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榨植物油和浸提植物油的快速鉴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621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榨植物油和浸提植物油的快速鉴别方法。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的压榨植物油和浸提植物油的快速鉴别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步骤如下:利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配制蛋白标准溶液、PBS稀释液和BCA工作液;将蛋白标准溶液用PBS稀释液分别配制成标准品;吸取0.5mL油样加到2.5mL试管中,加入0.5mL的C液,超声震荡1min,静置5min分层,取下层为待测样品;向96孔板中依次加入步骤(2)制得的8个蛋白标准溶液20uL和待测样品20uL;用酶标仪测定562nm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标准曲线;根据样品中的蛋白含量鉴别样品为压榨油还是浸提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快速,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榨植物油和浸提植物油的快速鉴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测中食用植物油的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榨植物油和浸提植物油的快速鉴别方法,采用蛋白含量作为压榨植物油和浸提植物油的鉴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食用植物油是利用植物果实或种子为原料制成食用油脂,如油茶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花生油、油菜籽油等。食用植物油的获取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压榨法、浸提法、水酶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亚临界萃取法等多种工艺,但最常用的还是压榨法和浸提法两种植物油获取工艺。
[0003]溶剂浸提法是将原料于“6号溶剂”(又称抽提溶剂,为沸点在61℃~76℃间的石油馏分混合物)或正己烷、石油醚、丙酮等有机溶剂中加热浸泡提取,再通过真空脱去有机溶剂获得油脂的一种方法;压榨法是采用螺杆或液压方式对原料进行物理挤压,将油脂从种子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0004]压榨法与溶剂浸提法两种植物油的获取方法各有优缺点,一般来讲,压榨法获得的食用油色泽黄、味香,但压榨出油率较低,一般只有80~92%;溶剂浸提法出油率较高,一般可以达到95~98%,但溶剂浸提法获得的食用油香味较差,且含有大量的溶剂残留,即使经过精炼工艺处理后的成品浸提食用油,溶剂残留也无法完全去除,我国的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18中对浸提成品植物油中溶剂残留的限量为20mg/kg。
[0005]食用油萃取溶剂对油脂具有很高的溶解性,食用植物的加工中采用溶剂提取法可以获得高的提取率,但6号溶剂、己烷、石油醚等低极性溶剂的高溶解能力,亦可能会导致许多外源性危害物残留在食用植物油中,包括多环芳烃、塑化剂等危害物,而加工过程中溶剂的重复使用和高温脱溶过程也导致了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压榨工艺是作为高端食用油采用的加工方法,浸提是低端食用油采用的加工方法,现阶段,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浸提食用植物油的原料,基本是利用压榨加工所剩余的榨饼,这一情况也使得浸提植物油的品质进一步下降。
[0006]原料的差异和产品品质的差异,使得浸提食用植物油和售价远低于压榨食用植物油的售价,以2019年市场价计,压榨油茶籽油价格为80~100元/500mL,浸提油茶籽油价格为50~60元/500mL,初榨橄榄油价格为100~200元/500mL,浸提橄榄果渣油为10~25元/500mL。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两种油基本上无法以目测鉴别,而国家标准亦是采用溶剂含量作为鉴别的依据(压榨植物油要求溶剂含量为0,浸提植物油≦20mg/kg)。巨大的价格差异和鉴别的难度,使得不法商人铤而走险,以浸提油冒充压榨油。
[0007]植物油的溶剂含量测定,GB 5009.262-2016采用气相色谱法,顶空进样,需要样品5g,检测1个样品需要40min以上(包括平衡时间和色谱分离检测时间),即使连续进样也无法缩短检测时间。
[0008]油脂在植物体内是以甘油三酰酯的形式存在于油体中的,油体是一种亚细胞器,是直径大约为0.5~2.5μm的弹性球体或椭球体,油体中除了三酰甘油酯外,还包括磷脂和
油体结合蛋白,三者存在的形式,即油体存在形式如图1所示。
[0009]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的压榨植物油和浸提植物油的快速鉴别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的压榨植物油和浸提植物油的快速鉴别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压榨植物油和浸提植物油的快速鉴别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快速鉴别方法的步骤如下:
[0012](1)利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配制蛋白标准溶液、PBS稀释液和BCA工作液;
[0013](2)将蛋白标准溶液用PBS稀释液分别配制成0.000、0.025、0.050、0.100、0.200、0.300、0.600、0.900mg/mL的标准品;
[0014](3)采用高纯水配置质量百分浓度为40%的KH2PO4溶液做为A液,将1.00g离子液体原料B溶于10mL的A液中配置成C液;
[0015](4)精确吸取0.5mL油样加到2.5mL试管中,加入0.5mL的C液,25
±
5℃温度下,超声震荡1min或者以60rpm的频率振摇30min,静置5min分层,取下层为待测样品;
[0016](5)向96孔板中依次加入步骤(2)制得的8个蛋白标准溶液20uL和待测样品20uL;
[0017](6)向96孔板中依次加入200uL的BCA工作液,于37℃下放置20min,用酶标仪测定562nm波长下的吸光度;
[0018](7)计算标准曲线,并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吸光度计算样品中的蛋白浓度;
[0019](8)根据样品中的蛋白含量鉴别样品为压榨油还是浸提油,蛋白含量大于0.07mg/g的为压榨油,蛋白含量小于0.01mg/g的为浸提油。
[0020]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步骤(7)中,所述标准曲线得出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0021]Y=1.2711x+0.1965,R2=0.9956;
[0022]式中,Y为吸光度;x为样品中蛋白浓度,单位mg/mL;R2为决定系数。
[0023]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8)中,压榨成品油茶籽油中的蛋白含量为0.1797
±
0.1410mg/g,浸提成品油茶籽油中的蛋白含量为0.0058
±
0.0039mg/g;压榨成品橄榄油中的蛋白含量为0.5462
±
0.2556mg/g,浸提成品橄榄油中的蛋白含量为0.0014
±
0.0010mg/g;压榨成品亚麻籽油中的蛋白含量为0.3562
±
0.1543mg/g,浸提成品亚麻籽油中的蛋白含量为0.0056
±
0.0037mg/g。
[0024]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3)中,离子液体原料B是1-辛基-3-甲基咪唑溴盐、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和1-乙基-3-甲基咪唑溴盐中的一种。
[002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油体的结构一般情况下较为稳定,其中外层的油体结合蛋白和磷脂形成的膜对油体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油脂获取过程,即采用物理破碎、挤压、加热,或化学溶剂,或酶来破坏原料的完整性,并破坏油体膜的完整性和保护作用,使油体中的甘油三酯自由流出。压榨制油工艺是采用物理挤压达到目的,溶剂浸提制油工艺是采用有机溶剂来达到这一目的。由于两种工艺原理的不同,导致两种工艺获得植物油中蛋白含量的差异。压榨法将油体挤碎,使得部分油体膜中的蛋白随着甘油三酯一起流出;而浸提工艺是采用加热破坏油体稳定性,再利用有机溶剂与甘油三酯极性相
近可以互溶的特性,将油体中的甘油三酯溶解带出原料,而油体膜蛋白极性与萃取溶剂差异较大,很难被萃取溶剂溶解。工艺的差异使得压榨食用植物油中的蛋白含量远高于浸提食用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榨植物油和浸提植物油的快速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鉴别方法的步骤如下:(1)利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配制蛋白标准溶液、PBS稀释液和BCA工作液;(2)将蛋白标准溶液用PBS稀释液分别配制成0.000、0.025、0.050、0.100、0.200、0.300、0.600、0.900mg/mL的标准品;(3)采用高纯水配置质量百分浓度为40%的KH2PO4溶液做为A液,将1.00g离子液体原料B溶于10mL的A液中配置成C液;(4)精确吸取0.5mL油样加到2.5mL试管中,加入0.5mL的C液,25
±
5℃温度下,超声震荡1min或者以60rpm的频率振摇30min,静置5min分层,取下层为待测样品;(5)向96孔板中依次加入步骤(2)制得的8个蛋白标准溶液20uL和待测样品20uL;(6)向96孔板中依次加入200uL的BCA工作液,于37℃下放置20min,用酶标仪测定562nm波长下的吸光度;(7)计算标准曲线,并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吸光度计算样品中的蛋白浓度;(8)根据样品中的蛋白含量鉴别样品为压榨油还是浸提油,蛋白含量大于0.07mg/g的为压榨油,蛋白含量小于0.01mg/g的为浸提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衍彬王丽玲秦玉川方茹贺亮刘本同程俊文钱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