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04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包括轮毂、轮辋,所述轮毂与所述轮辋之间布置有多根辐条,所述轮辋的内壁上凸出形成有至少3个沿所述轮辋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固定环,所述辐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环上,且所述辐条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轮毂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环设置有多个,进而能够布置多组辐条,从而大大提高了辐条轮的整体强度,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易于实现。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辐条轮


[0001]本技术涉及辐条轮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辐条轮。

技术介绍

[0002]在摩托车领域中,经常使用辐条轮。辐条轮主要包括轮毂、轮辋及连接轮毂、轮辋的辐条,其通过轮辋和辐条变形由此能够吸收冲击并且还能够实现轻型化,如遇障碍可以自行调整。
[0003]现有辐条轮主要用于常规尺寸的轮胎上,对于宽幅轮胎而言,现有辐条轮的结构强度难以满足要求,极易出现损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强度辐条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包括轮毂、轮辋,所述轮毂与所述轮辋之间布置有多根辐条,所述轮辋的内壁上凸出形成有至少3个沿所述轮辋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固定环,所述辐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环上,且所述辐条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轮毂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环为4个。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4个固定环包括由所述轮辋轴向的第一端至所述轮辋轴向的第二端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第三固定环、第四固定环,所述轮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第三连接环、第四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三连接环、所述第四连接环由所述轮辋轴向的第一端至所述轮辋轴向的第二端依次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第三连接环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辐条组,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第四连接环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辐条组,所述第三固定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辐条组,所述第四固定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设置有多个第四辐条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辐条组、第二辐条组、第三辐条组、第四辐条组结构相同,并具体包括2根交叉布置的辐条。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外边缘、所述第三连接环的外边缘均开设有便于辐条穿过的让位槽。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三固定环、所述第四固定环与所述轮辋为一体结构。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三连接环、所述第四连接环与所述轮毂为一体结构。
[0013]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环为3个。
[0014]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3个固定环包括由所述轮辋轴向的第
一端至所述轮辋轴向的第二端依次间隔布置的固定环a、固定环b、固定环c,所述固定环a位于所述轮辋轴向第一端端头,所述固定环c位于所述轮辋轴向第二端端头,且所述固定环c、所述固定环a相对于所述固定环b对称布置。
[0015]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轮毂上设置有连接环a、连接环b、连接环c,所述连接环a、所述连接环b、所述连接环c由所述轮辋轴向的第一端至所述轮辋轴向的第二端依次间隔布置,所述固定环a与所述连接环b之间布置有多根辐条,所述固定环b与所述连接环a之间布置有多根辐条,且所述固定环b与所述连接环c之间布置有多根辐条,所述固定环c与所述连接环b之间布置有多根辐条。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固定环设置有多个,进而能够布置多组辐条,从而大大提高了辐条轮的整体强度,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一中一种高强度辐条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一中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二中一种高强度辐条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二中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01、轮毂;102、轮辋;103、辐条;104、固定环a;105、固定环b;106、连接环a;107、连接环b;108、固定环c;109、连接环c。
[0023]201、轮毂;202、轮辋;203、辐条;204、第一固定环;205、第二固定环;206、第一连接环;207、第二连接环;208、第三固定环;209、第四固定环;210、第三连接环;211、第四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图1为实施例一中一种高强度辐条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于本实施例中,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包括轮毂101、轮辋102,所述轮毂101与所述轮辋102之间布置有多根辐条103,所述轮辋102的内壁上凸出形成有3个沿所述轮辋102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固定环,所述辐条10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环上,且所述辐条10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轮毂101上。
[002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3个固定环包括由所述轮辋102轴向的第一端至所述轮辋102轴向的第二端依次间隔布置的固定环a104、固定环b105、固定环c108,所述固定环a104位于所述轮辋102轴向第一端端头,所述固定环c108位于所述轮辋102轴向第二端端头,且所述固定环c108、所述固定环a104相对于所述固定环b105对称布置,所述轮毂102上设置有连接环a106、连接环b107、连接环c109,所述连接环a106、所述连接环b107、所述连接环c109由所述轮辋102轴向的第一端至所述轮辋102轴向的第二端依次间隔布置,所述固定
环a104与所述连接环b107之间布置有多根辐条103,所述固定环b105与所述连接环a106之间布置有多根辐条103,且所述固定环b105与所述连接环c109之间布置有多根辐条103,所述固定环c108与所述连接环b107之间布置有多根辐条103。
[0029]上述辐条轮设置有3个固定环,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宽幅轮胎对强度的要求。
[0030]实施例二
[0031]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图3为实施例二中一种高强度辐条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于本实施例中,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包括轮毂201、轮辋202,所述轮毂201与所述轮辋202之间布置有多根辐条203,所述轮辋201的内壁上凸出形成有4个沿所述轮辋202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固定环,所述辐条20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环上,且所述辐条20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轮毂201上。
[003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4个固定环包括由所述轮辋202轴向的第一端至所述轮辋202轴向的第二端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包括轮毂、轮辋,所述轮毂与所述轮辋之间布置有多根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的内壁上凸出形成有至少3个沿所述轮辋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固定环,所述辐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环上,且所述辐条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轮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环为4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个固定环包括由所述轮辋轴向的第一端至所述轮辋轴向的第二端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第三固定环、第四固定环,所述轮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第三连接环、第四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三连接环、所述第四连接环由所述轮辋轴向的第一端至所述轮辋轴向的第二端依次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第三连接环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辐条组,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第四连接环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辐条组,所述第三固定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辐条组,所述第四固定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设置有多个第四辐条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条组、第二辐条组、第三辐条组、第四辐条组结构相同,并具体包括2根交叉布置的辐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辐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福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凯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