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89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频设备,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内设有全频喇叭;第一被动辐射器与主体部的轴向方向的一端连接;第一壳体,第一壳体限定出第一传声腔,第一壳体的一端与主体部的一端连接,且第一被动辐射器位于第一传声腔内,第一壳体的另一端形成为第一敞开口;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与第一壳体连接以封堵第一敞开口,第一底座具有第一传声通道,第一底座的朝向主体部的表面上设有与第一传声通道连通的第一入声孔,第一底座的侧壁面上设有与第一传声通道连通的第一出声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音频设备,由于第一出声孔设置在第一底座的侧壁面上,可以避免桌面堵住第一出声孔,从而可以形成有效的声场,进而提升音频设备的音质。质。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频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音频
,尤其是涉及一种音频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在音频设备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喇叭,但是无论是将音频设备正放还是将音频设备倒放,位于底部的喇叭容易被桌面遮挡,无法形成有效的声场,影响音频设备的音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音频设备,所述音频设备具有音质好的优点。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音频设备,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内设有全频喇叭;第一被动辐射器,所述第一被动辐射器与所述主体部的轴向方向的一端连接;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限定出第一传声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被动辐射器位于所述第一传声腔内,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形成为第一敞开口;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以封堵所述第一敞开口,所述第一底座具有第一传声通道,所述第一底座的朝向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声通道连通的第一入声孔,所述第一底座的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声通道连通的第一出声孔;用于检测所述主体部姿态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在所述主体部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在所述主体部上,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所述全频喇叭电连接。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音频设备,第一底座的朝向主体部的表面上设有与第一传声通道连通的第一入声孔,第一底座的侧壁面上设有与第一传声通道连通的第一出声孔,音频设备在工作时,全频喇叭产生的声音可以通过第一被动辐射器传入第一传声腔内,然后依次通过第一入声孔、第一传声通道和第一出声孔释放至外部空间,由于第一出声孔设置在第一底座的侧壁面上,可以避免桌面堵住第一出声孔,从而可以形成有效的声场,进而提升音频设备的音质。此外,音频设备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可以检测音频设备的工作姿态,然后可以通过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音频设备的工作姿态对音频设备进行控制,由此可以提升用户对音频设备操作的方便性。
[000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声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传声通道沿所述第一底座的周向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一入声孔为多个,所述第一出声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声孔与多个所述第一入声孔以及多个所述第一传声通道一一对应。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声孔和所述第一出声孔形成为圆弧形孔。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被动辐射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与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第一被动辐射器的表面限定出第一盛放空间,所述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一灯带,所述第一灯带设在所述第一盛放空间内,且所述第一灯带沿所述第一盛放空间的周向方向延伸。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传声通道和第二子传声通道,所述第一底座包括:第一嵌入部,所述第一嵌入部嵌设在所述第一敞开口内,所述第一嵌入部内设有所述第一子传声通道,所述第一子传声通道沿所述第一嵌入部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嵌入部的朝向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子传声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一入声孔;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嵌入部的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嵌入部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内设有所述第二子传声通道,所述第二子传声通道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子传声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一出声孔。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二被动辐射器,所述第二被动辐射器与所述主体部的轴向方向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限定出第二传声腔,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被动辐射器位于所述第二传声腔内,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形成为第二敞开口;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连接以封堵所述第二敞开口,所述第二底座具有第二传声通道,所述第二底座的朝向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声通道连通的第二入声孔,所述第二底座的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声通道连通的第二出声孔。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声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传声通道沿所述第二底座的周向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二入声孔为多个,所述第二出声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声孔与多个所述第二入声孔以及多个所述第二传声通道一一对应。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入声孔和所述第二出声孔形成为圆弧形孔。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被动辐射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与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第二被动辐射器的表面限定出第二盛放空间,所述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二灯带,所述第二灯带设在所述第二盛放空间内,且所述第二灯带沿所述第二盛放空间的周向方向延伸。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子传声通道和第四子传声通道,所述第二底座包括:第二嵌入部,所述第二嵌入部嵌设在所述第二敞开口内,所述第二嵌入部内设有所述第三子传声通道,所述第三子传声通道沿所述第二嵌入部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嵌入部的朝向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子传声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二入声孔;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嵌入部的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二嵌入部层叠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内设有所述第四子传声通道,所述第四子传声通道沿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子传声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二出声孔。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为透明件。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重力传感器、方向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或磁力传感器。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音频设备的主视图,其中音频设备处于正放状态;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音频设备的左视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音频设备的主视图,其中音频设备处于倒放状态;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底座的俯视图;
[0022]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底座的左视图;
[0023]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底座的剖视图;
[0024]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底座的俯视图;
[0025]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底座的左视图;
[0026]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底座的剖视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音频设备100,
[0029]主体部1,
[0030]第一被动辐射器21,第一壳体22,第一传声腔221,第一灯带23,
[0031]第一底座3,第一传声通道31,第一子传声通道311,第二子传声通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内设有全频喇叭;第一被动辐射器,所述第一被动辐射器与所述主体部的轴向方向的一端连接;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限定出第一传声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被动辐射器位于所述第一传声腔内,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形成为第一敞开口;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以封堵所述第一敞开口,所述第一底座具有第一传声通道,所述第一底座的朝向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声通道连通的第一入声孔,所述第一底座的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声通道连通的第一出声孔;用于检测所述主体部姿态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在所述主体部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在所述主体部上,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所述全频喇叭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声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传声通道沿所述第一底座的周向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一入声孔为多个,所述第一出声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声孔与多个所述第一入声孔以及多个所述第一传声通道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声孔和所述第一出声孔形成为圆弧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被动辐射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与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第一被动辐射器的表面限定出第一盛放空间,所述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一灯带,所述第一灯带设在所述第一盛放空间内,且所述第一灯带沿所述第一盛放空间的周向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传声通道和第二子传声通道,所述第一底座包括:第一嵌入部,所述第一嵌入部嵌设在所述第一敞开口内,所述第一嵌入部内设有所述第一子传声通道,所述第一子传声通道沿所述第一嵌入部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嵌入部的朝向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子传声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一入声孔;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嵌入部的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嵌入部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内设有所述第二子传声通道,所述第二子传声通道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子传声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一出声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郁陈光明唐强
申请(专利权)人: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