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炎聪专利>正文

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25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雾器,该喷雾器包括:瓶体、喷雾组件和吸液组件。瓶体设有储液腔,喷雾组件设有进液通道,吸液组件设有吸液腔、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连通吸液腔与储液腔,第二通道连通吸液腔与进液通道。第一通道具有与储液腔连通的第一开口,且第一通道内设有第一球体,第一球体可活动地设于第一开口处,以通过封堵第一开口而隔断储液腔和吸液腔。第二通道具有与吸液腔连通的第二开口,且第二通道设有第二球体和第二弹性体;第二球体可活动地设于第二开口处,以通过封堵第二开口而隔断吸液腔和进液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喷雾器有效解决了现有喷雾器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容易损坏的问题。阀和第二单向阀容易损坏的问题。阀和第二单向阀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雾器


[0001]本技术涉及喷雾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喷雾器。

技术介绍

[0002]喷雾器能将液体以汽雾状的形态从喷雾器的瓶体内喷射出来,汽雾状的液体更容易均匀地附着在物体的表面,因而喷雾器的应用十分广泛。
[0003]通常,喷雾器包括瓶体、吸液组件和喷雾组件,瓶体具有存放液体的瓶身。吸液组件与瓶身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吸液组件与喷雾组件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液体从瓶身内进入吸液组件再进入喷雾组件,最后从喷雾组件排出喷雾器。然而,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通常为塑料片,塑料片可翻转地连接于吸液组件与瓶身之间,以及吸液组件与喷雾组件之间,在液体的反复冲击下,塑料片容易损坏,进而会极大地影响喷雾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喷雾器,解决现有喷雾器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喷雾器包括:瓶体、喷雾组件和吸液组件。瓶体包括瓶身和喷头,喷头连接于瓶身的一端,瓶身设有用于储放液体的储液腔。喷雾组件设于喷头内,喷雾组件设有进液通道,液体能够通过进液通道进入喷雾组件,并从喷雾组件喷出。吸液组件设于喷头内,吸液组件设有吸液腔、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连通吸液腔与储液腔,以使储液腔内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通道进入吸液腔内,第二通道连通吸液腔与进液通道,以使吸液腔内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二通道进入进液通道。第一通道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用于控制储液腔与吸液腔之间的通断,第二通道内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用于控制吸液腔与进液通道之间的通断。第一通道具有与储液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球体,第一球体可活动地设于第一开口处,以通过封堵第一开口而隔断储液腔和吸液腔。第二通道具有与吸液腔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球体和第二弹性体;第二球体可活动地设于第二开口处,以通过封堵第二开口而隔断吸液腔和进液通道;第二弹性体抵接于第二球体与第二通道的内壁之间以使第二球体能够封堵第二开口。
[000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吸液组件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第一管部内部中空形成第一管道,第二管部内部中空形成第二管道,第二管部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管部的下端,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形成第一通道;第一开口形成于第二管道内。安装第一球体时,先将第一球体装入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内,再将第二管部连接于第一管部,即可将第一球体安装于第一通道内。如此,第一球体的安装十分简便,有利于喷雾器的快速装配,提高喷雾器的生产效率。
[000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吸液组件还包括第三管部和限位部,第三管部内部中空形成第二通道,第三管部一端设有连通第二通道的第二安装口,第二球体和第二弹性体通过第二安装口安装于第二通道内;限位部安装于第二安装口处以将第二弹性体限位于
第二通道内。如此,第二球体以及第二弹性体的安装十分简便,有利于喷雾器的快速装配,提高喷雾器的生产效率。限位部可为第二弹性体提供支撑力,第二弹簧受到第二球体的压力作用时,能够将第二球体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最终,第二弹性体释放弹性势能,推动第二球体朝向第二开口处移动以封堵住第二开口。限位部结构简单,有利于喷雾器的大规模生产。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的内径从靠近吸液腔的一端至远离吸液腔的一端逐渐收缩。如此,第一球体与第一开口配合时,第一球体与第一开口可形成线密封,线密封密封精度高,有利于提高第一通道的密封性。第一球体隔断第一通道时,液体无法从吸液腔回流至储液腔,从而提高了整个喷雾器的产品性能。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开口的内径从远离吸液腔的一端至靠近吸液腔的另一端逐渐收缩。同样的,第二球体与第二开口配合连接时,第二球体与第二开口可形成线密封,线密封密封精度高,有利于提高第二通道的密封性。第二球体隔断第二通道时,液体无法从进液通道回流至吸液腔,从而提高了整个喷雾器的产品性能。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球体设置为钢珠,钢珠表面光滑,可进一步提高第一球体与第一开口的密封性,且安装方便,价格便宜,有利于降低成本。第二球体也设置为钢珠。钢珠表面光滑,可进一步提高第二球体与第二开口的密封性,且安装方便,价格便宜,有利于降低成本。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吸液腔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塞,喷头上安装有把手,把手一端伸入喷头内并连接第一活塞,以通过按压把手使第一活塞朝靠近储液腔的方向移动;吸液腔内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体,第一弹性体抵接于活塞与吸液腔内壁之间,以给活塞提供朝远离储液腔的方向移动的力。通过第一活塞与第一弹性体的活动配合,可提高液体进出吸液腔的效率。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体包括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可选范围大,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压缩弹簧。同时,压缩弹簧的使用可靠性高,故障率低,有利于提高喷雾器的使用寿命。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喷雾器还包括进液组件,进液组件设有进液腔,进液腔设于第二通道和进液通道之间,且第二通道通过进液腔连通进液通道。进液组件包括进液活塞和进液弹簧,进液活塞可活动地设于进液腔内,且将进液腔分隔成不相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连通第二通道和进液通道,进液弹簧设于第二部分内,并抵接于进液活塞,以使进液活塞具有由第二部分朝第一部分移动的趋势。如此设置,使得液体能够分批进入喷雾组件,有效延长了液体从喷雾组件喷出的时间。
[0013]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进液活塞包括活塞主体,活塞主体与进液腔的内壁密封配合以将进液腔分隔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液活塞还包括凸进部,凸进部连接于活塞主体的一端且朝向第一部分延伸。活塞主体与进液腔的内壁密封配合且活塞主体设有朝向第一部分延伸的凸进部,液体在进入进液腔时,仅仅在进液腔的第一部分作短暂停留,之后进液弹簧推动进液活塞朝向进液通道方向移动,将液体压入进液通道,最终,液体全部进入喷雾组件被喷出喷雾器。如此,液体在进液腔内短暂停留之后会迅速进入进液通道,使得液体能够从喷雾器内连续喷出,避免液体在进液腔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液体喷出喷雾器的过程不连续。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进液组件包括进液主体以及端盖,进液主体内部中
空形成进液腔,进液主体的一端设有连通进液腔的第一安装口,进液活塞和进液弹簧通过第一安装口安装于进液腔内,端盖安装于第一安装口处,进液弹簧远离进液活塞的一端抵接于端盖。通过在进液主体的一端设有连通进液腔的第一安装口,进液活塞和进液弹簧可通过第一安装口快速安装于进液腔内,提高了喷雾器的装配效率。同时,通过在第一安装口处设置端盖,可封堵第一安装口,并使进液弹簧远离进液活塞的一端能够抵接于端盖,端盖可为进液弹簧提供支撑力,进液弹簧受到进液活塞的压力作用时,进液弹簧能够将进液活塞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最终进液弹簧释放弹性势能,推动进液活塞朝向第二开口处移动以将液体压入进液通道。
[0015]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喷雾组件包括:喷头支架、出液头、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弹性件。喷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器,包括:瓶体(2),包括瓶身(21)和喷头(22),所述喷头(22)连接于所述瓶身(21)的一端,所述瓶身(21)设有用于储放液体的储液腔(212);喷雾组件(1),设于所述喷头(22)内,所述喷雾组件(1)设有进液通道(19),液体能够通过所述进液通道(19)进入所述喷雾组件(1),并从所述喷雾组件(1)喷出;吸液组件(3),设于所述喷头(22)内,所述吸液组件(3)设有吸液腔(31)、第一通道(32)以及第二通道(33),所述第一通道(32)连通所述吸液腔(31)与所述储液腔(212),以使所述储液腔(212)内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道(32)进入所述吸液腔(31)内,所述第二通道(33)连通所述吸液腔(31)与所述进液通道(19),以使所述吸液腔(31)内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道(33)进入所述进液通道(19);所述第一通道(32)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控制所述储液腔(212)与所述吸液腔(31)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二通道(33)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控制所述吸液腔(31)与所述进液通道(19)之间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32)具有与所述储液腔(212)连通的第一开口(322),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球体(321),所述第一球体(321)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开口(322)处,以通过封堵所述第一开口(322)而隔断所述储液腔(212)和所述吸液腔(31);所述第二通道(33)具有与所述吸液腔(31)连通的第二开口(333),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球体(331)和第二弹性体(332);所述第二球体(331)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开口(333)处,以通过封堵所述第二开口(333)而隔断所述吸液腔(31)和所述进液通道(19);所述第二弹性体(332)抵接于所述第二球体(331)与所述第二通道(33)的内壁之间以使所述第二球体(331)能够封堵所述第二开口(3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组件(3)包括第一管部(34)和第二管部(35),所述第一管部(34)内部中空形成第一管道(341),所述第二管部(35)内部中空形成第二管道(351),所述第二管部(35)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部(34)的下端,所述第一管道(341)与所述第二管道(351)连通形成所述第一通道(32);所述第一开口(322)形成于所述第二管道(35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组件(3)还包括第三管部(36)和限位部(37),所述第三管部(36)内部中空形成所述第二通道(33),所述第三管部(36)一端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通道(33)的第二安装口(334),所述第二球体(331)和所述第二弹性体(332)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口(334)安装于所述第二通道(33)内;所述限位部(37)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口(334)处以将所述第二弹性体(332)限位于所述第二通道(33)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322)的内径从靠近所述吸液腔(31)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吸液腔(31)的一端逐渐收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333)的内径从远离所述吸液腔(31)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吸液腔(31)的另一端逐渐收缩。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炎聪毛宇洲
申请(专利权)人:陈炎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