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的俯卧姿势摆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2203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的俯卧姿势摆放装置,包括头颈垫构件、胸垫构件和下肢垫构件,头颈垫构件与胸垫构件连接,胸垫构件与下肢垫构件连接,头颈垫构件包括头颈垫底板、头部垫块和颈部垫块,头部垫块和颈部垫块分别通过头部垫活动板和颈部垫活动板活动安装在头颈垫底板上,胸垫构件包括胸垫底板和胸部垫块,胸部垫块通过胸部垫活动板活动安装在胸垫底板上,头颈垫底板的一端与胸垫底板的一端通过合页铰接连接,下肢垫构件包括下肢垫底板和下肢垫块,下肢垫块活动安装在下肢垫底板上,且下肢垫底板与胸垫底板插装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可靠辅助患者的治疗。治疗。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的俯卧姿势摆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使用到的治疗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高病死率而倍受关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繁多,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也各有不同。临床表现多呈急性起病、呼吸窘迫、以及难以用常规氧疗纠正的低氧血症等;目前,国际上多采用“柏林定义”对ARDS作出诊断及严重程度分层,并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临床检查内容涉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监测与指导治疗、危重程度及预后评测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治疗与非机械通气治疗两大类,其有效治疗方法仍在继续探索;
[0003]而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即选用呼气终末正压通气(PEEP),而采用呼气终末正压通气时,患者采用俯卧姿势下治疗效果是最好的,然而由于患者是俯卧姿势,患者口中的气管势必会受到压迫,这样不但影响呼吸机的正常使用,同时很容易造成气管的脱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的俯卧姿势摆放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的俯卧姿势摆放装置,包括头颈垫构件、胸垫构件和下肢垫构件,头颈垫构件与胸垫构件连接,胸垫构件与下肢垫构件连接,头颈垫构件包括头颈垫底板、头部垫块和颈部垫块,头部垫块和颈部垫块分别通过头部垫活动板和颈部垫活动板活动安装在头颈垫底板上,胸垫构件包括胸垫底板和胸部垫块,胸部垫块通过胸部垫活动板活动安装在胸垫底板上,头颈垫底板的一端与胸垫底板的一端通过合页铰接连接,下肢垫构件包括下肢垫底板和下肢垫块,下肢垫块活动安装在下肢垫底板上,且下肢垫底板与胸垫底板插装连接。
[0007]头颈垫底板的板身开有第一插装排孔组,头部垫活动板和颈部垫活动板的板身均具有第一插装凸子组,通过第一插装凸子组与第一插装排孔组的配合,头部垫活动板和颈部垫活动板活动插装在头颈垫底板上,胸垫底板的板身开有第二插装排孔组,胸部垫活动板的板身具有第二插装凸子组,通过第二插装凸子组与第二插装排孔组的配合,胸部垫活动板活动插装在胸垫底板上,头部垫活动板、颈部垫活动板和胸部垫活动板的板身上下两端边沿处开有嵌槽,头部垫块、颈部垫块和胸部垫块的块身均具有环形弹力带,通过环形弹力带与嵌槽的配合,头部垫块、颈部垫块和胸部垫块能够分别束缚固定在头部垫活动板、颈部垫活动板上和胸部垫活动板上。
[0008]头部垫块的块身开有过管腔,且头部垫块的块身位于过管腔的上下两端具有定位
斜坡段,头部垫活动板上位于过管腔处还具有集液盒。
[0009]胸部垫块的块身两侧具有可供垫高块放置的缺口。
[0010]垫高块通过环形弹力带束缚固定在活动插装板上,胸部垫活动板的板身两侧开有插装孔,活动插装板的端部具有能够插入插装孔的插条,通过插装孔与插条的配合,活动插装板插装固定在胸部垫活动板上,且位于胸部垫块具有的缺口内,垫高块的高度A大于胸部垫块的高度B。
[0011]头部垫活动板的板身开有定位孔,集液盒的盒身下端具有定位凸子,通过定位凸子插入定位孔,集液盒插装固定在头部垫活动板上,集液盒具有集液腔,且集液盒位于集液腔内具有导液斜面,集液盒盒身高度C小于定位斜坡段坡底高度D。
[0012]胸垫底板的后端具有中空套管,下肢垫底板的前端具有插装杆,通过插装杆插入到中空套管内,胸垫底板与下肢垫底板插装连接,下肢垫底板的板身两侧开有调位嵌槽组,下肢垫块包括胯部垫块和腿部垫块均通过环形弹力带与调位嵌槽组的配合,束缚固定在下肢垫底板上,且胯部垫块和腿部垫块之间具有间隙。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可以通过头部垫块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垫高,这样就不会压迫到患者口中的氧气管,同时通过颈部垫块和胸部垫块对患者的上半身整体抬高,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减轻患者颈部和胸部所承受的压力,而头部垫块还能够在垫高患者头部的同时,改变患者面部朝向,使其不是正对床面,而是略略歪头朝向呼吸机,这样一来方便医护人员观察,二来方便氧气管的排布,而配合下肢垫块,还能够避免患者的下肢产生压疮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头部垫活动板7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头部垫活动板7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颈部垫活动板8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胸部垫活动板1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胸垫底板9与中空套管30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集液盒20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集液盒2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头部垫块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技术胸部垫活动板11、垫高块21和活动插装板23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技术胸部垫块1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头颈垫构件、2胸垫构件、3下肢垫构件、4头颈垫底板、5头部垫块、6颈部垫块、7头部垫活动板、8颈部垫活动板、9胸垫底板、10胸部垫块、11胸部垫活动板、12下肢垫底板、13下肢垫块、13-1胯部垫块、13-2腿部垫块、14-1第一插装排孔组、14-2第二插装排孔组、15第一插装凸子组、15-2第二插装凸子组、16嵌槽、17环形弹力带、18过管腔、19定位斜坡段、20集液盒、21垫高块、22缺口、23活动插装板、24插装孔、25插条、26定位孔、27定位凸子、28集液腔、29导液斜面、30中空套管、31插装杆、32调位嵌槽组、33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参照图1-11,一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的俯卧姿势摆放装置,包括头颈垫构件1、胸垫构件2和下肢垫构件3,头颈垫构件1与胸垫构件2连接,胸垫构件2与下肢垫构件3连接,头颈垫构件1包括头颈垫底板4、头部垫块5和颈部垫块6,头部垫块5和颈部垫块6分别通过头部垫活动板7和颈部垫活动板8活动安装在头颈垫底板4上,胸垫构件2包括胸垫底板9和胸部垫块10,胸部垫块10通过胸部垫活动板11活动安装在胸垫底板9上,头颈垫底板4的一端与胸垫底板9的一端通过合页铰接连接,下肢垫构件3包括下肢垫底板12和下肢垫块13,下肢垫块13活动安装在下肢垫底板12上,且下肢垫底板12与胸垫底板9插装连接。
[0029]头颈垫底板4的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的俯卧姿势摆放装置,包括头颈垫构件(1)、胸垫构件(2)和下肢垫构件(3),其特征在于,头颈垫构件(1)与胸垫构件(2)连接,胸垫构件(2)与下肢垫构件(3)连接,头颈垫构件(1)包括头颈垫底板(4)、头部垫块(5)和颈部垫块(6),头部垫块(5)和颈部垫块(6)分别通过头部垫活动板(7)和颈部垫活动板(8)活动安装在头颈垫底板(4)上,胸垫构件(2)包括胸垫底板(9)和胸部垫块(10),胸部垫块(10)通过胸部垫活动板(11)活动安装在胸垫底板(9)上,头颈垫底板(4)的一端与胸垫底板(9)的一端通过合页铰接连接,下肢垫构件(3)包括下肢垫底板(12)和下肢垫块(13),下肢垫块(13)活动安装在下肢垫底板(12)上,且下肢垫底板(12)与胸垫底板(9)插装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的俯卧姿势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头颈垫底板(4)的板身开有第一插装排孔组(14-1),头部垫活动板(7)和颈部垫活动板(8)的板身均具有第一插装凸子组(15-1),通过第一插装凸子组(15-1)与第一插装排孔组(14-1)的配合,头部垫活动板(7)和颈部垫活动板(8)活动插装在头颈垫底板(4)上,胸垫底板(9)的板身开有第二插装排孔组(14-2),胸部垫活动板(11)的板身具有第二插装凸子组(15-2),通过第二插装凸子组(15-2)与第二插装排孔组(14-2)的配合,胸部垫活动板(11)活动插装在胸垫底板(9)上,头部垫活动板(7)、颈部垫活动板(8)和胸部垫活动板(11)的板身上下两端边沿处开有嵌槽(16),头部垫块(5)、颈部垫块(6)和胸部垫块(10)的块身均具有环形弹力带(17),通过环形弹力带(17)与嵌槽(16)的配合,头部垫块(5)、颈部垫块(6)和胸部垫块(10)能够分别束缚固定在头部垫活动板(7)、颈部垫活动板(8)上和胸部垫活动板(1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一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的俯卧姿势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头部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刚朱红波周曙俊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