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向预警的汽车内外拉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34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向预警的汽车内外拉手结构,包括内手柄、外手柄、车身雷达和车载控制器,内手柄和外手柄分别布置于车门的内外两侧,外手柄上设有外警示灯,内手柄上设有内警示灯,内手柄的拉手槽内设有内传感器,车载控制器分别与内警示灯、外警示灯、内传感器和车身雷达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向预警的汽车内外拉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向预警的汽车内外拉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马路上车辆越来越多,由车门开启引起,导致车门与后方车辆或障碍物相撞,产生事故,严重时还会引起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向预警的汽车内外拉手结构,提高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具有双向预警的汽车内外拉手结构,包括内手柄、外手柄、车身雷达和车载控制器,内手柄和外手柄分别布置于车门的内外两侧,外手柄上设有外警示灯,内手柄上设有内警示灯,内手柄的拉手槽内设有内传感器,车载控制器分别与内警示灯、外警示灯、内传感器和车身雷达连接;当车载控制器通过内传感器检测到内手柄的拉手槽内有人手插入时,外警示灯亮起,提醒车外人员注意避让,车内即将有人开门,当车载控制器通过车身雷达检测到车外有障碍物或人同时通过内传感器检测到内手柄的拉手槽内有人手插入时,内警示灯亮起,提醒车内人员注意观察车外行人或障碍物,确认安全后再操作内手柄。
[0006]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外手柄的底部还设有迎宾灯,外手柄的拉手槽内设有外传感器,车载控制器分别与迎宾灯和外传感器连接;车载控制器通过外传感器检测到外手柄或内手柄的拉手槽内有人手插入时,迎宾灯亮起照亮地面,起到照亮作用,让开门人注意后方车辆或障碍物,也可提醒车外其他人注意避让,无需人员拉开车门才能亮起迎宾灯,可提前警示作用,尤其夜晚开车门时,由于夜间视线不清晰的原因,防止后方车辆不易观察到前车的情况造成重大事故,也可防止下车人员不易看清车门地面状况。
[0007]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外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
[0008]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外警示灯设置于外手柄的外侧后方。
[0009]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内警示灯设置于内手柄的拉手槽内。
[0010]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内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
[0011]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车载控制器与内手柄的启动锁连接;当车载控制器检测到两者中的任何一项触动,就启动外警示灯,形成双保险启动。
[0012]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每个车门上均设有外警示灯、内警示灯和内传感器,当内传感器检测相应车门的内手柄的拉手槽内有人手插入时,车载控制器控制相应车门的外警示灯亮起;外手柄安全警示灯在任何情况下,车内司机或乘客,一旦对某个门进行开门的操作前,手放入内手柄内准备开门,红外检测发送信号给外手柄,或者内手柄在拉动的一瞬间触
发位动开关,此时传输信号使外手柄把手安全外警示灯亮起,从外部可以看出此车门即将打开,其重点目的在于门还未打开时就已经开始警示车辆侧后方的行人(包含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避让此门;把手可以为一体式外把手和分体式外把手,灯头的方向朝向汽车的侧后方,便于侧后放的行人观察,灯光颜色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内警示灯在任何情况下,车侧或车尾自带的雷达监控到障碍物后,信号传输到内手柄红外感应组件中,组件中的警示灯闪烁,提醒车内乘客开门请观察行人或者障碍物,确认安全后再操作内手柄。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当车载控制器通过内传感器检测到内手柄的拉手槽内有人手插入时,外警示灯亮起,提醒车外人员注意避让,车内即将有人开门,当车载控制器通过车身雷达检测到车外有障碍物或人同时通过内传感器检测到内手柄的拉手槽内有人手插入时,内警示灯亮起,提醒车内人员注意观察车外行人或障碍物,确认安全后再操作内手柄,提高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双向预警的汽车内外拉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后视图;
[0017]图3是图2的局部K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外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内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车门,2-外手柄,3-内手柄,4-车载控制器,5-外警示灯,6-内警示灯,7-迎宾灯,8-外传感器,9-内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2]参照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具有双向预警的汽车内外拉手结构,包括内手柄3、外手柄2、车身雷达和车载控制器4,内手柄3和外手柄2分别布置于车门1的内外两侧,外手柄2上设有外警示灯5,内手柄3上设有内警示灯6,内手柄3的拉手槽内设有内传感器9,车载控制器4分别与内警示灯6、外警示灯5、内传感器9和车身雷达连接;当车载控制器4通过内传感器9检测到内手柄3的拉手槽内有人手插入时,外警示灯5亮起,提醒车外人员注意避让,车内即将有人开门,当车载控制器4通过车身雷达检测到车外有障碍物或人同时通过内传感器9检测到内手柄3的拉手槽内有人手插入时,内警示灯6亮起,提醒车内人员注意观察车外行人或障碍物,确认安全后再操作内手柄3。
[0023]进一步地,外手柄2的底部还设有迎宾灯7,外手柄2的拉手槽内设有外传感器,车载控制器4分别与迎宾灯7和外传感器连接;车载控制器4通过外传感器检测到外手柄2或内手柄3的拉手槽内有人手插入时,迎宾灯7亮起照亮地面,起到照亮作用,让开门人注意后方车辆或障碍物,也可提醒车外其他人注意避让,无需人员拉开车门1才能亮起迎宾灯7,可提前警示作用,尤其夜晚开车门1时,由于夜间视线不清晰的原因,防止后方车辆不易观察到前车的情况造成重大事故,也可防止下车人员不易看清车门1地面状况。
[0024]进一步地,外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
[0025]进一步地,车身雷达布置于车身四周。
[0026]进一步地,外警示灯5设置于外手柄2的外侧后方。
[0027]进一步地,内警示灯6设置于内手柄3的拉手槽内。
[0028]进一步地,内传感器9为红外传感器。
[0029]进一步地,车载控制器4与内手柄3的启动锁连接;当车载控制器4检测到两者中的任何一项触动,就启动外警示灯5,形成双保险启动。
[0030]进一步地,每个车门1上均设有外警示灯5、内警示灯6和内传感器9,当内传感器9检测相应车门1的内手柄3的拉手槽内有人手插入时,车载控制器4控制相应车门1的外警示灯5亮起;外手柄2安全警示灯在任何情况下,车内司机或乘客,一旦对某个门进行开门的操作前,手放入内手柄3内准备开门,红外检测发送信号给外手柄2,或者内手柄3在拉动的一瞬间触发位动开关,此时传输信号使外手柄2把手安全外警示灯5亮起,从外部可以看出此车门1即将打开,其重点目的在于门还未打开时就已经开始警示车辆侧后方的行人(包含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避让此门;把手可以为一体式外把手和分体式外把手,灯头的方向朝向汽车的侧后方,便于侧后放的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向预警的汽车内外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手柄、外手柄、车身雷达和车载控制器,内手柄和外手柄分别布置于车门的内外两侧,外手柄上设有外警示灯,内手柄上设有内警示灯,内手柄的拉手槽内设有内传感器,车载控制器分别与内警示灯、外警示灯、内传感器和车身雷达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向预警的汽车内外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外手柄的底部还设有迎宾灯,外手柄的拉手槽内设有外传感器,车载控制器分别与迎宾灯和外传感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程黄道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宇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