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径自动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69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径自动检测工装,包括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传输带和纵向板,所述传输带通过两个滚轴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滚轴的外侧固定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一侧所述传输带的一侧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将检测的轴承放入凹槽的内部,推板带动第一检测头和第二检测头分别穿过通孔进入轴承的内部,第一检测头对轴承的内径上限尺寸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时,轴承完全进入缺口的内部,检测不合格时,轴承则卡在第一检测头的上端,便于识别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第二检测头对轴承的内径下限尺寸检测,辨别方式与第一检测头辨别方式相同,操作简单,一定程度上提高轴承内径检测效率。度上提高轴承内径检测效率。度上提高轴承内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内径自动检测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检测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内径自动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又称滚动轴承,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滚动轴承一般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个部分组成,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在轴承生产时,需对轴承的内径和外径的尺寸进行检测,而现有的轴承内径检测方式多是经过道工序对其内径尺寸量测,操作流程繁琐,影响轴承内径的检测效率,急缺少一款自动检测工装供轴承内径量测使用,一定程度上提高轴承内径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内径自动检测工装,通过检测工装的工作原理,可以解决轴承内径检测方式多是经过道工序对其内径尺寸量测,操作流程繁琐,影响轴承内径检测效率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轴承内径的检测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内径自动检测工装,包括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传输带和纵向板,所述纵向板位于所述传输带的内部,所述传输带通过两个滚轴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滚轴的外侧固定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一侧所述传输带的一侧贴合,所述传输带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通孔,一侧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滚轴的一端固定,所述纵向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所述纵向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活塞杆的一端固定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有两个圆杆,两个所述圆杆的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检测头和第二检测头,所述第一检测头和所述第二检测头分别位于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表面安装有两个支腿。
[0005]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传输带的两端。
[0006]优选的,所述传输带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凹槽的直径大于测量轴承外径的0.5-1mm,所述凹槽的深度是测量轴承高度的五分之一。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头的外壁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头的下端,所述缺口的高度是检测轴承高度的1-2mm,所述缺口的深度是0.5-1mm,所述第一检测头的上端设置有尖角。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头与所述第二检测头的外形相同,所述第一检测头的直径是检测轴承内径的上限尺寸,所述第二检测头的直径是所述检测轴承内径的下限尺寸,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检测头直径的0.8-1.5mm。
[0009]优选的,所述圆杆的上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第一检测头的下端表面和所
述第二检测头的下端表面分别开设有供所圆杆的上端螺接的螺孔。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主要是将检测的轴承放入凹槽的内部,电机带动传输带转动,电动推杆推动推板移动,推板带动第一检测头和第二检测头分别穿过通孔进入轴承的内部,第一检测头对轴承的内径上限尺寸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时,轴承完全进入缺口的内部,检测不合格时,轴承则卡在第一检测头的上端,便于识别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第二检测头对轴承的内径下限尺寸检测,辨别方式与第一检测头辨别方式相同,操作简单,一定程度上提高轴承内径检测效率;
[0012]2、本技术设置的第一检测头和第二检测头均为可拆卸设置,便于针对不同内径检测时更换不同尺寸的检测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轴承内径自动检测工装剖面图;
[0014]图2为本技术轴承内径自动检测工装侧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轴承内径自动检测工装俯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轴承内径自动检测工装的检测头示意图。
[0017]图中:1、固定板;2、传输带;3、挡板;4、通孔;5、凹槽;6、第一检测头;7、第二检测头;8、圆杆;9、推板;10、电动推杆;11、纵向板;12、滚轮;13、滚轴;14、电机;15、缺口;16、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不同附图中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前”、“后”、“内”、“外”、“端”、“部”、“段”、“宽度”、“厚度”、“区”等等及类似用语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技术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0]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内径自动检测工装,包括固定板1,两个固定板1之间设置有传输带2和纵向板11,纵向板11位于传输带2的内部,传输带2通过两个滚轴13与固定板1的一侧转动连接,滚轴13的外侧固定有滚轮12,滚轮12的一侧传输带2的一侧贴合,传输带2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至少十个通孔4,传输带2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5,凹槽5位于通孔4的上方,凹槽5的直径大于测量轴承外径的0.5-1mm,凹槽5的深度是测量轴承高度的五分之一,便于测量轴承上料的限位和下料的拿取;
[0021]一侧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有电机14,电机14输出轴的一端与滚轴13的一端固定,纵向板11的一端与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纵向板1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推杆10,电动推杆10活塞杆的一端固定有推板9,推板9的一侧固定有两个圆杆8,两个圆杆8的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检测头6和第二检测头7,第一检测头6和第二检测头7分别位于通孔4的一侧,第一
检测头6的外壁开设有缺口15,缺口15位于第一检测头6的下端,缺口15的高度是检测轴承高度的1-2mm,缺口15的深度是0.5-1mm,第一检测头6的上端设置有尖角,便于辨别轴承检测的是否合板,轴承进入缺口15的内部时,则为检测合格品,轴承无法进入缺口15的内部时,则为不合格品;
[0022]第一检测头6与第二检测头7的外形相同,第一检测头6的直径是检测轴承内径的上限尺寸,第二检测头7的直径是检测轴承内径的下限尺寸,通孔4的直径大于第二检测头7直径的0.8-1.5mm,便于第一检测头6和第二检测头7可以穿过通孔4对轴承内径检测;
[0023]圆杆8的上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第一检测头6的下端表面和第二检测头7的下端表面分别开设有供所圆杆8的上端螺接的螺孔,第一检测头6和第二检测头7均为可拆卸设置,便于针对不同内径的轴承检测时更换不同直径的检测头;
[0024]固定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径自动检测工装,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之间设置有传输带(2)和纵向板(11),所述纵向板(11)位于所述传输带(2)的内部,所述传输带(2)通过两个滚轴(13)与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滚轴(13)的外侧固定有滚轮(12),所述滚轮(12)的一侧所述传输带(2)的一侧贴合,所述传输带(2)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通孔(4),一侧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滚轴(13)的一端固定,所述纵向板(1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所述纵向板(1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推杆(10),所述电动推杆(10)活塞杆的一端固定有推板(9),所述推板(9)的一侧固定有两个圆杆(8),两个所述圆杆(8)的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检测头(6)和第二检测头(7),所述第一检测头(6)和所述第二检测头(7)分别位于所述通孔(4)的一侧,所述固定板(1)的下端表面安装有两个支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径自动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之间固定有挡板(3),所述挡板(3)位于所述传输带(2)的两端。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火林鼎峰
申请(专利权)人: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