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725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检测装置,其包括,底座、输送带一、支撑板一、安装架、输送带二、压水机构、下压机构,输送带一设置于底座上,输送带一用于对防水卷材进行输送,所述的安装架设置于底座上,安装架处于输送带一的一侧,输送带二安装于安装架上,输送带二的输送带面呈竖直布置,输送带二的输送方向与输送带一的输送方向相同,压水机构设置于输送带二上,支撑板一设置于输送带一的一侧,下压机构安装于支撑板一的顶部,下压机构处于输送带一的上方,当压水机构经输送带二输送时并且处于下压机构的下方,接着下压机构下压压水机构,从而使压水机构向防水卷材溢水,从而对卷材进行防水检测。从而对卷材进行防水检测。从而对卷材进行防水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防水卷材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防水检测,一般通过倒水观察卷材的渗水情况,防水卷材的渗水较慢不易观察,为此需要一种防水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检测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检测装置,其包括:底座、输送带一、支撑板一、安装架、输送带二、压水机构、下压机构,输送带一设置于底座上,输送带一用于对防水卷材进行输送,所述的安装架设置于底座上,安装架处于输送带一的一侧,输送带二安装于安装架上,输送带二的输送带面呈竖直布置,输送带二的输送方向与输送带一的输送方向相同,压水机构设置于输送带二上,压水机构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均匀环绕于输送带二的带面上,支撑板一设置于输送带一的一侧,下压机构安装于支撑板一的顶部,下压机构处于输送带一的上方。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输送带二的带面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的压水机构包括套筒一、触头、活塞杆、进水口、启闭机构,套筒一为上端开口、底端封闭的圆柱体筒体结构,套筒一套设于安装块上,套筒一的圆周上设置有外置台阶,外置台阶靠近套筒一的顶部,套筒一上套设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一端与外置台阶相抵、另一端与安装块的顶部相抵,活塞杆匹配设置于套筒一内,触头设置于活塞杆的顶部,进水口设置于套筒一的侧壁处,进水口内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的流向经进水口流向套筒一内,套筒一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套筒一的侧壁处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水口启闭的启闭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启闭机构包括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柱、连接壳体、推杆、引导槽、连接杆、挡块、滑块,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设置于套筒一的壁部并且靠近套筒一的底部,连接板一、连接板二呈上下布置,连接柱竖直设置于连接板一、连接板二之间,连接壳体套设于连接柱上,连接柱上套设有弹簧二,弹簧二的一端与连接板一相抵、另一端与连接壳体相抵,推杆竖直设置于连接壳体的底部,推杆的底部向下延伸并且低于套筒一的底部,所述的挡块设置于套筒一的底部并且紧贴排水口,连接杆的一端与挡块相连、另一端伸出套筒一外,连接壳体的侧壁处开设有引导槽,引导槽呈倾斜布置,连接
杆的端部设置有与引导槽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滑块。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压机构包括安装壳体、电机、导套一、导套二、压板一、导套三、导套四、压板二,安装壳体设置于支撑板一的顶部,电机安装于安装壳体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电机的输出轴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丝杆,丝杆的一侧竖直设置有支杆,压板一水平设置于安装壳体内,导套一、导套二竖直设置于压板一的板面上,导套一套设于丝杆上,导套二套设于支杆上,压板二水平设置于压板一的底部,导套三、导套四竖直设置于压板二的顶部,压板一的底部竖直设置有引导柱一、引导柱二,引导柱一、引导柱二分别套设于导套三、导套四内,引导柱一、导套三上套设有弹簧三,引导柱二、导套四上套设有弹簧四。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输送带一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三,支撑板三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卷材进行防水检测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接触块一、接触块二、电磁铁、衔铁、导向杆、标记笔,接触块一、接触块二、电磁铁设置于支撑板三的顶部,衔铁处于电磁铁的上方,导向杆竖直设置于衔铁的底部,导向杆穿过支撑板三的顶部板面,导向杆上套设有弹簧五,标记笔竖直设置于衔铁上,输送带一的带面上设置有导线板,导线板上设置有两导线触头。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板二,支撑板二靠近输送带一的输送始端,支撑板二上设置有排风管,排风管与设置于底座上的烘干机接通,排风管的排风口朝向输送带一。
[00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的进步以及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下压机构下压活塞杆时,活塞杆将套筒一内的水压出并处于卷材上,通过将水压出至卷材上,能够提高水的渗透力,从而提高对卷材防水检测的效率,当卷材渗水时,导线板的两导线触头接通,电磁铁带电,从而吸引衔铁下移,从而使标记笔下移,接着标记笔的笔头与卷材接触,从而对卷材进行划线标记。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压机构、压水机构配合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机构与导线板配合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机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压机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压水机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启闭机构安装示意图。
[0021]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压水机构与排水口配合示意图。
[0022]图中标示为:
10、底座;110、输送带一;111、导线板;120、支撑板一;130、安装架;140、支撑板二;141、排风管;150、输送带二;151、安装块;160、支撑板三;20、下压机构;210、安装壳体;220、电机;230、导套一;240、导套二;250、压板一;260、导套三;270、导套四;280、压板二;30、压水机构;310、套筒一;320、外置台阶;330、触头;340、活塞杆;350、进水口;360、排水口;370、启闭机构;371、连接板一;372、连接板二;373、连接柱;374、连接壳体;375、推杆;376、引导槽;377、连接杆;378、挡块;379、滑块;40、检测机构;410、接触块一;420、接触块二;430、电磁铁;440、衔铁;450、导向杆;460、标记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4]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输送带一、支撑板一、安装架、输送带二、压水机构、下压机构,输送带一设置于底座上,输送带一用于对防水卷材进行输送,所述的安装架设置于底座上,安装架处于输送带一的一侧,输送带二安装于安装架上,输送带二的输送带面呈竖直布置,输送带二的输送方向与输送带一的输送方向相同,压水机构设置于输送带二上,压水机构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均匀环绕于输送带二的带面上,支撑板一设置于输送带一的一侧,下压机构安装于支撑板一的顶部,下压机构处于输送带一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带二的带面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的压水机构包括套筒一、触头、活塞杆、进水口、启闭机构,套筒一为上端开口、底端封闭的圆柱体筒体结构,套筒一套设于安装块上,套筒一的圆周上设置有外置台阶,外置台阶靠近套筒一的顶部,套筒一上套设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一端与外置台阶相抵、另一端与安装块的顶部相抵,活塞杆匹配设置于套筒一内,触头设置于活塞杆的顶部,进水口设置于套筒一的侧壁处,进水口内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的流向经进水口流向套筒一内,套筒一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套筒一的侧壁处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水口启闭的启闭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启闭机构包括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柱、连接壳体、推杆、引导槽、连接杆、挡块、滑块,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设置于套筒一的壁部并且靠近套筒一的底部,连接板一、连接板二呈上下布置,连接柱竖直设置于连接板一、连接板二之间,连接壳体套设于连接柱上,连接柱上套设有弹簧二,弹簧二的一端与连接板一相抵、另一端与连接壳体相抵,推杆竖直设置于连接壳体的底部,推杆的底部向下延伸并且低于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晓燕乔永华朱冬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锦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