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615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与用户端负载和市电电网连接,包括: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光伏模块,所述光伏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交流耦合连接,用于提供太阳能发电;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和光伏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配电策略选择性控制所述储能模块和光伏模块对所述用户端负载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通过将储能模块和光伏模块交流耦合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型号储能逆变器和光伏逆变器的对接和兼容性问题,实现了保证储能逆变器和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稳定性。储能逆变器和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稳定性。储能逆变器和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储能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光伏系统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户用场景中。尤其是光照好的地区,光伏发电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白天光伏可以发电,当太阳落山后就无法继续发电使用太阳能了。同时,随着户用储能系统的发展,这一问题得到解决。户用储能系统可以配合光伏系统,在白天时通过储能逆变器给电池充电把多余的太阳能储存下来,当夜晚时再把电池包的电通过储能逆变器释放出来给用户家庭使用。
[0003]目前光伏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主流的耦合方式是直流耦合,直流耦合在控制上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存在光伏和储能配合问题,需要协议对接和相互控制,这样不同厂家的光伏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很难配合,兼容性很差。
[0004]还有一些厂家提出交流耦合方式,但是存在离网下光伏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并联不稳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以实现保证储能逆变器和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稳定性。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与用户端负载和市电电网连接,包括:
[0007]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
[0008]光伏模块,所述光伏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交流耦合连接,用于提供太阳能发电;
[0009]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和光伏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配电策略选择性控制所述储能模块和光伏模块对所述用户端负载供电。
[0010]可选的,所述配电策略包括:离网情况和并网情况。
[0011]可选的,所述离网情况下,若所述储能模块处于未饱和状态,所述光伏模块将同时对所述储能模块和用户端负载供电。
[0012]可选的,所述离网情况下,若所述储能模块处于饱和状态,所述光伏模块和所述储能模块将同时对所述用户端负载供电。
[0013]可选的,所述并网情况下,所述市电电网对所述储能模块和用户端负载供电。
[0014]可选的,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电池电路、稳压电路、升降压电路和控制电路。
[0015]可选的,所述电池电路用于存储或者释放电压,所述电池电路包括储能电池C5。
[0016]可选的,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电池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储能电池充放电时稳定电路电压,所述稳压电路包括:MOS管组Q1、MOS管组Q2、MOS管组Q3、MOS管组Q4、MOS管组Q5、MOS管组Q6、MOS管组Q7、MOS管组Q8、电感Lr、线圈Lm1、线圈Lm2、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MOS管组Q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MOS管组Q2的第一端,所述MOS管组Q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
述MOS管组Q3的第一端,所述MOS管组Q1的第三端连接到所述线圈Lm1的第一端和线圈Lm2的第一端,所述MOS管组Q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组Q4的第一端,所述MOS管组Q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组Q4的第二端,所述MOS管组Q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线圈Lm1的第二端和线圈Lm2的第二端,所述电感Lr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线圈Lm1的第二端,所述电感Lr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组Q5的第二端,所述MOS管组Q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MOS管组Q6的第一端,所述MOS管Q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Q8的第一端,所述MOS管Q8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组Q7的第二端,所述MOS管组Q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线圈Lm2的第二端。
[0017]可选的,所述升降压电路与所述稳压电路连接,用于提供升压或降压信号,所述升降压电路包括:电容C6、电容C7、电感L2、电感L1、MOS管组DC_BOOST1、MOS管组DC_BOOST2、MOS管组BUCK1和MOS管组BUCK2,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感L2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组DC_BOOST1和MOS管组BUCK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组DC_BOOST2和MOS管组BUCK2的第一端。
[0018]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升降压电路连接,用于稳压控制所述储能电池工作情况,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容C8、电容C9、晶体管S1、晶体管S2、晶体管S3、晶体管S4、晶体管S5、晶体管S6、晶体管S7、晶体管S8、电感L3、电感L4、电容C16、电容C17、开关K1、开关K2、开关F3和开关F2,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晶体管S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晶体管S2的第一端,所述晶体管S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晶体管S3的第一端,所述晶体管S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感L3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开关K1的第一端,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开关F3的第一端,所述晶体管S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晶体管S5的第二端,所述晶体管S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晶体管S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晶体管S6的第一端,所述晶体管S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晶体管S7的第一端,所述晶体管S7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感L4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开关K2的第一端,所述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开关F2的第一端,所述晶体管S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晶体管S8的第二端,所述晶体管S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晶体管S4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感L3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7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感L4的第一端。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与用户端负载和市电电网连接,包括: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光伏模块,所述光伏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交流耦合连接,用于提供太阳能发电;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
[0020]所述储能模块和光伏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配电策略选择性控制所述储能模块和光伏模块对所述用户端负载供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通过将储能模块和光伏模块交流耦合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型号储能逆变器和光伏逆变器的对接和兼容性问题,实现了保证储能逆变器和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的模块连接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电池电路和稳压电路的电路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升降压电路的电路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与用户端负载和市电电网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光伏模块,所述光伏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交流耦合连接,用于提供太阳能发电;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和光伏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配电策略选择性控制所述储能模块和光伏模块对所述用户端负载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策略包括:离网情况和并网情况。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网情况下,若所述储能模块处于未饱和状态,所述光伏模块将同时对所述储能模块和用户端负载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网情况下,若所述储能模块处于饱和状态,所述光伏模块和所述储能模块将同时对所述用户端负载供电。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情况下,所述市电电网对所述储能模块和用户端负载供电。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电池电路、稳压电路、升降压电路和控制电路。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路用于存储或者释放电压,所述电池电路包括储能电池C5。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储能与光伏的交流耦合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电池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储能电池充放电时稳定电路电压,所述稳压电路包括:MOS管组Q1、MOS管组Q2、MOS管组Q3、MOS管组Q4、MOS管组Q5、MOS管组Q6、MOS管组Q7、MOS管组Q8、电感Lr、线圈Lm1、线圈Lm2、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MOS管组Q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MOS管组Q2的第一端,所述MOS管组Q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组Q3的第一端,所述MOS管组Q1的第三端连接到所述线圈Lm1的第一端和线圈Lm2的第一端,所述MOS管组Q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组Q4的第一端,所述MOS管组Q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组Q4的第二端,所述MOS管组Q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线圈Lm1的第二端和线圈Lm2的第二端,所述电感Lr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线圈Lm1的第二端,所述电感Lr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组Q5的第二端,所述MOS管组Q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王大庆连海权孟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兰瓦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