
667m2的生石灰进行干法消毒清塘,7-10天后加注新水。
[0008]所述大口黑鲈养殖方法包括:(1)苗种投放:每年1月份前后投放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反季节大口黑鲈鱼种,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8-10cm/尾,投放密度按照4000-6000尾/667m2,投苗前使用3%盐水浸浴5-10min后投放,然后使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消毒;(2)饲料投喂:大口黑鲈下塘第二天,开始投喂蛋白含量40%-45%的大口黑鲈专用人工配合饲料;水温低于20℃时,投食率控制在3%-5%,水温高于20℃时,投食率控制在6%-8%;每日投喂2次,即上午8︰00-9︰00、下午17︰00-18︰00,每次投喂时间30min;投喂遵循“四定”和“慢-快-慢”原则,同时根据天气、水质、摄食情况及适口性及时调整投喂策略;(3)水质调控:养殖初期,池塘水深维持在1.0-1.5m,中后期2.0-3.0m;每10-15天选择在晴天上午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保持水质肥、活、嫩、爽,透明度维持在35-45cm,当透明度低于20cm时,须换注新水;每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20-30cm;每30天使用生石灰调节pH,用量10-15kg/667m2;保持池塘溶解氧4.0mg/L以上;(4)捕捞:养至7-8月份,当池塘中的大口黑鲈平均规格达400g/尾以上时,根据市场价格,诱捕上市出售,捕捞前须停饲2天,待全部出售完毕后清整池塘进行下一轮凡纳滨对虾养殖。
[0009]所述凡纳滨对虾养殖方法包括:(1)苗种投放:每年9月份前后,待大口黑鲈全部出售完毕清整池塘后,放养淡化过的凡纳滨对虾一代苗种,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活泼、体节细长、大小均匀、肌肉充实,苗种规格为0.8-1.0cm/尾,放苗前须试水,24h后虾苗的存活率100%则投放虾苗,放养密度为4-6万尾/667m2;(2)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下塘第2天,开始投喂凡纳滨对虾专用配合饲料,蛋白含量40%以上,每天投喂3次,即上午8︰00-9︰00、中午12︰00-13︰00、下午16︰00-19︰00,前期10-20日全池投喂,中后期缩小投放范围,在增氧机形成的无污物环流带投喂,日投喂量控制在5%-8%,且以1h内吃完为准;投喂量根据虾健康状况、蜕壳、水质和气候等调整:大量蜕壳时少投,蜕壳一天后多投,阴雨缺氧、天气多变时少投,晴天多投,水色好时多投,水色变差时少投;(3)水质调控:放养初期30-50d,水深保持在0.8-1.0m;养殖中期50-80d,水深保持在1.2-1.5m;养殖后期80-120d,水深保持在1.8m以上;养殖中后期每15d进行1次换水,换水量为养殖池塘总水量的5%
-ꢀ
10%,维持透明度在30-40cm;每15d使用100g/667m2EM复合菌或芽孢杆菌或水质保护解毒剂来调控水质,若pH超过9.0,使用5kg/667m2的红糖和1L/667m2的乳酸菌调节和稳定pH值;若透明度低于30cm时用1L/667m2的光合细菌调节透明度;使用微生物制剂前、后7d不使用消毒剂;始终保持池水溶氧量维持在5mg/L以上,池塘底层溶氧在3mg/L以上;(4)捕捞:养至1月前后,当凡纳滨对虾体重达到80-100尾/kg时,通过地笼网具诱捕方式,捕大留小开始上市。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鱼虾轮养,充分利用了生物的拮抗作用,降低病害
发生,提高了池塘水体空间和时间利用效率,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0011]2、本专利技术在大口黑鲈、凡纳滨对虾养殖成活率、商品鱼虾的规格与市场价格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常规的大口黑鲈和凡纳滨对虾养殖技术一般选择在4-5月份放苗,养殖过程会经历7-9月高温病害爆发期,严重影响养殖成活率,且商品鱼虾集中上市不具有价格优势。而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大口黑鲈反季节苗种,在1月放养,7-8月份上市,错开病害爆发期和商品鱼集中上市,养殖成活率和价格优势显著;凡纳滨对虾在9月前后放苗,同样避开7-8月份发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每年1月份前后,池塘投放反季节大口黑鲈苗种,养至7-8月份起捕上市;然后在池塘里放养凡纳滨对虾,养至翌年1月前后捕捞上市;依次循环轮养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选择为土池,池型整齐,池底平整,池深2.5-3.5m,淤泥较少,保水性能好,进排水方便,进水口用双层80目密网过滤;增氧设施设备齐全,采用底部微孔增氧和水面水车式增氧,每667m2配备0.2kW微孔增氧设备1套、0.75kW增氧机1台;养殖用水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养殖用水标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种放养前须进行清塘消毒,清除池塘多余淤泥,保持池底淤泥厚度小于10cm;平整池底,加固池埂;排干池水暴晒10-20天,池底晒透后进行消毒,使用100-150kg/667m2的生石灰进行干法消毒清塘,7-10天后加注新水。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口黑鲈养殖方法包括:(1)苗种投放:每年1月份前后投放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反季节大口黑鲈鱼种,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8-10cm/尾,投放密度按照4000-6000尾/667m2,投苗前使用3%盐水浸浴5-10min后投放,然后使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消毒;(2)饲料投喂:大口黑鲈下塘第二天,开始投喂蛋白含量40%-45%的大口黑鲈专用人工配合饲料;水温低于20℃时,投食率控制在3%-5%,水温高于20℃时,投食率控制在6%-8%;每日投喂2次,即上午8︰00-9︰00、下午17︰00-18︰00,每次投喂时间30min;投喂遵循“四定”和“慢-快-慢”原则,同时根据天气、水质、摄食情况及适口性及时调整投喂策略;(3)水质调控:养殖初期,池塘水深维持在1.0-1.5m,中后期2.0-3.0m;每10-15天选择在晴天上午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保持水质肥、活、嫩、爽,透明度维持在35-45cm,当透明度低于20cm时,须换注新水;每7-10天加注新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元黄洪贵何国森胡振禧田田吴妹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