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快速剥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846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桃快速剥壳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剥壳箱,所述机架底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和传动轴外侧套接有皮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不完全齿轮与移动板两侧的齿槽的不断啮合传动中,使得移动板带动压板在转动板上方往复移动,从而对转动板上的核桃不停的冲击,使得核桃壳得到破碎,通过第一电机和皮带内部转辊的作用下,驱动传动轴以及其上的转动板转动,同时驱动主动齿轮转动,剥壳箱相对转动板反向转动,对核桃进行旋转揉搓,使得核桃壳和核仁的分离,剥壳效率高,核桃壳和核桃仁的分离效率高,满足现有核桃的加工需求。加工需求。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桃快速剥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核桃剥壳
,尤其涉及一种核桃快速剥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为胡桃科胡桃属植物的统称,原产于近东地区。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核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E,可防止细胞老化,能分健脑、增强记忆力及延缓衰老,核桃还广泛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胃痛等病症,有益人的健康。核桃种植主要分布在欧洲东南部、喜马拉雅山、中国。
[0003]实验室研究制备核桃食品时,一般都是购买核桃仁进行加工,但是核桃仁的价格较高,而且核桃仁储存过程中易发生氧化变质,故选择购买带壳核桃然后在实验前再破壳较好。工业化脱壳的装置较大,较为占地,而且噪音大。目前实验室对核桃的破壳多为人工采用核桃钳破壳,但是费时效率较低,同时核桃壳与核桃果仁的分离效果不佳,核桃仁容易夹碎。因此,缺少一种剥壳效率高且分离效果好的小型核桃快速剥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核桃快速剥壳装置,结构简单,占地小,脱皮效率高,且核桃仁不易碎,不仅适用于实验室,还适用于家庭式和作坊式单位使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桃快速剥壳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剥壳箱,所述机架底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剥壳箱的底部,且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顶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剥壳箱底部内表壁以及转动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凸块,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和传动轴外侧套接有皮带,且它们均与皮带内部的转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外侧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剥壳箱外侧设置有环绕一周的与主动齿轮的卡齿啮合连接的齿牙。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外侧套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机架的顶部贯穿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两侧内表壁竖直分布有与不完全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槽。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剥壳箱两侧内表壁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贴合其内表壁形状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与转动板的顶部接触。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剥壳箱和挡板之间弹性连接有弹簧。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外径大于两侧挡板之间的内径。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电源箱,所述电源箱外侧通过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与电源箱和控制开关之间通过电性连
接。
[00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通过不完全齿轮与移动板两侧的齿槽的不断啮合传动连接中,使得移动板带动压板在转动板上方往复移动,从而对转动板上的核桃不停的冲击,使得核桃壳得到破碎,通过第一电机和皮带内部转辊的作用下,驱动传动轴以及其上的转动板的转动,同时驱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实现剥壳箱相对转动板反向转动,从而对其中的核桃进行旋转揉搓,使得核桃壳和核仁的分离,剥壳效率高,核桃壳和核桃仁的分离效率高,满足现有核桃的加工需求。
[0013]2、本技术中,通过剥壳箱两侧转动连接的与其内表壁形状贴合的挡板,且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不受外力时,始终与转动板顶部接触,在压板往复冲击核桃的过程中,挤压挡板向两侧移动,从而使得其上压碎的核桃或者待压碎的核桃进入转动板下方空间,使得核桃壳的破碎以及核桃壳与核仁的分离大部分可以动作,从而提高核桃的剥壳效率以及核桃壳和核桃仁的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齿牙和主动齿轮的卡齿的啮合连接示意图;
[0016]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架的俯视示意图;
[0017]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剥壳箱的正视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1-机架;2-移动板;201-齿槽;3-不完全齿轮;4-压板;5-挡板;6-弹簧;7-剥壳箱;701-齿牙;8-转动板;9-凸块;10-传动轴;11-皮带;12-主动齿轮;13-第一电机;14-电源箱;15-控制开关;16-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核桃快速剥壳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内部设置有剥壳箱7,机架1底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贯穿剥壳箱7的底部,且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传动轴10在支撑剥壳箱7的同时,又不影响剥壳箱7的转动,传动轴10的顶部连接有转动板8,剥壳箱7底部内表壁以及转动板8的底部均设置有凸块9,通过转动板8和剥壳箱7的相对反向转动,并在凸块9的作用下,将剥壳箱7底部内表壁和转动板8之间核桃进行旋转揉搓,从而使得核桃壳和核桃仁分开,机架1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和传动轴10外侧套接有皮带11,且它们均与皮带11内部的转辊传动连接,通过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的驱动,以及皮带11内部转辊的传动作用下,带动传动轴10以及传动轴10上的转动板8转动,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的外侧套接有主动齿轮12,通过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驱动主动齿轮12转动,剥壳箱7外侧设置有环绕一周的与主
动齿轮12的卡齿啮合连接的齿牙701,根据卡齿的啮合传动原理,带动剥壳箱7转动,由于卡齿外啮合时,会改变一次转动方向,因此,剥壳箱7与转动板8的转向不同,使得核桃在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旋转揉搓,受到不同方向的力,从而提高核桃的剥壳效率,剥壳箱7靠近底部外侧安装有箱门,核桃剥壳结束后,打开箱门,将核桃壳和核桃仁刮出即可。
[0021]具体的,如图1所示,机架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外侧套接有不完全齿轮3,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驱动不完全齿轮3转动,机架1的顶部贯穿有移动板2,移动板2两侧内表壁竖直分布有与不完全齿轮3啮合连接的齿槽201,根据卡齿的啮合传动原理,带动移动板2上下往复移动,移动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4,压板4的外径大于两侧挡板5之间的内径,压板4随着移动板2上下移动,不断往复运动,对核桃进行冲击,使得核桃壳得到破碎,其中,当压板4向下移动时,一方面,挤压转动板8上待剥壳的核桃,同时,会压着两侧挡板5向外侧移动,打开挡板5与转动板8之间的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桃快速剥壳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部设置有剥壳箱(7),所述机架(1)底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传动轴(10),所述传动轴(10)贯穿剥壳箱(7)的底部,且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10)的顶部连接有转动板(8),所述剥壳箱(7)底部内表壁以及转动板(8)的底部均设置有凸块(9),所述机架(1)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和传动轴(10)外侧套接有皮带(11),且它们均与皮带(11)内部的转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的外侧套接有主动齿轮(12),所述剥壳箱(7)外侧设置有环绕一周的与主动齿轮(12)的卡齿啮合连接的齿牙(7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快速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外侧套接有不完全齿轮(3),所述机架(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洋陶亮赵存朝代佳和周艳余智瑾汪科成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