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广孟专利>正文

带有浮盖的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4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由杯体、滑杆、浮盖、口盖组成的带有浮盖的茶杯。其结构是:在杯体的内壁上轴向的开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的连线经过杯体圆形内壁的空腔中心;滑杆为带有配合孔的杆状体,滑杆呈可滑动配合状的嵌在杯体的滑槽内;浮盖为一圆形片状体,其直径小于杯体内壁空腔的直径,在浮盖的一平面上固有一个与圆形片状体呈平行的、且过圆形片状体中心的通轴,该通轴的两端与滑杆上的配合孔呈可转动配合。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这样的茶杯:人们在喝水的过程中,杯内的水能够自动的被保温。(*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杯,尤其是在杯腔内又设有一个保温浮盖的茶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茶杯是人们广泛应用的饮水用具,为了使茶杯能够保温,人们首先给杯子设置一个杯盖,其后又高成本的选用双层真空结构的杯体。然而,有一个过程方面的保温问题被大家遗漏,这就是人们在喝水期间或略有停顿的喝水过程中,怎样再对杯内的水能随时实施保温的问题,尤其是在这期间或过程中能够对杯内的水实施自动保温的问题,人们则没有考虑。本技术的推出就是对这一遗漏保温方面的补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未检索到与本技术雷同的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给人们提供一种这样的茶杯人们在喝水的过程中,杯内的水也能够自动的被保温。一种带有浮盖的茶杯,它是由杯体、滑杆、浮盖和与杯体口呈螺纹旋紧配合关系的口盖组成在杯体的内壁上轴向的开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的连线经过杯体圆形内壁的空腔中心;滑杆为带有配合孔的杆状体,滑杆呈可滑动配合状的嵌在杯体的滑槽内;浮盖为一圆形片状体,其直径小于杯体内壁空腔的直径,在浮盖的一平面上固有一个与圆形片状体呈平行的、且过圆形片状体中心的通轴,该通轴的两端与滑杆上的配合孔呈可转动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管人们是连续喝水或是断断续续的喝水,该杯仍然显有它的保温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滑杆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浮盖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各图中,1、杯体,2、滑杆,3、浮盖,4、口盖,5、滑槽,6、配合孔,7、通轴。具体实施方式图4所示的浮盖(3)为隔热的、比重小于水的材料构成。当人们暂时不喝水时,可将口盖(4)旋盖在杯体(1)上,浮盖(3)也浮盖在水面上,以保持杯内的水温,如图1状态所示。人们若要喝水时,可将口盖(4)放置一边、凭浮盖(3)将水保温便可。其原因是在浮力的作用下,具有隔热性能的浮盖(3)将始终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滑杆(2)上的配合孔(6)与浮盖(3)上的通轴(7)呈可转动配合,且滑杆(2)又呈可滑动状的嵌入在滑槽(5)内,故滑杆(2)会随同浮盖(3)一同浮起。当人们喝水时,不管杯体(1)的倾斜程度如何,浮盖(3)总会漂浮在水面上并起着它的保温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浮盖的茶杯,由杯体(1)、滑杆(2)、浮盖(3)和与杯体口呈螺纹旋紧配合关系的口盖(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杯体(1)的内壁上轴向的开有两个滑槽(5),两个滑槽(5)的连线经过杯体(1)圆形内壁的空腔中心;滑杆(2)为带有配合孔(6)的杆状体,滑杆(2)呈可滑动配合状的嵌在杯体(1)的滑槽(5)内;浮盖(3)为一圆形片状体,其直径小于杯体(1)内壁空腔的直径,在浮盖(3)的一平面上固有一个与圆形片状体呈平行的、且过圆形片状体中心的通轴(7),该通轴(7)的两端与滑杆(2)上的配合孔(6)呈可转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浮盖的茶杯,由杯体(1)、滑杆(2)、浮盖(3)和与杯体口呈螺纹旋紧配合关系的口盖(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杯体(1)的内壁上轴向的开有两个滑槽(5),两个滑槽(5)的连线经过杯体(1)圆形内壁的空腔中心;滑杆(2)为带有配合孔(6)的杆状体,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广孟
申请(专利权)人:聂广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