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合成照相机及图像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402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图像合成照相机及图像载体,具有:设置在照相机本体上且承载应合成图像的图像载体;含有设置在所述照相机本体上且将所述感光胶卷的感光面分成被摄体摄入区域和图像摄入区域的非透明性分隔壁的暗箱,在所述暗箱上设置第1采光部和第2采光部,用一次曝光将被摄体摄入所述被摄体摄入区域、将所述图像摄入所述图像摄入区域,能方便地变更图像摄入区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合成照相机,详细地说,涉及可简单地将图像合成的图像合成照相机及用于图像合成照相机的图像载体。作为图像合成照相机,我们知道,有一种例如日本技术登记号为第3032133号的说明书或附图所述的专利技术,即,在照相机的暗箱内,设置将感光胶卷的感光面分成被摄体摄入区域和图像摄入区域的分隔壁,从而形成隔室。对于该图像合成照相机,配置将应合成图像显示在感光胶卷的感光面上的图像载体,用1次曝光,使通过拍摄透镜的光照射在被摄体摄入区域,摄入被摄体,另外,将透过光扩散性的透光构件(扩散器)的扩散光照射在图像摄入区域,摄入应合成图像。作为图像载体,使用图像胶片。但是,在这种图像合成照相机中,采用将分隔壁固定设置在暗箱内的结构,具有从根本意义上决定了应合成图像的摄入区域的这种缺陷。另外,对于可更换暗箱内的分隔壁的结构,虽然应合成图像的摄入区域可改变,但分隔壁的安装结构很复杂,从而有着安装麻烦的这种缺陷。另一方面,作为图像载体,因使用较薄的图像胶片,故易挠曲,其操作麻烦。鉴于上述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变更图像摄入区域的图像合成照相机及图像载体。技术方案1的图像合成照相机,具有在感光胶卷的感光面的面前装拆自如地设置在照相机本体上且承载应合成图像的图像载体;含有在该图像载体的面前装拆自如地设置在所述照相机本体上且将所述感光胶卷的感光面分成被摄体摄入区域和图像摄入区域的非透明性分隔壁的暗箱,其特点在于,在所述暗箱上,设置将被摄体摄入用的光采入的第1采光部和将图像摄入用的光采入的第2采光部,用一次曝光将被摄体摄入所述被摄体摄入区域,将所述图像摄入所述图像摄入区域。这种场合,最好备有多个分隔壁的设置场所或形状不同的暗箱,以可更换该暗箱。另外,与其相对应,最好也可更换应合成图像。采用该图像合成照相机,由于图像载体及暗箱在照相机本体上装拆自如,故利用图像载体及/或暗箱的更换,就可简单地获得各种的合成图像。技术方案2的图像合成照相机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合成照相机中,其特点在于,所述图像载体包括显示所述图像的图像胶片;将该图像胶片予以支承的底板。这种场合,最好备有多个图像不同的图像胶片,以可更换该图像胶片。采用该图像合成照相机,由于由底板支承图像胶片,故图像胶片无挠曲现象,从而可获得鲜明的合成图像。另外,图像载体的操作变得容易。技术方案3的图像合成照相机是,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图像合成照相机中,其特点在于,所述图像载体,还具有在所述底板的靠所述感光胶卷一侧的面安装所述图像胶片用的安装胶片。这种场合,作为安装胶片,最好用不会因与感光胶卷的滑动接触等而带来损伤且也不给感光胶卷带来损伤的材质来构成。采用该图像合成照相机,由于是在底板的靠感光胶卷一侧的面安装图像胶片,故可使感光胶卷与图像胶片靠近,从而获得鲜明的图像。另外,由于安装胶片具有保护图像胶片的靠感光胶卷一侧的面的功能,故无图像胶片与感光胶卷的滑动接触,总能获得鲜明的合成图像。技术方案4的图像合成照相机是,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合成照相机中,其特点在于,设有将图像摄入用的光予以混合用的扩散器。该扩散器设置在暗箱侧及/或照相机本体侧。采用该图像合成照相机,由于设置扩散器且把用第2采光部采入的光充分混合,故在感光胶卷的图像摄入区域不会形成被摄体图像的叠影。技术方案5的图像合成照相机是,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图像合成照相机中,其特点在于,在由所述分隔壁所划分的隔室中,图像摄入用的隔室的壁面为镜面。在该图像合成照相机中,由于在由分隔壁所划分的隔室中图像摄入用的隔室的壁面为镜面,故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因其隔室的壁对光的吸收,结果,可获得鲜明的合成图像。技术方案6的图像载体,是一种用于图像合成照相机的图像载体,其特点在于,具有显示应合成图像的图像胶片;用感光胶卷一侧的面支承该图像胶片且使该图像胶片与所述感光胶卷基本紧贴的底板。采用该图像载体,由于用底板支承图像胶片,故图像胶片无挠曲现象,而且,因使图像胶片与感光胶卷基本紧贴,故可获得鲜明的合成图像,另外,图像载体的操作变得容易。技术方案7的图像载体是,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图像载体中,其特点在于,所述图像胶片固定在所述底板的靠所述感光胶卷一侧的面上。采用该图像载体,由于图像胶片固定在底板的靠感光胶卷一侧的面上,故当更换图像时,只要更换每单位的底板即可,图像胶片的操作变得容易。技术方案8的图像载体,是一种用于图像合成照相机的图像载体,其特点在于,具有显示应合成图像的图像胶片;用所述感光胶卷一侧的面支承该图像胶片且使该图像胶片与所述感光胶卷基本紧贴的底板;在所述底板上的靠所述感光胶卷一侧的面安装所述图像胶片用的安装胶片。该图像载体,由于用底板支承图像胶片,故图像胶片无挠曲现象,而且因使图像胶片与感光胶卷基本紧贴,故可获得鲜明的合成图像。另外,由于安装胶片具有保护图像胶片的靠感光胶卷一侧的面的功能,故无图像胶片与感光胶卷的滑动接触,总能获得鲜明的合成图像。技术方案9的图像载体是,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图像载体中,其特点在于,所述安装胶片的一侧部构成插入片,在该插入片上设置卡止孔,另外,在所述底板上设置容纳所述插入片的插入口,在该插入口的边缘设置伸入所述卡止孔的卡止突起,所述安装胶片的另一侧部在卡止突起伸入所述卡止孔的状态下,可与所述底板的一侧部抵接,并利用通过嵌入所述底板的侧部而安装的固定构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采用该图像载体,只要将图像胶片夹在底板与安装胶片之间,将安装胶片的插入片放入底板的插入口,将卡止突起钩住该插入口的卡止孔,并将安装胶片的另一端部用固定构件固定,就可简单地将图像胶片固定在底板上。技术方案10的图像载体是,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图像载体中,其特点在于,所述安装胶片的两侧部做成可与所述底板的两侧部抵接,并利用通过嵌入所述底板的侧部而分别安装的固定构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采用该图像载体,只要将图像胶片夹在底板与安装胶片之间,将安装胶片的两端部用固定构件固定,就可简单地将图像胶片固定在底板上。技术方案11的图像载体是,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图像载体中,其特点在于,所述安装胶片的一侧部通过粘接而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安装胶片的另一侧部做成可与所述底板的一侧部抵接,并利用通过嵌入所述底板的一侧部而安装的固定构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采用该图像载体,只要将图像胶片夹在底板与安装胶片之间,将安装胶片的另一侧部用固定构件固定,就可简单地将图像胶片固定在底板上。技术方案12的图像载体是,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图像载体中,其特点在于,所述安装胶片通过粘接而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采用该图像载体,省去了安装胶片在底板上的固定的工时。技术方案13的图像载体是,在技术方案8~12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载体中,其特点在于,在所述底板与固定在该底板上的安装胶片之间形成插入口,所述图像胶片可从所述插入口自由地拔出、插入。采用该图像载体,省去了安装胶片在底板上的固定的工时,并且,图像胶片的更换既简单又方便。技术方案14的图像载体是,在技术方案8~13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载体中,其特点在于,在所述底板与固定在该底板上的安装胶片之间形成有口袋,所述图像胶片可从所述口袋自由地拔出、插入。采用该图像载体,省去了安装胶片在底板上的固定的工时,并且,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合成照相机,具有:在感光胶卷的感光面的面前装拆自如地设置在照相机本体上且承载应合成图像的图像载体;含有在该图像载体的面前装拆自如地设置在所述照相机本体上且将所述感光胶卷的感光面分成被摄体摄入区域和图像摄入区域的非透明性分隔壁的暗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暗箱上,设置将被摄体摄入用的光采入的第1采光部和将图像摄入用的光采入的第2采光部,用一次曝光将被摄体摄入所述被摄体摄入区域,将所述图像摄入所述图像摄入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崎一
申请(专利权)人:多依波克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