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肺部感染俯卧位康复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05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肺部感染俯卧位康复床垫,包括用于放置在床架上的支撑部和设置于支撑部的柔性接触部,所述柔性接触部包括沿病床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气囊、水囊以及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设置有用于充/放气体的第一控制件,所述水囊设置有用于充/放液体的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用于接触并支撑患者的上肢和下肢,所述水囊用于接触并支撑患者的胸腹;本康复床垫,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不仅有利于患者长时间保持俯卧位,不容易出现压伤、压疮等问题,而且可以辅助患者进行排痰,提高排痰效果,尤其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使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肺部感染俯卧位康复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肺部感染俯卧位康复床垫。

技术介绍

[000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在临床中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通常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
[0003]在临床中,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通常需要使用俯卧位通气,是重症科医生的共识。在最新的第六版新冠肺炎诊治指南中,也提到在危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挽救性治疗时采用俯卧位,可见对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而言,体位很重要,需尽量采用俯卧位;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病床,通常不利于患者长时间俯卧(即趴着休息),非常容易出现压伤、压疮等问题,不利于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肺部感染俯卧位康复床垫,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有利于患者长时间保持俯卧位,不容易出现压伤、压疮等问题,尤其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使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肺部感染俯卧位康复床垫,包括用于放置在床架上的支撑部和设置于支撑部的柔性接触部,所述柔性接触部包括沿病床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气囊、水囊以及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设置有用于充/放气体的第一控制件,所述水囊设置有用于充/放液体的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用于接触并支撑患者的上肢和下肢,所述水囊用于接触并支撑患者的胸腹。由于气囊和水囊的柔软度不同,通过第一控制件合理的调节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内的压力,并通过第二控制件合理的调节水囊内的压力,可以使得沿病床长度方向的分布的柔性接触部具有不同的柔软度,当患者采用俯卧位时,通常是四肢受力,利用本康复床垫,患者的头部和上肢正好可以压在相对更柔软的第一气囊上,患者的下肢正好可以压在相对更柔软的第二气囊上,而患者的胸腹部位正好可以压在相对更硬一些的水囊上,从而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采用俯卧位时四肢的受力情况,避免出现压伤、压疮等问题,有利于患者长时间保持俯卧位,尤其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使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件为气门芯,所述第二控制件为阀门,或第二控制件包括单向输入阀和单向输出阀。以便调节气压和水压。
[0008]为使患者采用俯卧位时更舒适度,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头枕,所述第一气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头枕的槽口,所述头枕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槽口内。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根据的自己的需求选择安装或取下头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更换不同型号的头枕,或调节头枕的方位。
[0009]优选的,所述头枕通过可拆卸连接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槽口内,所述可拆卸连接件为魔术贴。以便实现可拆卸连接。
[0010]为便于患者长时间采用俯卧位休息,一种方案中,所述头枕包括环状结构的支撑体,所述魔术贴分别设置于支撑体的侧面及所述槽口的内侧面。环状结构的支撑体是中空的,当患者采用俯卧位时,患者的面部可以贴在所述支撑体上,从而更便于患者长时间保持俯卧位休息。
[0011]为进一步提高舒适性,进一步的,所述头枕还包括柔性部,所述柔性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的上端,用于接触使用者的面部或头部,所述柔性部为气垫、水垫或海绵垫。可以有效提高舒适度。
[0012]另一种方案中,所述头枕包括支撑体,所述魔术贴分别设置于支撑体的侧面及所述槽口的内侧面,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气垫或水垫,用于支撑使用者的面部或头部。采用气垫或水垫,可以有效提高舒适度,既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压伤、压疮等问题,又可以提高患者使用者的舒适度,尤其适用于长时间保持俯卧位的患者使用。
[0013]为提高使用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水囊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条状水囊,所述条状水囊的高度大于所述水囊的高度。患者可以俯卧在两个条状水囊之间,使得条状水囊可以在病床的两侧形成围栏的效果,既可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又可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坠床。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为支撑架或支撑板,所述柔性接触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或支撑板的上表面。支撑部可以为柔性接触部提供刚性支撑,在使用时,只需将本康复床垫的支撑部放置在床架上即可,免安装,非常方便。
[0015]为便于转移和运输,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三个支撑件,三个支撑件分别为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且所述第一气囊、水囊以及第二气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第三支撑件。通过采用活动连接,可以实现折叠功能,以便减小整个康复床垫的体积,便于转移和运输。
[0016]优选的,所述支撑部或支撑体采用硬质海绵、塑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
[0017]对于新冠肺炎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排痰,为提高排痰的效果,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和振动器,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底座通过弹簧与所述支撑部相连,用于缓冲,所述振动器固定于所述底座,用于驱动支撑部沿竖直方向振动。以便利用振动器驱动支撑部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底座上/下振动,从而辅助患者进行排痰,尤其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排痰效果。
[0018]优选的,所述振动器为电磁振动器。电磁振动器工作原理:在电磁振动器中有一个电磁线圈,通过电磁线圈的电流是经过半波整流的脉冲电流。在正半波时,电流通过,电磁铁有吸力,吸引振动板靠近;在负半波时,无电流通过,电磁铁吸力消失,由于弹簧的作用,振动板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实现连续振动。
[0019]为确保实现竖直方向的振动,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导向柱和导向筒,所述导向柱和导向筒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和底座,且导向柱的一端插入所述导向筒中并构成移动副。通过导向柱与导向筒的配合,确保在进行振动的过程中,支撑部只能相对于底座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可以竖直方向的振动,有利于辅助患者排痰,此外,利用
导向柱与导向筒的配合,还可以有效约束支撑部,防止支撑部脱离底座。
[0020]为便于调节振动器的振动频率,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旋钮,所述控制旋钮与所述振动器相连,用于控制振动器的振动频率。医护人员可以方便的通过控制旋钮调节本康复床垫的振动频率,以便满足不同场合、不同患者的需求。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肺部感染俯卧位康复床垫,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康复床垫,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有利于患者长时间保持俯卧位,不容易出现压伤、压疮等问题,尤其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使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0023]2、本康复床垫,采用可拆卸式头枕,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根据的自己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部感染俯卧位康复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在床架上的支撑部和设置于支撑部的柔性接触部,所述柔性接触部包括沿病床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气囊、水囊以及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设置有用于充/放气体的第一控制件,所述水囊设置有用于充/放液体的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用于接触并支撑患者的上肢和下肢,所述水囊用于接触并支撑患者的胸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感染俯卧位康复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为气门芯,所述第二控制件为阀门,或第二控制件包括单向输入阀和单向输出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感染俯卧位康复床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头枕,所述第一气囊和/或支撑体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头枕的槽口,所述头枕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槽口内;所述头枕通过可拆卸连接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槽口内,所述可拆卸连接件为魔术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肺部感染俯卧位康复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包括环状结构的支撑体和柔性部,所述柔性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的上端,用于接触使用者的面部或头部,所述柔性部为气垫、水垫或海绵垫;或,所述头枕包括支撑体,所述魔术贴分别设置于支撑体的侧面及所述槽口的内侧面,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气垫或水垫,用于支撑使用者的面部或头部。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锦义徐珊玲吴大可李林涛钟海洛董伟刘鑫缪莎唐建华李成成谢继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疗协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