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套、定位配合结构及汽车方向盘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05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定位套,至少具有对设置在气囊组件上的导向套筒进行弹性径向定位的第一内弹性定位部、对拉钉进行轴向限位及辅助弹性径向定位的第二内弹性定位部、对拉钉进行径向定位的第三内弹性定位部以及对设置在方向盘本体上的定位孔进行弹性径向定位的外弹性定位部。还公开了包含该定位套的定位配合结构和包含该定位配合结构的汽车方向盘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气囊组件的导向套筒、拉钉与方向盘本体的定位孔之间设置定位套进行弹性定位配合,消除气囊组件与方向盘本体的定位孔之间存在的间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气囊组件的振动异响和喇叭开关按压卡滞的问题。件的振动异响和喇叭开关按压卡滞的问题。件的振动异响和喇叭开关按压卡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套、定位配合结构及汽车方向盘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方向盘
,尤其涉及带有安全气囊的汽车方向盘
,特别涉及一种定位套、包含该定位套的定位配合结构及包含该定位配合结构的汽车方向盘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含安全气囊组件的汽车方向盘组件通常由方向盘本体和驾驶员安全气囊模块两部分组成,驾驶员安全气囊模块通过不同的固定方式安装在方向盘本体的安装腔内。当车辆发生碰撞并达到气囊点爆条件时,驾驶员安全气囊模块将从方向盘本体的安装腔内及时弹出,从而达到保护驾驶员的目的。
[0003]然而,现有的汽车方向盘组件中的定位结构的柱、孔之间存在装配间隙,甚至欠定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经常出现驾驶员安全气囊模块在方向盘本体内发生运动的情况,容易导致驾驶员安全气囊模块产生异响,对用户的驾驶体验造成一定的影响。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目前有如下专利做出了改进:
[0005]1.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01391595A所公开的安装在方向盘上的气囊组件,其气囊组件通过设置在气囊组件上的销钉插入设置在方向盘本体上的卡子中进行定位。
[0006]2.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01676162A所公开的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及其装配方法,其气囊组件也是通过设置在气囊组件上的销钉插入设置在方向盘本体上的卡子中进行定位。
[0007]3.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01676163A所公开的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其气囊组件也是通过设置在气囊组件上的销钉插入设置在方向盘本体上的卡子中进行定位。
[0008]4.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01817332A公开的带有气囊的转向盘装置,其气囊组件上的固定销通过一树脂件插入到方向盘的金属盘芯的通孔中进行定位。
[0009]5.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02442269B公开的安装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其气囊组件上的固定销通过一树脂件插入到方向盘的金属盘芯的通孔中进行定位。
[0010]6.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03010148A公开的转向盘用振动阻尼结构,其气囊组件上的固定销通过一树脂件插入到方向盘的金属盘芯的通孔中进行定位。
[0011]7.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03029741A公开的转向盘用阻尼系统,其气囊组件上的固定销通过一树脂件插入到方向盘的金属盘芯的通孔中进行定位。
[0012]8.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03085754A公开的带有气囊的转向盘装置,其气囊组件上的固定销通过一树脂件插入到方向盘的金属盘芯的通孔中进行定位。
[0013]9.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03640543A公开的安装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其气囊组件上的固定销通过一树脂件插入到方向盘的金属盘芯的通孔中进行定位。
[0014]10.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03802880A公开的安装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其气囊组件上的固定销通过一树脂件插入到方向盘的金属盘芯的通孔中进行定位。
[0015]11.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05774735A公开的安装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其气
囊组件上的固定销通过一树脂件插入到方向盘的金属盘芯的通孔中进行定位。
[0016]上述专利中,均没有公开通过以下单独制造的定位套就能够实现对气囊组件中的导向套筒和方向盘之间的定位。
[0017]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定位准确、稳定性好、避免发生异响的定位套。
[001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含该定位套的定位配合结构。
[0020]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包含该定位配合结构的汽车方向盘组件。
[0021]作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定位套,至少具有对设置在气囊组件上的导向套筒进行弹性径向定位的第一内弹性定位部、对拉钉进行轴向限位及辅助弹性径向定位的第二内弹性定位部、对拉钉进行径向定位的第三内弹性定位部以及对设置在方向盘本体上的定位孔进行弹性径向定位的外弹性定位部。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弹性定位部、第二内弹性定位部、第三内弹性定位部和所述外弹性定位部同轴设置。
[002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弹性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内弹性定位部的上方外侧。
[002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弹性定位部和/或所述外弹性定位部呈环形的悬臂结构。
[0025]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与所述第一内弹性定位部配合的导向套筒外环面上周向间隔形成有至少两个导向凸筋。
[0026]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弹性定位部由至少两个呈圆周状布置的弹片构成,在每一弹片的底部设置有一具有内弧面的内凸台,所述具有内弧面的内凸台与所述拉钉的第一轴向限位部之间采用弹性配合进行定位。
[0027]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凸台的下端面为平面,其与所述拉钉的第二轴向限位部配合。
[0028]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弹性定位部的外环面上周向间隔形成有至少两个外凸台,在每一外凸台与方向盘本体上的定位孔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定位外弧面,所述定位外弧面与所述方向盘本体上的定位孔的孔面之间采用弹性配合进行定位。
[0029]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凸台采用悬臂式结构。
[003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套采用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型。
[0031]作为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包含上述定位套的定位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囊组件中的导向套筒、拉钉、定位套和设置在方向盘本体中的定位孔、卡接钢丝,所述拉钉具有径向定位部、颈部、第一轴向限位部和第二轴向限位部;所述径向定位部与所述颈部同轴设置且所述颈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径向定位部的外径,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和第二轴向限
位部分设在所述颈部的上下两端,其中所述径向定位部与所述定位套中的第三内弹性定位部之间采用弹性径向配合进行定位;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与所述定位套中的第二内弹性定位部进行弹性轴向定位配合和辅助弹性径向定位配合,所述第二轴向限位部与所述卡接钢丝在轴向定位配合,所述卡接钢丝固定在方向盘本体中。
[003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为平端面或锥形面,所述第二轴向限位部为一平端面。
[0033]作为本技术第三方面的包含所述定位配合结构的汽车方向盘组件,包括:
[0034]方向盘本体;以及
[0035]安装在所述方向盘本体的气囊模块安装腔内的气囊组件;
[0036]所述气囊组件与方向盘本体之间通过上述定位配合结构进行弹性定位配合。
[0037]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套,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对设置在气囊组件上的导向套筒进行弹性径向定位的第一内弹性定位部、对拉钉进行轴向限位及辅助弹性径向定位的第二内弹性定位部、对拉钉进行径向定位的第三内弹性定位部以及对设置在方向盘本体上的定位孔进行弹性径向定位的外弹性定位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弹性定位部、第二内弹性定位部、第三内弹性定位部和所述外弹性定位部同轴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弹性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内弹性定位部的上方外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弹性定位部和/或所述外弹性定位部呈环形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内弹性定位部与导向套筒或设置在导向套筒上的导向凸筋进行弹性径向定位配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弹性定位部或设置在第三内弹性定位部上的导向凸筋与所述拉钉的径向定位部进行弹性径向定位配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弹性定位部由至少两个呈圆周状布置的弹片构成,在每一弹片的底部设置有一具有内弧面的内凸台,所述内凸台与所述拉钉的第一轴向限位部进行弹性轴向定位配合。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凸台的底部端面与所述拉钉的第二轴向限位部的配合。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弹性定位部的外环面上周向间隔形成有至少两个外凸台,在每一外凸台与方向盘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恩园杨晓鹏郝玮张绍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