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仰卧综合征的舒适型体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45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解仰卧综合征的舒适型体位装置,包括左侧防坠模块、右侧防坠模块,所述左侧防坠模块和右侧防坠模块之间设置有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边缘连接的固定平板和柔性的支撑垫,所述支撑垫包括骨盆支撑区和腰背支撑区,所述骨盆支撑区连接在固定平板和右侧防坠模块之间,该右侧防坠模块还连接有顶升模块,所述骨盆支撑区连接有所述腰背支撑区,该腰背支撑区远离骨盆支撑区的边缘连接有弹力带,该弹力带连接有床头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不仅可对人体骨盆右侧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对人体背部起到支持作用,柔性的支撑垫与人体躯干后侧贴合良好,有效预防仰卧位综合征,较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舒适性。较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舒适性。较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解仰卧综合征的舒适型体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病床辅助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仰卧综合征的舒适型体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下腔静脉是体内最大的静脉干,为下腔静脉系的主干,平第4~5腰椎高度由左、右髂总静脉合成,沿腹主动脉右侧上升,经肝的后方,穿膈的腔静脉孔入胸腔,进入右心房。下腔静脉收集下肢、盆腔和腹腔的静脉血。当下腔静脉受压,血液不能顺畅流向心脏,使得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血压下降,产生眩晕、苍白、心悸、出汗及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易出现在位于仰卧状态的孕妇或腹腔巨大肿瘤患者身上,称为仰卧综合征。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增大的子宫或者腹腔肿瘤压迫下腔静脉使回流受阻。这种现象不仅仅造成患者不适,发生在孕妇身上时,若处理不当还对胎儿十分不利。对于接受检查或手术的孕产妇或肿瘤患者,为避免仰卧综合征的出现,医疗实践中常常用被子垫高孕妇或患者的臀部右侧来预防,但这一做法非常不便,难以设定合适的支撑高度,且增大医护人员工作量。专利文献CN105997415A和CN208552380U分别公开了一种预防产妇仰卧位综合征的体位装置或支撑支架,其采用顶升装置驱动支撑板向上转动,从产妇右侧对其下背部、骨盆后部起支撑作用,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是,使用上述装置时,由于躯体仅局部被硬物支撑,后背上部及头部仍处于水平位置,导致腰部悬空并发生扭转,容易出现疲劳,产妇或肿瘤患者难以忍受,该姿势维持一段时间后甚至可能出现腰部扭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缓解仰卧综合征的舒适型体位装置。r/>[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缓解仰卧综合征的舒适型体位装置,包括左侧防坠模块、右侧防坠模块,所述左侧防坠模块和右侧防坠模块之间设置有支撑模块,其关键在于,
[0006]所述支撑模块包括矩形的固定平板和柔性的支撑垫,所述固定平板的一对相对边分别与所述左侧防坠模块和所述支撑垫连接;
[0007]所述支撑垫包括骨盆支撑区和腰背支撑区,所述骨盆支撑区呈矩形,所述骨盆支撑区的一对相对边分别与所述固定平板和所述右侧防坠模块连接,该右侧防坠模块还连接有顶升模块;
[0008]所述骨盆支撑区位于所述固定平板和所述右侧防坠模块之间的任一边连接有所述腰背支撑区,该腰背支撑区在远离所述骨盆支撑区方向上逐渐收窄,该腰背支撑区远离所述骨盆支撑区的边缘连接有弹力带,该弹力带连接有床头固定机构。
[0009]采用以上设计,将上述装置固定到病床上,左侧防坠模块、右侧防坠模块分别从床体两侧起防护作用,固定平板平贴床面,通过顶升模块顶举右侧防坠模块以升高支撑垫的右边缘,支撑垫的左侧由于与固定平板连接而不发生移动,从右侧升起的骨盆支撑区对人
体骨盆右侧起到支撑作用,同时骨盆支撑区也带动腰背支撑区向上升起一定高度,从而同步对人体背部起到支持作用,柔性的支撑垫与人体躯干后侧贴合度良好,较舒适地预防孕产妇或者肿瘤患者出现仰卧位综合征,弹力带使得腰背支撑区在支撑结束后可以复位。
[001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腰背支撑区偏向所述右侧防坠模块一侧并逐渐收窄。
[0011]采用以上设计,是由于骨盆被支撑时人体骨盆右侧升高较多,躯干具有整体稍向左转的趋势,因此腰背支撑区的设计便于从有后侧对腰背部进行支撑。
[001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支撑垫包括若干支撑块,所有所述支撑块均匀分布并由连接线编织成一整体,以形成所述支撑垫。
[0013]采用以上设计,硬质的支撑块编织形成支撑垫,其刚性介于全柔性的软垫和硬质的支撑板之间,既克服了硬质支撑板难以贴合的缺点,又克服了软垫完全随压力分布贴合而出现局部张力过大造成局部皮肤受压的缺点,使得对人体的压力分布相对均匀,并且透气性好,提高舒适性。
[0014]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左侧防坠模块设置有左侧固定机构,该左侧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有左侧挡板和所述固定平板,所述左侧挡板与所述固定平板相互垂直。
[0015]采用以上设计,左侧挡板和固定平板被左侧固定机构所固定,安装方便。
[0016]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顶升模块包括右侧固定机构和顶升机构,该右侧固定机构与所述顶升机构的固定部相连,该顶升机构的顶升部与所述右侧防坠模块相连。
[0017]采用以上设计,顶升机构通过右侧固定机构安装,顶升机构顶升工作过程中,右侧防坠模块始终起防护作用。
[0018]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右侧防坠模块为右侧挡板,该右侧挡板与所述左侧挡板正对设置;
[0019]所述骨盆支撑区靠近所述右侧挡板的边缘设置有挂环,该挂环的内孔为条形孔,所述右侧挡板上设置有铰接轴,该铰接轴穿设在所述条形孔内。
[0020]采用以上设计,右侧挡板升高时,条形孔为支撑垫的抬升和转动提供冗余空间,避免顶升机构与支撑垫之间发生干涉。
[002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左侧固定机构、右侧固定机构和床头固定机构均为床边锁定机构,该床边锁定机构包括床边卡槽,该床边卡槽的任意一侧槽壁上穿设有锁定螺栓,该锁定螺栓与该侧槽壁螺纹配合,该锁定螺栓的螺杆端朝向对侧槽壁;
[0022]所述左侧固定机构的床边卡槽与所述左侧挡板和所述固定平板连接;
[0023]所述右侧固定机构的床边卡槽与所述顶升模块的固定部连接;
[0024]所述床头固定机构的床边卡槽与所述弹力带连接。
[0025]采用以上设计,便于各个模块安装到病床上。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不仅可对人体骨盆右侧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对人体背部起到支持作用,柔性的支撑垫与人体躯干后侧贴合良好,有效预防仰卧位综合征,较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安装在床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m部放大图;
[0029]图3为支撑垫被顶起时的示意图,可以看到弹力带被拉伸;
[0030]图4为图3的仰视图;
[0031]图5为图3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3]如图1、3、4和5所示,一种缓解仰卧综合征的舒适型体位装置,包括左侧防坠模块1、右侧防坠模块2,所述左侧防坠模块1和右侧防坠模块2之间设置有支撑模块4,所述支撑模块4包括矩形的固定平板4a和柔性的支撑垫4b,所述固定平板4a的一对相对边分别与所述左侧防坠模块1和所述支撑垫4b连接。
[0034]所述支撑垫4b包括骨盆支撑区4b1和腰背支撑区4b2,所述骨盆支撑区4b1呈矩形,所述骨盆支撑区4b1的一对相对边分别与所述固定平板4a和所述右侧防坠模块2连接,该右侧防坠模块2还连接有顶升模块3。
[0035]所述骨盆支撑区4b1位于所述固定平板4a和所述右侧防坠模块2之间的任一边连接有所述腰背支撑区4b2,该腰背支撑区4b2在远离所述骨盆支撑区4b1方向上逐渐收窄,所述腰背支撑区4b2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解仰卧综合征的舒适型体位装置,包括左侧防坠模块(1)、右侧防坠模块(2),所述左侧防坠模块(1)和右侧防坠模块(2)之间设置有支撑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4)包括矩形的固定平板(4a)和柔性的支撑垫(4b),所述固定平板(4a)的一对相对边分别与所述左侧防坠模块(1)和所述支撑垫(4b)连接;所述支撑垫(4b)包括骨盆支撑区(4b1)和腰背支撑区(4b2),所述骨盆支撑区(4b1)呈矩形,所述骨盆支撑区(4b1)的一对相对边分别与所述固定平板(4a)和所述右侧防坠模块(2)连接,该所述右侧防坠模块(2)还连接有顶升模块(3);所述骨盆支撑区(4b1)位于所述固定平板(4a)和所述右侧防坠模块(2)之间的任一边连接有所述腰背支撑区(4b2),该腰背支撑区(4b2)在远离所述骨盆支撑区(4b1)方向上逐渐收窄,该腰背支撑区(4b2)远离所述骨盆支撑区(4b1)的边缘连接有弹力带(5),该弹力带(5)连接有床头固定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仰卧综合征的舒适型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背支撑区(4b2)偏向所述右侧防坠模块(2)一侧并逐渐收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解仰卧综合征的舒适型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4b)包括若干支撑块(4b3),所有所述支撑块(4b3)均匀分布并由连接线(4b4)编织成一整体,以形成所述支撑垫(4b)。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解仰卧综合征的舒适型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部绍晋
申请(专利权)人:丰都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