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马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31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的马桶生产工艺,其特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马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浴产品生产
,特别是一种高效的马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的马桶由外壳、内胆、座圈构成。其中现在加工马桶的方法是:先通过三个模具分别成型出外壳、内胆、座圈;接着将内胆与座圈粘接一起;再接着将座圈与外壳粘接一起。所以现有马桶的生产方法中,需要用到三个模具与需要进行两次粘接,这样不仅会导致马桶的制造成本升高,还易导致马桶的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马桶生产工艺,该马桶生产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成型质量高等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的马桶生产工艺,其特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准确用于成型出主体的空心注浆模具与用于成型出外壳的注浆成型模具,所述空心注浆模具包括第一上模、第一下模、左模、右模,所述第一上模、第一下模、左模、右模共同围合形成有用于成型出倒置的主体的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腔能成型出由内胆与座圈一体构成的主体,所述内胆包括虹吸排污管部、漏斗状接污部,所述第一成型腔包括用于成型出座圈的第一内腔、用于成型出漏斗状接污部的第二内腔、用于成型出虹吸排污管部的第三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分别与第一内腔、第三内腔相对接连通,所述第一上模的顶面上开设有排气孔,并使排气孔贯穿至第三内腔的上腔壁上,所述第一下模的侧壁上开设有主注排浆孔,并使主注排浆孔贯穿至第一下模的顶面上,所述左模与右模之间开设有两个副注排浆孔,并使两个副注排浆孔的一端均与主注排浆孔相连通,其中一个副注排浆孔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二内腔的腔壁下侧,另一个副注排浆孔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三内腔的腔底;所述注浆成型模具包括第二上模、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上模与第二下模之间开设有第二成型腔,所述第二成型腔能成型出外壳;

、通过主注排浆孔向第一成型腔中注入泥浆,待第一成型腔的腔壁上成型出需要的厚度时,从主注排浆孔排出多余的泥浆,从而的得到主体;通过注浆成型模具成型出外壳;

、将主体上成型的多余原料切割掉,以露出漏斗状接污部的内腔腔口,以及封堵上主体上的排浆孔洞;

、使主体与外壳进行模内自动化粘接一起。
[0005]优选地,所述注浆成型模具为实心注浆成型模具。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的马桶生产工艺中,用到了空心注浆模具与注浆成型模具,通过空心注浆模具能够成型出由内胆与座圈一体构成的主体,通过注浆成型模具能够成型出外壳,这样该马桶生产工艺中,仅需要两个模具即可,然后主体与外壳进行一次粘接就能得到马桶坯体。且空心注浆模具上仅需要四块模,无需拆活块小模(不同于微压石膏模注浆生产结构,其洗净面需拆小模5—6块),该空心注浆模具取消了拆小模,所以该空心注浆模具的结构更为简单。同时注浆成型模具仅需要两块模,也无需拆卸活块小模。这
样该马桶生产工艺中,仅需要制造两个模具与进行一次粘接就能制造出马桶坯体,这不仅能大大降低马桶的制造成本,还能有效地提高马桶的生产效率。通过使排气孔贯穿至第三内腔的上腔壁上,这样有助于提高排气的顺畅性与全面性,从而能进一步提高马桶的成型质量。通过两个副注排浆孔的开设,并使两个副注排浆孔分别贯穿至第二内腔的腔壁下侧、第三内腔的腔底,这不仅能达到快速注浆的目的,还能大大提高浆液排出的便利性与顺畅性,且这样还能全面地将第二内腔、第三内腔中不必要的浆液排放出去,从而能避免第二内腔、第三内腔中残留浆液,进而能够成型出高质量的主体,这能大大提高马桶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空心注浆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空心注浆模具的拆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000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空心注浆模具的拆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空心注浆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主体未切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主体切割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注浆成型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注浆成型模具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与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马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准确用于成型出主体10的空心注浆模具1与用于成型出外壳20的注浆成型模具2,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空心注浆模具1包括第一上模11、第一下模12、左模13、右模14,所述第一上模11、第一下模12、左模13、右模14共同围合形成有用于成型出倒置的主体10的第一成型腔15,所述第一成型腔15能成型出由内胆101与座圈102一体构成的主体10,所述内胆101包括虹吸排污管部103、漏斗状接污部104,所述第一成型腔15包括用于成型出座圈102的第一内腔151、用于成型出漏斗状接污部104的第二内腔152、用于成型出虹吸排污管部103的第三内腔153,所述第二内腔152分别与第一内腔151、第三内腔153相对接连通,所述第一上模11的顶面上开设有排气孔111,并使排气孔111贯穿至第三内腔153的上腔壁上,所述第一下模12的侧壁上开设有主注排浆孔121,并使主注排浆孔121贯穿至第一下模12的顶面上,所述左模13与右模14之间开设有两个副注排浆孔122,并使两个副注排浆孔122的一端均与主注排浆孔121相连通,其中一个副注排浆孔122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二内腔152的腔壁下侧,另一个副注排浆孔122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三内腔153的腔底;如图7与图8所示,所述注浆成型模具2包括第二上模21、第二下模22,所述第二上模21与第二下模22之间开设有第二成型腔221,所述第二成型腔221能成型出外壳20;

、通过主注排浆孔121向第一成型腔15中注入泥浆,待第一成型腔15的腔壁上成型出需要的厚度时,从主注排浆孔121排出多余的泥浆,从而的得到主体10;通过注浆成型模具2成型出外壳20;

、将主体10上成型的多余原料切割掉,以露出漏斗状接污部104的内腔腔口,以及封堵上主体10上的排浆孔洞;

、使主体10与外壳20进行模内自动化粘接一起。在本专利技术中的马桶生产工艺中,用到了空心注浆模具1与注浆成型模具2,通过空心注浆模具1能够成型出由内胆101与座圈102一体构成的主体10,通过
注浆成型模具2能够成型出外壳20,这样该马桶生产工艺中,仅需要两个模具即可,然后主体10与外壳20进行一次粘接就能得到马桶坯体。且空心注浆模具1上仅需要四块模,无需拆活块小模(不同于微压石膏模注浆生产结构,其洗净面需拆小模5—6块),该空心注浆模具1取消了拆小模,所以该空心注浆模具1的结构更为简单。同时注浆成型模具2仅需要两块模,也无需拆卸活块小模。这样该马桶生产工艺中,仅需要制造两个模具与进行一次粘接就能制造出马桶坯体,这不仅能大大降低马桶的制造成本,还能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马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准确用于成型出主体(10)的空心注浆模具(1)与用于成型出外壳(20)的注浆成型模具(2),所述空心注浆模具(1)包括第一上模(11)、第一下模(12)、左模(13)、右模(14),所述第一上模(11)、第一下模(12)、左模(13)、右模(14)共同围合形成有用于成型出倒置的主体(10)的第一成型腔(15),所述第一成型腔(15)能成型出由内胆(101)与座圈(102)一体构成的主体(10),所述内胆(101)包括虹吸排污管部(103)、漏斗状接污部(104),所述第一成型腔(15)包括用于成型出座圈(102)的第一内腔(151)、用于成型出漏斗状接污部(104)的第二内腔(152)、用于成型出虹吸排污管部(103)的第三内腔(153),所述第二内腔(152)分别与第一内腔(151)、第三内腔(153)相对接连通,所述第一上模(11)的顶面上开设有排气孔(111),并使排气孔(111)贯穿至第三内腔(153)的上腔壁上,所述第一下模(12)的侧壁上开设有主注排浆孔(121),并使主注排浆孔(121)贯穿至第一下模(12)的顶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中吾钟鹏林赤峰谈键良梁国健梁融裕吴健荣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筑智陶科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