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纺丝与卷绕气流逆流的生产用场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69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纤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解决纺丝与卷绕气流逆流的生产用场地结构,场地结构包括辅助设备楼层、熔体管道楼层、纺丝楼层和卷绕楼层,且由下至上依次为卷绕楼层、纺丝楼层、熔体管道楼层和辅助设备楼层,在卷绕楼层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风管,风管向上延伸至熔体管道楼层或辅助设备楼层或场地结构外部,风管与纺丝楼层之间不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一种解决纺丝与卷绕气流逆流的生产用场地结构,通过风管将卷绕楼层的气流排放至场地结构外,使得卷绕楼层与纺丝楼层的气压区域平衡或者卷绕楼层的气压略低于纺丝楼层的气压,确保丝束在甬道内稳定输送,提升丝束品质,减少断头等情况。减少断头等情况。减少断头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纺丝与卷绕气流逆流的生产用场地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化纤生产
,尤其是一种解决纺丝与卷绕气流逆流的生产用场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纺丝、卷绕是化纤生产行业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序,需要在气压相对平衡的环境中才能正常进行生产。在正常气压平衡的情况下,丝束从二楼的纺丝楼层经过甬道进入一楼的卷绕楼层。由于纺丝楼层较卷绕楼层温度高,因此纺丝楼层气压较卷绕楼层气压大。这样从生产工艺的角度来看会增加丝束的抖动性,增多断头。为满足气压平衡情况会设计多台风机不间断的对卷绕楼层进行抽风来降低压强,这样增加了企业成本。这种情况从设备配置角度上来讲就显得浪费,不符合资源节约的原则。
[0003]纺丝甬道作为丝束稳定定型的重要设备, 在化纤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喷丝板吐出丝束后进行拉伸,经过冷却上油后,丝束进入甬道口内稳定定型,为了丝束在稳定的环境中定型,丝束进入甬道口后,最好处于无风无晃动的状态,但由于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纺丝楼层和卷绕楼层之间的温度产生差异,造成楼层压差,卷绕楼层的气压大于纺丝楼层的气压,会产生回风现象或一楼大量冷风吹入甬道口,导致丝束在甬道口晃动大且纺丝楼层热量损耗较多。由于丝束晃动大进而导致现场丝束断头多,生产不稳定,且毛丝颗粒等杂物极易掉落甬道内难清理,影响环境卫生。因此要减少卷绕楼层对纺丝楼层的正的气压,最好是纺丝楼层对卷绕楼层产生微微正压。
[0004]现在排除卷绕风压的办法多是使用风机。使用风机排压得范围小,不能覆盖整个生产用场地结构,有气压不平衡的缺陷。而风机的连续使用也会导致生产能源的浪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加电费生产成本。按一个回风机30千瓦的功率,使用频率为70%,一个厂区按11台回风机,按这个比率核算,每年消耗电费30*24*0.7*11*365*0.63≈127.5万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解决纺丝与卷绕气流逆流的生产用场地结构,能有效降低卷绕楼层的气压促使卷绕楼层与纺丝楼层气压基本平衡。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解决纺丝与卷绕气流逆流的生产用场地结构,场地结构包括辅助设备楼层、熔体管道楼层、纺丝楼层和卷绕楼层,且由下至上依次为卷绕楼层、纺丝楼层、熔体管道楼层和辅助设备楼层,在卷绕楼层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风管,风管向上延伸至熔体管道楼层或辅助设备楼层或场地结构外部,风管与纺丝楼层之间不连通。
[0007]所述场地结构即为生产车间,一般的生产车间都至少有四层,其中辅助设备楼层是用于安装热媒循环系统、空调机组等辅助设备;熔体管道楼层是用于安装熔体输送管道及计量泵等设备,将熔体定量输送至纺丝楼层的纺丝组件;纺丝楼层是用于纺丝设备安装,
卷绕楼层用于定型后的化纤丝的卷绕包装,而纺丝楼层与卷绕楼层之间通过甬道连通,化纤丝从甬道穿过。其中纺丝楼层和卷绕楼层的温度相对比较高,纺丝楼层有箱体、线后联苯热媒管线散发出来的热量,卷绕楼层有设备散发出来的热量,基本情况下,纺丝楼层温度在33度,卷绕楼层温度在30度。纺丝楼层的温度相对较高,所以其气压相对较低,造成甬道内的气流由卷绕楼层向纺丝楼层输送,而我们的纺丝工艺丝束走向是通过甬道从纺丝楼层往卷绕楼层。两者存在方向上的冲突,当卷绕楼层到纺丝楼层的气流较大时就会造成丝束发飘、抖动甚至断头,严重影响生产。上述方案中,在卷绕楼层的上端设置有风管,风管向上延伸至生产车间的外部或者除纺丝楼层以外的其他楼层,能将卷绕车间内的气流输送至生产车间外部或其他楼层,以降低卷绕车间的气压,使得卷绕楼层与纺丝楼层的气压趋于平衡或者纺丝楼层的气压略大于卷绕楼层的气压,以确保甬道内的丝束输送的稳定性。
[0008]其具体原理为:在密闭容器有热源的时候,则其压强当然也会增大。而对大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当某一区域的大气温度因某种因素而升高时,必将引起空气体积的膨胀,空气分子势必要向周围地区扩散。温度高,气体分子固然会运动得快些,这将成为促进压强增大的因素。但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分子便向周围扩散,则该区域内的气体分子数就要减少,从而形成一个促使压强减小的因素。而实际的情况乃是上述两种对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于这两种因素中哪个起主要作用 ,在非封闭空间中温度变化和分子扩散两个因素中,扩散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在密闭空间内只要空气在不断受热情况下,气体分子间动能会不断增大。导致气体压强会不断增大。而在我们生产车间,由于处于半封封状态,由于纺丝楼层对卷绕楼层是高温状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空气的扩散效应明显大于温度变化效应带来的气压变化。因此纺丝楼层气体在扩散过程中会低于卷绕楼层气压,导致在甬道时卷绕楼层气压呈上涌趋势。
[0009]而本申请技术方案中,通过风管的设计,且风管的数量及风管的截面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布设计,风管的设计可以在不影响纺丝楼层、熔体管道楼层、辅助设备楼层的设备安全的情况下及车间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均匀排布,减少卷绕楼层局部的气流流动,且可以将卷绕楼层的气压都通过风管向外界排放,避免在甬道内产生逆向流动的情况,提升纺丝过程的稳定性。
[0010]作为优化,风管竖直向上设置并延伸至场地结构顶部以上。其为了能让卷绕楼层的气流更加顺畅的通过风管输送至场地结构外部,所以对卷绕楼层的降压效果更加明显。
[0011]作为优化,在风管上设置有风量控制阀。 由于生产车间外界的温度会发生变化,所以其空气密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会造成卷绕楼层与生产车间外部的气压差会随着天气、温度等变化而变化,而风管的管径、数量等在生产车间建造时已经确定,不能随意更改,所以通过风量控制阀的设计,能有效控制卷绕楼层内的气压保持的稳定的范围内,而纺丝楼层并未设置风管,其楼层的气压不受影响,所以通过对卷绕楼层气压的控制即可实现卷绕楼层气压与纺丝楼层气压区域平衡或者让纺丝楼层的气压略高于卷绕楼层的气压,以确保甬道内的气流与丝束同向,丝束生产更加稳定可靠。
[0012]其中作为优选,风管的尺寸可以选择100
×
80cm的矩形结构。当孔洞小于100
×
80cm时,卷绕楼层的气体不利于排放至生产车间外,此时气压为1043.4hpa到1027.0hpa之间。而当孔洞大于100
×
80cm时,卷绕楼层气压偏低,此时甬道口风速是2.7米每秒,风速过大易导致断头,造成的生产不稳定。热气通过管道自然排除,降低了室内的环境温度,可以
减小环境风机频率,达到节能降耗作用。在不使用这个系统前,热气由回风机抽取出室内,相对比之下相当于减少了12台回风机的用量,一般情况下回风机的频率在25hz,那么,一天减少的能耗为 25*12*24=7200hz。相对于这个能耗的减少,环境风机降频率1-2hz的能耗就很小了。排去部分热气后的卷绕楼层相对于纺丝楼层为负压,纺丝楼层气流会往卷绕楼层流动,使气流与丝束方向相同,减少断头现象,减少废丝产出,增加成品产量。
[0013]在纺丝楼层范围内的风管内部设置防火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纺丝与卷绕气流逆流的生产用场地结构,其特征是:场地结构包括辅助设备楼层、熔体管道楼层、纺丝楼层和卷绕楼层,且由下至上依次为卷绕楼层、纺丝楼层、熔体管道楼层和辅助设备楼层,在卷绕楼层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风管,风管向上延伸至熔体管道楼层或辅助设备楼层或场地结构外部,风管与纺丝楼层之间不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纺丝与卷绕气流逆流的生产用场地结构,其特征是:风管竖直向上设置并延伸至场地结构顶部以上。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尚垛沈建伦沈洪良杨银仙张利强
申请(专利权)人:桐昆集团浙江恒超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