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泵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934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膜泵盖,膜片的中部设有固定孔,且其外边沿处设有第一止漏环,第一止漏环的外侧设有延长片,固定孔的外侧设有第二止漏环,盖体靠近膜片的一侧设有连接面,连接面的表面设有凹纹,且其中部设有釉料腔,釉料腔的一端连通有进料口,另一端连通有出料口,釉料腔的外侧设有凹槽,连接面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延长片上设有第二连接孔,通过螺杆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使延长片抵接于凹纹的一侧,安装更加稳固且防止液体泄漏,通过将膜片外边沿处的第一止漏环嵌入凹槽内,进一步使安装更加稳固且防止液体泄漏,通过固定孔与外部的连杆连接,安装更加稳固,通过固定孔外侧的第二止漏环贴紧外部的连杆,防止中部的液体泄漏。部的液体泄漏。部的液体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膜泵盖


[0001]本技术涉及隔膜泵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隔膜泵盖。

技术介绍

[0002]隔膜泵工作时,曲柄连杆机构在电动机的驱动下,带动柱塞作往复运动,柱塞的运动通过液缸内的工作液体(一般为油)而传到隔膜,使隔膜来回鼓动,气动隔膜泵缸头部分主要由一隔膜片将被输送的液体和工作液体分开,当隔膜片向传动机构一边运动,泵缸内工作时为负压而吸入液体,当隔膜片向另一边运动时,则排出液体,但是目前的隔膜片比较薄,容易因液体过高而被击穿,抗压能力低,且安装不稳固,常常容易出现漏液的情况,不耐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压能力强且经久耐用的隔膜泵盖。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隔膜泵盖,包括盖体和抵接于盖体一侧的膜片,膜片的中部设有固定孔,且其外边沿处设有第一止漏环,第一止漏环的外侧设有延长片,固定孔的外侧设有第二止漏环,盖体靠近膜片的一侧设有连接面,连接面的表面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凹纹,且其中部设有釉料腔,釉料腔的一端连通有进料口,另一端连通有出料口,釉料腔的外侧设有凹槽,第一止漏环嵌入凹槽内,延长片抵接于凹纹的一侧,连接面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延长片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螺杆连接。
[0006]作为优选,盖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T形加固条,T形加固条包括弧部和伸出部,伸出部呈垂直连接于弧部的中部,且其设置于盖体远离釉料腔的一侧,弧部设置于盖体远离连接面的一侧。
[0007]作为优选,进料口呈倒置漏斗状设置,且其内部设有止回阀球,止回阀球靠近釉料腔的一侧设有限位杆。
[0008]作为优选,膜片的两侧表面均设有纤维丝。
[0009]作为优选,膜片的厚度为6mm-7mm。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该隔膜泵盖通过螺杆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使延长片抵接于凹纹的一侧,使安装更加稳固,且防止液体泄漏,通过将膜片外边沿处的第一止漏环嵌入凹槽内,进一步使安装更加稳固且防止液体泄漏,通过固定孔与外部的连杆连接,使安装更加稳固,通过固定孔外侧的第二止漏环贴紧外部的连杆,防止中部的液体泄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13]图2为膜片的剖视图。
[0014]图3为盖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盖体;2.膜片;3.固定孔;4.第一止漏环;5.延长片;6.第二止漏环;7.连接面;8.凹纹;9.釉料腔;10.进料口;11.出料口;12.凹槽;13.第一连接孔;14.第二连接孔;15.T形加固条;16.弧部;17.伸出部;18.止回阀球;19.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隔膜泵盖,包括盖体1和抵接于盖体1一侧的膜片2,膜片2的中部设有固定孔3,且其外边沿处设有第一止漏环4,第一止漏环4的外侧设有延长片5,固定孔3的外侧设有第二止漏环6,盖体1靠近膜片2的一侧设有连接面7,连接面7的表面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凹纹8,且其中部设有釉料腔9,釉料腔9的一端连通有进料口10,另一端连通有出料口11,釉料腔9的外侧设有凹槽12,第一止漏环4嵌入凹槽12内,延长片5抵接于凹纹8的一侧,连接面7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3,延长片5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3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14,第一连接孔13和第二连接孔14通过螺杆连接。
[0018]为了使泵盖结构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盖体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T形加固条15,T形加固条15包括弧部16和伸出部17,伸出部17呈垂直连接于弧部16的中部,且其设置于盖体1远离釉料腔9的一侧,弧部16设置于盖体1远离连接面7的一侧。
[0019]为了防止液体回流,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进料口10呈倒置漏斗状设置,且其内部设有止回阀球18,止回阀球18靠近釉料腔9的一侧设有限位杆19。
[0020]为了方便提高膜片2的耐高温、耐化学腐蚀性,且提高且张力和气密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膜片2的两侧表面均设有纤维丝,目的是防止膜片2被扯断,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1]为了方便使膜片2达到最佳厚度,防止被击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膜片2的厚度为6mm-7mm。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螺杆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13和第二连接孔14,使延长片5与连接面7表面的凹纹8贴紧,通过安装稳固度,且防止液体泄漏,通过将膜片2外边沿处的第一止漏环4嵌入凹槽12内,进一步使安装更加稳固且防止液体泄漏,通过固定孔3与外部的连杆连接,使安装更加稳固,通过固定孔3外侧的第二止漏环6贴紧外部的连杆,防止中部的液体泄漏。
[00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膜泵盖,包括盖体(1)和抵接于盖体(1)一侧的膜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2)的中部设有固定孔(3),且其外边沿处设有第一止漏环(4),所述第一止漏环(4)的外侧设有延长片(5),所述固定孔(3)的外侧设有第二止漏环(6),所述盖体(1)靠近膜片(2)的一侧设有连接面(7),所述连接面(7)的表面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凹纹(8),且其中部设有釉料腔(9),所述釉料腔(9)的一端连通有进料口(10),另一端连通有出料口(11),所述釉料腔(9)的外侧设有凹槽(12),所述第一止漏环(4)嵌入凹槽(12)内,所述延长片(5)抵接于凹纹(8)的一侧,所述连接面(7)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3),所述延长片(5)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3)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14),所述第一连接孔(13)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朝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崇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