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63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为装在照相机或配有透镜的摄影底片单元中的片带的每个画面选择一种相片格式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其中取景器的原始视与照相机的曝光片窗确定的画面对应。设置可旋转视场改变板以便按所选的相片格式限定原始视场。该视场改变板由两个与原始视场的长宽比不同的景窗构成。景窗的中心在一个与视场改变板的旋转轴同心并在取景器光轴的切面方向延伸的圆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照相机和配有透镜的摄影底片单元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由此将画面在片带内以指定的不同的格式印相,并且取景器的视场按指定的相片格式而变化。预先配有暗盒的小型且价格合适的照相机和配有透镜的摄影底片单元(以下称为底片单元)作为受用户喜欢的快拍照相机越来越流行。为了增加快拍的兴趣,印相组件可以提供不同格式的相片,包括ISO135标准尺寸或长宽比约为1.5的35mm胶片,长度约为ISO135的两倍因此长宽比约为3.0的细长全景胶片(P尺寸)和长宽比约等于高画面TV屏幕的长宽比即约为1.8的高画面尺寸(H尺寸)。通常,P尺寸的相片约为89mm×127mm,H尺寸的相片约为89mm×158mm,而ISO135标准尺寸的相片约为89mm×127mm。作为一个从一条片带得到不同格式的相片的方法,公知的是用遮光掩膜或板来限定片带的曝光范围得到指定相片格式的画面,而相应地从不同的长宽比的曝光画面得到相片。对于常规的全尺寸画面为24mm×36mm的ISO135或35mm胶片,全尺寸画面曝光范围的上和下部在形成13mm×36mm的P尺寸曝光画面或20mm×36mm的H尺寸曝光画面时被遮掉了。在本领域中另一种公知的技术是将指定的相片格式记录到各画面的同时以相同的尺寸记录每个画面。按此方法,通过将各画面的印相范围限定到指定相片格式的长宽比而从该相同尺寸的画面得到指定相片格式的相片。根据和各画面同时记录的相片格式数据,公知的是在画面的一边的摄影底片上记录点图案。JPA-8-160523公开了一种用环境光在摄影底片上摄影记录点图案的底片单元。近来,一种称为IX240型或APS(Advanced Photo System)型的新型相片暗盒已进入市场。如在JPA6-301157中公开的这种IX240型相片暗盒内含一个片带的引导端,通过在倒片方向转动片轴即可将其引到外面。装在这种IX240暗盒中的片带的标准画面曝光范围是16.7mm×30.2mm。由于这种IX240标准画面的长宽比为约1.8,即H尺寸,所以从该标准画面可以得到H尺寸的相片。此时,和ISO135标准相片相应的C尺寸相片可通过将该标准画面曝光范围的左右部分或该标准画面的印相范围限定到16.7mm×23.4mm而得到。另外,P尺寸相片可通过将该标准画面曝光范围的上下部分或该标准画面的印相范围限定到9.5mm×30.2mm而得到。具有上述功能并在曝光的同时在一条片带内为各画面指定不同相片格式的那些照相机和底片单元中许多也具有按指定的相片格式或印相范围改变视场的功能,结果摄影者可将摄影景色限定在指定相片格式的各相片中。根据在三个不同的尺寸间改变视场的方法,把带有两个不同的窗口的取景器掩膜板或视场改变板移进原始视场以便用两个不同的窗口之一来限定该原始视场。例如,在35mm的照相机中,原始视场显示的景色括在ISO标准相片中,而两个不同的窗口分别与P尺寸相片格式和H尺寸相片格式对应。在指定标准相片时取景器掩膜板应从该视场退出。因此,必须为照相机或底片单元提供释放间隙或空间以允许取景器掩膜板从视场退出。由于取景器大部分位于拍摄透镜上方,所以该释放空间只能位于取景器的水平侧。因此,通常在一个水平向细长的取景器掩膜板中安装两个不同的窗口,例如如图28中所示。图28中的例子涉及一个用IX240型暗盒的照相机,因此,原始取景窗89是H尺寸,而取景器掩膜板90有P尺寸和C尺寸窗口92和93。此时,在将C尺寸窗口93插进原始视场时在取景窗89的一个水平侧边必须有用于从H尺寸取景窗89退出P尺寸窗口92的释放空间95,而在另一个水平侧边必须有用于从取景窗89退出取景器掩膜板90的空间96。若H尺寸取景窗89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A”,空间95和96在水平方向的长度至少分别为“A”和“2×A”。结果,取景器掩膜板90至少有H尺寸取景窗四倍的滑动空间。因此,水平向细长的传统取景器掩膜板不利于底片单元和小型照相机的小型化。基于前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照相机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它可以紧凑地安装在照相机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照相机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它操作方便运行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照相机相片格式选择装置包括一个至少可以在第一相片格式位置、第二相片格式位置和第三相片格式位置之间滑动的手动操作元件,其中第一相片格式位置用于指定相应于照相机的曝光片窗以第一尺寸印相的画面,第二相片格式位置用于指定以不同于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印相的画面和第三相片格式用于指定以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尺寸的第三尺寸印相的画面;和一个与该手动操作元件结合可绕一个轴旋转并具有至少两个不同景窗的视场改变板,两个不同景窗的中心位于一个和该视场改变板的旋转轴同心并在取景器的光轴切面上伸展的圆上。两个景窗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在手动操作元件设定到第二或第三相片格式位置时置于照相机取景器的原始视场,将原始视场限定到分别和第二或第三尺寸相一致。按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视场改变板的旋转轴位于光学透镜的光轴上,而该视场改变板有一个和其旋转中心同轴的圆孔。该圆孔和光学透镜的圆柱型透镜筒相配合从而使视场改变板能绕该光学透镜的光轴旋转。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视场改变板的旋转轴位于光学透镜下方,而该视场改变板上有一个沿和旋转轴同心并在该光学透镜的光学通路切面上伸展的圆弧形切口,这样,视场改变板旋转时就不会影响该光学透镜的光学通路。在结合附图阅读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之后将有利于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和优点,附图只用于说明因此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制,其中相同的标号代表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带有相片格式选择装置的底片单元的透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所述相片格式选择装置的视场改变板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处于全景位置的说明性前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处于标准影片位置的说明性前视图;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处于高画面位置的说明性前视图;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的透视图;图7A,7B和7C是作为相片格式数据的例子说明点图案的说明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视场改变板的前视说明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带相片格式选择装置的底片单元的分解透视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视场改变板的前视说明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带有相片格式选择装置的底片单元的透视图;图12是图11所示底片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13是图11所示底片单元的剖面图;图14是图11所示底片单元中的内置闪光装置电路图;图15是第四实施例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处于关闭位置的前视说明图;图16是第四实施例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处于标准影片位置的前视说明图;图17是第四实施例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处于全景位置的前视说明图;图18是第四实施例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处于高画面位置的前视说明图;图19A和19B是图11所示底片单元的局部剖面图,说明隔离板和底片单元的内置闪光装置的充电开关的协作关系;图20A,20B,20C和20D是第四实施例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的数据转换板的操作说明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的底片单元的透视图;图22是图21所示底片单元的部件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相机的相片格式选择装置,该装置带有其原始视场与照相机的曝光片窗所确定的画面对应的取景器,所述相片格式选择装置包括:手动操作元件,该元件至少可在第一相片格式位置、第二相片格式位置和第三相片格式位置之间滑动,所述第一相片格式位置用于指定以与曝光片窗相应的第一尺寸印相的画面,所述第二相片格式位置用于指定以不同于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印相的画面,所述第三相片格式位置用于指定以不同于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的第三尺寸印相的画面;和一个与该手动操作元件结合并可绕一个轴旋转的视场改变板,该改变板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景窗,两个景窗的中心位于一个和该视场改变板的旋转轴同心并在取景器的光轴切面上伸展的圆上,其中两个景窗中的一个在手动操作元件设定到第二相片格式位置时位于原始视场,将原始视场限定到和第二尺寸相一致,而另一个在手动操作元件设定到第三相片格式位置时位于原始视场,将原始视场限定到和第三尺寸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山圭司森谷光宏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摄影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