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衣生产去褶皱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衣生产
,具体为内衣生产去褶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衣是指贴身穿的衣物,包括肚兜、汗衫、短裤、抹胸、胸罩等,通常是直接接触皮肤的,是现代人不可少的服饰之一,内衣有吸汗、矫型、衬托身体、保暖及不受来自身体的污秽的危害的作用,有时会被视为性征,内衣在生产完成后,在存储的时候需要对内衣进行去褶皱处理,使其包装起来更加平整,但是传统的去褶皱装置操作复杂,去褶皱效果差,在去褶皱后不方便对其进行收集,从而造成内衣再次出现褶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内衣生产去褶皱装置,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除皱效果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内衣生产去褶皱装置,包括底板、除皱单元、喷湿单元、皮带输送机和外壳;
[0005]底板:所述皮带输送机设在底板顶端的中部,所述皮带输送机顶端的右侧设有外壳,所述底板底端的四角均设有支撑脚,所述外壳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衣生产去褶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除皱单元(2)、喷湿单元(3)、皮带输送机(9)和外壳(10);底板(1):所述皮带输送机(9)设在底板(1)顶端的中部,所述皮带输送机(9)顶端的右侧设有外壳(10),所述底板(1)底端的四角均设有支撑脚,所述外壳(10)的内部设有烘干单元(4),所述底板(1)顶端的右侧设有收集单元(5),所述皮带输送机(9)顶端的左侧设有限位单元(6),所述底板(1)的底端设有存放单元(7),所述皮带输送机(9)的左侧面安装有清理单元(8);除皱单元(2):包含主电机(21)、丝杠(22)、活动块(23)、固定板(24)、固定块(25)和加热压辊(26),所述固定块(25)有两个且分别设在底板(1)顶端的前后两侧,两个固定块(25)内侧面的凹槽均转动连接有丝杠(22),所述主电机(21)设在固定块(25)的顶端,所述主电机(21)的输出轴与丝杠(22)的顶端连接,所述活动块(23)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固定块(25)内侧面的凹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23)侧面的螺孔与丝杠(2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块(23)的内侧面连接,所述固定板(24)的底端设有加热压辊(26);喷湿单元(3):包含喷气头(31)、气管(32)、L型杆(33)、气泵(34)和蒸汽箱(35),所述蒸汽箱(35)设在固定板(24)的顶端,所述蒸汽箱(35)的左侧面设有气泵(34),所述L型杆(33)的一端与固定板(24)的左侧面连接,所述L型杆(33)的另一端设有气管(32),所述气管(32)的底端均匀分布有喷气头(31),所述气管(32)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气泵(34)的出气口连接;其中,还包括控制器(19),所述控制器(19)设在底板(1)左侧面的前端,所述皮带输送机(9)、主电机(21)、加热压辊(26)、气泵(34)和蒸汽箱(35)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9)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19)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衣生产去褶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单元(4)包含基座(41)、扇叶(42)、转轴(43)、旋转电机(44)和加热管(45),所述基座(41)设在外壳(10)内部的前侧,所述基座(41)内部的圆形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轴(43),所述旋转电机(44)设在外壳(10)的前侧面,所述旋转电机(44)的输出轴与转轴(43)的前端连接,所述转轴(43)后端的外侧阵列有扇叶(42),所述加热管(45)设在外壳(10)内部的后侧,所述旋转电机(44)和加热管(45)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9)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衣生产去褶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单元(5)包含收集盒(51)、称重传感器(52)、固定架(53)和直线电机(54),所述直线电机(54)设在底板(1)顶端的右侧,所述直线电机(54)动子座的顶端设有固定架(53),所述固定架(53)内部的底端设有称重传感器(5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灿群,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慕卡蕾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