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液冷高效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020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液冷高效散热装置,包括设备背板,所述设备背板的中部贯通开设有散热腔,所述设备背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与散热腔配合的观测板,所述观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罩,所述观测板上开设有与散热罩形状对应的散热口,所述散热罩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置有鼓式散热机构,所述鼓式散热机构的底部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散热腔的底部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顶部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液冷机构,所述设备背板顶部的前侧设置有与观测板配合的限位机构。该装置的散热速度快,散热效率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自动化液冷高效散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自动化
,具体为一种电气自动化液冷高效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
[0003]电气自动化工程中所使用到的电气设备,由于处于高频的工作状态,设备内部一般会产生较高的热量,此时需要通过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以避免设备过热发生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0004]现有的散热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0005]一、现有的散热装置,多采用简单加快设备内部空气流通的散热方式,并未从根源处降低热量的产生,导致热量始终较高,电气设备本身依旧处于高温的工作状态,无法从根源上对电气设备进行过热保护;
[0006]二、传统的散热装置,对设备内部空气进行抽动,使得设备内部空气热量不均匀散出,低温空气占据一定的出热空间,从而影响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液冷高效散热装置,该装置的散热速度快,散热效率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液冷高效散热装置,包括设备背板,所述设备背板的中部贯通开设有散热腔,所述设备背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与散热腔配合的观测板,所述观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罩,所述观测板上开设有与散热罩形状对应的散热口,所述散热罩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置有鼓式散热机构,所述鼓式散热机构的底部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散热腔的底部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顶部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安装在导热板顶部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顶部开设有六个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腔的底部安装有散热扇二,所述降温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液冷机构,所述液冷机构包括嵌入设在在散热板内部的液冷管,所述散热板右侧的前端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散热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管,所述液冷管的一端与微型水泵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液冷管的另一端与储液管的后端相连通,所述微型水泵的进水端与储液管的前端相连通,所述设备背板顶部的前侧设置有与观测板配合的限位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鼓式散热机构包括位于散热罩内腔的散热框架,所述散热框架上安装有散热扇一,所述散热框架的周边固定连接有鼓膜,所述鼓膜的外边缘与散热罩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观测板中散热口内腔顶部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散热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柱,所述电机输出轴的顶部沿周向均匀嵌装有滚珠,所述顶柱的底部开设有与滚珠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的弧形凹槽。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设备背板顶部前侧的L形通槽,所述L形通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L形限位件,所述观测板的前侧开设有与L形限位件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L形限位件的前侧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端与L形通槽的内壁相焊接。
[0012]优选的,所述散热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罩设在鼓式散热机构外侧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多个楔形出风口。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与顶柱滑动配合的限位滑套,所述顶柱的两侧对称固连有限位圆柱,所述限位滑套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圆柱相适配的弧形限位槽。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内腔底部的两侧均焊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顶端与限位圆柱的底部相焊接。
[0015]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的底部涂覆有散热硅脂层。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电气自动化液冷高效散热装置中,通过降温机构和液冷机构的配合使用,对电气设备的发热区域进行降温,通过鼓式散热机构和顶升机构的配合使用,对电气设备内部空气进行煽动与抽动,加快电气设备内部空气与外界的流通,加快热量的散发,该装置的散热速度快,散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观测板打开时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散热罩和防护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鼓式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顶升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鼓式散热机构和顶升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6中A点的放大图;
[0024]图8为降温机构和液冷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降温机构和液冷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设备背板;2、观测板;3、散热罩;4、鼓式散热机构;41、散热框架;42、散热扇一;43、鼓膜;5、顶升机构;51、固定架;52、电机;53、顶柱;54、滚珠;55、弧形凹槽;6、导热板;7、降温机构;71、散热板;72、圆形凹槽;73、散热扇二;8、液冷机构;81、液冷管;82、微型水泵;83、储液管;9、限位机构;91、L形通槽;92、L形限位件;93、限位槽;94、弹簧;10、防护罩;11、限位滑套;12、限位圆柱;13、弧形限位槽;14、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一种电气自动化液冷高效散热装置,如图所示,它包括设备背板1,设备背板1的中部贯通开设有散热腔,所述设备背板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与散热腔配合的观测板2,所述观测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罩3,所述观测板2上开设有与散热罩3形状对应的散热口,所述散热罩3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置有鼓式散热机构4,鼓式散热机构4的底部设置有顶升机构5,散热腔的底部安装有导热板6,所述导热板6的底部涂覆有散热硅脂层。导热板6的顶部设置有降温机构7,降温机构7的右侧设置有液冷机构8,液冷机构8包括嵌入设在在散热板71内部的液冷管81,散热板71右侧的前端安装有微型水泵82,散热板7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管83,液冷管81的一端与微型水泵82的出水端相连通,液冷管81的另一端与储液管83的后端相连通,微型水泵82的进水端与储液管83的前端相连通。
[0029]所述鼓式散热机构4包括位于散热罩3内腔的散热框架41,散热框架41上安装有散热扇一42,散热框架41的周边固定连接有鼓膜43,鼓膜43的外边缘与散热罩3固定连接,通过散热扇一42对电气设备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动,继而使得电气设备中的热量得以散发。
[0030]所述顶升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观测板2中散热口内腔顶部的固定架51,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自动化液冷高效散热装置,包括设备背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背板(1)的中部贯通开设有散热腔,所述设备背板(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与散热腔配合的观测板(2),所述观测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罩(3),所述观测板(2)上开设有与散热罩(3)形状对应的散热口,所述散热罩(3)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置有鼓式散热机构(4),所述鼓式散热机构(4)的底部设置有顶升机构(5),所述散热腔的底部安装有导热板(6),所述导热板(6)的顶部设置有降温机构(7),所述降温机构(7)包括安装在导热板(6)顶部的散热板(71),所述散热板(71)的顶部开设有六个圆形凹槽(72),所述圆形凹槽(72)内腔的底部安装有散热扇二(73),所述降温机构(7)的右侧设置有液冷机构(8),所述液冷机构(8)包括嵌入设在在散热板(71)内部的液冷管(81),所述散热板(71)右侧的前端安装有微型水泵(82),所述散热板(7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管(83),所述液冷管(81)的一端与微型水泵(82)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液冷管(81)的另一端与储液管(83)的后端相连通,所述微型水泵(82)的进水端与储液管(83)的前端相连通,所述设备背板(1)顶部的前侧设置有与观测板(2)配合的限位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液冷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式散热机构(4)包括位于散热罩(3)内腔的散热框架(41),所述散热框架(41)上安装有散热扇一(42),所述散热框架(41)的周边固定连接有鼓膜(43),所述鼓膜(43)的外边缘与散热罩(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液冷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红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