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用拉丝油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54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33
本申请涉及一种拉丝机用拉丝油池,其包括油池本体、设在油池本体上的回油管、设在油池本体上的抽油管,所述油池本体被第一隔板分隔成与回油管连通的第一腔室和与抽油管连通的第二腔室,还包括两相对的侧面分别与第一隔板垂直连接和与油池本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隔板、平行于第一隔板并与油池本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三隔板、设在第一隔板上的第一连接管、设在第二隔板上的第二连接管、设在第三隔板上的第三连接管和与回油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过滤装置。本申请具有杂质沉淀效果好的优点。本申请解决了拉丝油中仍然有铜粉等金属杂质没有得到充分的沉淀,存在杂质沉淀效果差的问题,具有杂质沉淀效果好的优点。具有杂质沉淀效果好的优点。具有杂质沉淀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丝机用拉丝油池


[0001]本申请涉及拉丝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拉丝机用拉丝油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拉丝机在拉丝过程中,拉丝后需要退火,退火则会用到拉丝油。拉丝油采用高性能硫化猪油和硫化脂肪酸酯为主剂调和而成,用于铜、铝、不锈钢等线材的拉拔,具有极好的极压抗磨性,不会造成工件拉毛、拉伤,提高光洁度,有效延长模具寿命,拉丝油一般放置在拉丝油池中。
[0003]拉丝油池主要起到沉淀拉丝油中的杂质以及冷却拉丝油(拉丝液)的作用,而常用的拉丝油池主要由油池主箱体和设在油池主箱体内将其分为两个腔室的隔板组成,隔板上安装了连通管,油池主箱体的不相同的侧板上还安装了回油管和抽油管。在和抽油管连通的油泵作用下,拉丝油虽然能形成路径从回油管、第一个腔室、连通管、第二个腔室和抽油管的循环油路,但拉丝油中会有铜粉等金属杂质,如果不能通过拉丝油池沉淀下来,从抽油管抽离继续用于拉丝后的退火,则会加速模具和金属丝等磨损。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拉丝油经过油池主箱体后,拉丝油中仍然有铜粉等金属杂质没有得到充分的沉淀,存在杂质沉淀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拉丝油经过拉丝油池时的杂质沉淀效果更好,本申请提供一种拉丝机用拉丝油池。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拉丝机用拉丝油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拉丝机用拉丝油池,包括油池本体、设在油池本体上的回油管、设在油池本体上的抽油管,所述油池本体被第一隔板分隔成与回油管连通的第一腔室和与抽油管连通的第二腔室,还包括两相对的侧面分别与第一隔板垂直连接和与油池本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隔板、平行于第一隔板并与油池本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三隔板、设在第一隔板上的第一连接管、设在第二隔板上的第二连接管、设在第三隔板上的第三连接管和与回油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过滤装置;
[0008]所述第二隔板使第一腔室分隔成通过第二连接管相互连通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过滤装置位于第三腔室内;
[0009]所述第三隔板使第二腔室分隔成通过第三连接管相互连通的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所述抽油管与第六腔室连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油池本体分隔成了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这四个小的腔室,各腔室之间的拉丝油只能通过各连接管流动,这样增加了拉丝油的流动路径的长度,因此增加了拉丝油在油池本体中的流动时间,进而增长了沉淀杂质的时间,隔板能有效的减缓拉丝油的流动速度,更利于拉丝油中的杂质沉淀。此外,还设置了过滤装置,能有效的将拉丝油中的铜粉等杂质过
滤掉,还能减缓回油管中的拉丝油池的冲击,减缓拉丝油的流动速度,利于杂质的沉淀。
[0011]优选的,第一连接管与抽油管的中轴线在同一个垂直于第一隔板的平面上,所述第三连接管设置在第三隔板上靠近回油管一侧的位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拉丝油的流通路径上的每两个相邻的腔室之间的连通管之间的距离更远,而拉丝油又只能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实现拉丝油在各腔室之间的流动,因此能增加拉丝油流通路径的长度,减缓拉丝油的流动速度,从而使拉丝油中的杂质沉淀效果更好。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的内壁上均设有吸附层。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的内壁上设置了吸附层,拉丝油在油池本体内流动时,会有一部分杂质沿内壁移动,吸附层能吸附拉丝油中的一部分杂质,还能起到阻碍拉丝油的移动,进而减缓拉丝油的流动速度,更利于拉丝油中的杂质沉淀。
[0015]优选的,所述抽油管的位置低于第三连接管的位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油管比第三连接管的位置低,拉丝油在油池本体中流动时,拉丝油能更多的利用其自身的重力从抽油管被抽离,从而减少了拉丝油被抽离时所需使用的能源。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距离油池本体底面的高度为油池本体高度的三分之二。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的减少杂质从油池本体底部向更高位置移动而重新加入拉丝油的循环流动的过程中。
[0019]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其中一个表面与回油管可拆卸连接的过滤板和与过滤板的另一个表面固定连接的过滤网。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丝油先经过过滤板后再从过滤网被过滤后才能进入油池,使得本申请的过滤效果更好。
[0021]优选的,所述回油管与过滤板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油管与过滤板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过滤装置的拆卸更加方便,利于过滤装置的后续清理。
[0023]优选的,还包括设在油池本体上的观察口。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备维护人员可通过观察口进行油池本体内杂质沉淀的情况,并能根据观察的情况及时对油池本体内沉淀的杂质进行清理。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本申请增加了拉丝油的流动路径的长度,增加了拉丝油在油池本体中的杂质沉淀时间,且各隔板能阻挡拉丝油的流动,有效的减缓拉丝油的流动速度,更利于拉丝油中的杂质沉淀。此外,本申请的油池本体中还设置了过滤装置,能有效的将拉丝油中的铜粉等杂质过滤掉,还能减缓回油管中的拉丝油池的冲击,减缓拉丝油的流动速度,利于杂质的沉淀;
[0027]2.抽油管比第三连接管的位置低,使得拉丝油被抽离时,拉丝油能更多的利用其自身的重力从抽油管被抽离,从而减少了拉丝油被抽离时所需使用的能源;
[0028]3.观察口的设置,使得设备维护人员可通过观察口进行油池本体内杂质沉淀的情
况,并能根据观察的情况及时对油池本体内沉淀的杂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为了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内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1、油池本体,111、回油管,112、抽油管,113、油箱,114、箱盖,12、第一隔板,13、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21、第二隔板,31、第三隔板,121、第一连接管,211、第二连接管,311、第三连接管,41、过滤装置,131、第三腔室,132、第四腔室,142、第五腔室,143、第六腔室,411、过滤板,412、过滤网,51、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因拉丝油用于拉丝后的退火,在退火过程中起到防止高温的金属丝被氧化和冷却的作用,因此退火工艺过程中的金属丝如铜丝,会留下铜粉在拉丝油中,而这些铜粉杂质如果不能在拉丝油池中被很好的沉淀下来,则会加速模具等的磨损,而含有铜粉的拉丝油的流通速度过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丝机用拉丝油池,包括油池本体(11)、设在油池本体(11)上的回油管(111)、设在油池本体(11)上的抽油管(112),所述油池本体(11)被第一隔板(12)分隔成与回油管(111)连通的第一腔室(13)和与抽油管(112)连通的第二腔室(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相对的侧面分别与第一隔板(12)垂直连接和与油池本体(1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隔板(21)、平行于第一隔板(12)并与油池本体(1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三隔板(31)、设在第一隔板(12)上的第一连接管(121)、设在第二隔板(21)上的第二连接管(211)、设在第三隔板(31)上的第三连接管(311)和与回油管(1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过滤装置(41);所述第二隔板(21)使第一腔室(13)分隔成通过第二连接管(211)相互连通的第三腔室(131)和第四腔室(132),所述过滤装置(41)位于第三腔室(131)内;所述第三隔板(31)使第二腔室(14)分隔成通过第三连接管(311)相互连通的第五腔室(142)和第六腔室(143),所述抽油管(112)与第六腔室(14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机用拉丝油池,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管(121)与抽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立赵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永通中策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