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废液排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107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废液排放系统,包括与清洗容器连通的负压抽液系统和与所述负压抽液系统相连通的排液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克服了传统正压抽液的技术缺陷,在抽液时通过建立负压体系,利用负压将清洗容器内的废液快速抽出至废液储存容器内,同时负压储能容器还能为废液储存容器补偿负压,进一步保证负压体系能够将清洗容器内的废液抽出至废液储存容器和负压储能容器内,实现废液的快速抽取,且抽取完全,有效避免加样针的外壁挂壁,进一步避免交叉污染,提高可靠性,进而提高设备质量,提高该产品在同行的竞争力。的竞争力。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废液排放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发光分析仪,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废液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化学发光标记分析仪又称化学发光分析仪(即CLIA),是常用的体外诊断设备之一。其中,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液路系统是影响其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磁珠清洗模块、注液模块和清洗废液排放模块等。
[0003]传统的清洗废液排放系统是利用连接管路将隔膜泵与清洗池连通,管路上设置电磁阀,即利用隔膜泵为直接动力,通过其与电磁阀的配合,将清洗池内的液体排放至指定容器内。然而,经验证上述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4]仪器高通量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抽废液时间,再加上管路管阻的影响,隔膜泵的动力随着使用时长的延长而出现衰减,导致清洗池内的废液不能被及时抽走或存在残留,进一步导致加样针的外壁存在挂壁现象,存在样本交叉污染的风险,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液体还容易甩落在仪器表面,影响整洁,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废液排放系统,该废液抽液系统利用负压补偿进行抽液,不仅能够提高抽液效率,还能够提高抽液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废液排放系统,包括与清洗容器连通的负压抽液系统和与所述负压抽液系统相连通的排液系统;
[0008]所述负压抽液系统包括通过负压管路依次连通的负压泵、负压储能容器和废液储存容器,且所述负压管路的进液口与所述清洗容器的排液口相连通;
[0009]位于所述负压储能容器和废液储存容器之间的负压管路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减压阀,位于废液储存容器和清洗容器之间的负压管路上第二电磁阀。
[0010]更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负压储能容器与所述负压泵之间的所述负压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储能容器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废液储存容器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储能容器的压力≥所述减压阀的压力≥所述废液储存容器的压力>所述清洗容器的压力。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储能容器至少为一个。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系统包括排液泵和排液管路,所述排液管路的进口分别与所述负压储能容器和废液储存容器相连通,而其出口与所述排液泵的进口相连通。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管路包括与所述排液泵相连通的排液主管和两个与所述排
液主管连通的排液支管,每个所述排液支管上均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为两通电磁阀。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为常开型两位三通电磁阀。
[0018]本技术优点在于克服了传统正压抽液的技术缺陷,在抽液时通过建立负压体系,利用负压将清洗容器内的废液快速抽出至废液储存容器内,同时负压储能容器还能为废液储存容器补偿负压,进一步保证负压体系能够将清洗容器内的废液抽出至废液储存容器和负压储能容器内,实现废液的快速抽取,且抽取完全,有效避免加样针的外壁挂壁,进一步避免交叉污染,提高可靠性,进而提高设备质量,提高该产品在同行的竞争力。
[0019]本技术的废液储存容器和负压储能容器均具有较大的体积,能够存储一定的液体,进一步保证抽液完全;同时利用排液泵将废液储存容器和负压储能容器中的废液直接排放到指定容器内,避免排液泵对清洗容器直接连通,对排液泵的要求较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废液排放系统,包括与清洗容器100(即清洗池)连通的负压抽液系统和与负压抽液系统相连通的排液系统,负压抽液系统包括通过负压管路依次连通的负压泵201、负压储能容器202(即储能罐,可以是一个,还可以是两个)和废液储存容器203(即废液罐,可以是一个,还可以是两个),且负压管路的进液口与清洗容器100的排液口相连通;
[0024]位于负压储能容器202与负压泵201之间的负压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204,位于负压储能容器202和废液储存容器203之间的负压管路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06和减压阀205,位于废液储存容器203和清洗容器100之间的负压管路上第二电磁阀207(为两位电磁阀)。其中,第一电磁阀206和第三电磁阀204均为常开型两位三通电磁阀(即通电时断开,断电时开启)。
[0025]工作时,可先建立负压体系,即启动负压泵201,通过与第一电磁阀206和第三电磁阀204的配合建立负压体系:负压储能容器202的压力≥减压阀205的压力≥废液储存容器203的压力>清洗容器100的相对环境压力。
[0026]如图1所示,排液系统包括排液泵301和排液管路,排液管路包括与排液泵301的进液口相连通的排液主管302和与排液主管302连通的排液支管303.1、排液支管303.2,其中排液支管303.1的进液口与负压储能容器202底部的排液口相连通,排液支管303.2的进液口与废液储存容器203底部的排液口相连通,排液支管303.1和排液支管303.2上均设置第四电磁阀304,通过第四电磁阀304的启闭来控制排液管路的通断。
[0027]如图1所示,负压储能容器202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液位信息的第一液位传感器401和用于检测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501,废液储存容器203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液位信息的第二液位传感器402和用于检测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502。
[0028]为实现自动化抽液和废液的自动排放,如图2所示,第一压力传感器501、第二压力传感器502、第一液位传感器401和第二液位传感器40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系统(可以是单片机,还可以是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出端与负压泵201的控制输入端、排液泵301的控制输入端和第一电磁阀206、第二电磁阀207、第三电磁阀204、第四电磁阀304电连接。
[0029]工作时,第一压力传感器501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第二压力传感器502检测的压力信号、第一液位传感器401检测到的液位信号和第二液位传感器402检测到的液位信号均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接收到的压力信号和液位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分别控制负压泵201、排液泵301的启闭,以及第一电磁阀206、第二电磁阀207、第三电磁阀204和第四电磁阀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废液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清洗容器连通的负压抽液系统和与所述负压抽液系统相连通的排液系统;所述负压抽液系统包括通过负压管路依次连通的负压泵、负压储能容器和废液储存容器,且所述负压管路的进液口与所述清洗容器的排液口相连通;位于所述负压储能容器和废液储存容器之间的负压管路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减压阀,位于废液储存容器和清洗容器之间的负压管路上第二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废液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负压储能容器与所述负压泵之间的所述负压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废液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储能容器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废液储存容器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废液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储能容器的压力≥所述减压阀的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慧敏杨伟罗庆康和发展赵鹏王超刘聪
申请(专利权)人: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