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炉后精准调整成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09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炼钢行业,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炉后精准调整成分装置。本装置可大幅减少人工处理时间、减少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和钢材产量。包括高位料仓、设置于高位料仓下方的称重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仓下方设置有旋转料斗,旋转料斗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旋转溜管,且旋转料斗与旋转溜管相连通,共同构成旋转溜槽;旋转溜管位于钢包上方;所述旋转料斗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料斗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料斗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炉后精准调整成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炼钢行业,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炉后精准调整成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炉受铁水条件、废钢类型、吹炼过程喷溅以及设备故障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出钢炉后成分存在一定波动,对成分不在控制范围内的炉次需进行成分调节操作,确保成分合格,进而实现连铸正常浇注。
[0003]目前,炉后调节成分是将事先准备好的合金(硅铁、硅锰等合金)人工用铁锹直接往钢包内加入,合金用完后再从高位料仓下料接到炉后合金备料仓,上述过程耗时费力,多个环节需要人工操作,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合金配比准确性不高,并存有安全隐患,有时会出现因炉后备用仓合金供应不上不能及时调整成分,不得已向连铸提供高温钢水或者降低拉速,这对生产节奏及钢坯质量等会产生一定影响。
[0004]此外,炉后调节成分溜槽为固定结构,调节成分溜槽开口处位于钢包正上方,直接且长期承受高温钢水的烘烤,会出现软化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大,因重力作用对调节成分溜槽冲击变形严重,调节成分溜槽一般用2-3月个月左右即出现严重变形需要更换,更换时费时、费力且增加一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省时省力且可以提高微调成分准确性的装置,保证成分稳定性,避免因人工补加合金造成炉后成分波动较大。本装置可大幅减少人工处理时间、减少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和钢材产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高位料仓、设置于高位料仓下方的称重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仓下方设置有旋转料斗,旋转料斗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旋转溜管,且旋转料斗与旋转溜管相连通,共同构成旋转溜槽;旋转溜管位于钢包上方;所述旋转料斗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
[0007]进一步地,所述高位料仓的出料口对应称重仓的进料口,所述高位料仓的出料口位于称重仓的进料口的上方。
[0008]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的减速机。
[0009]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料斗包括料斗体及回转支承;所述料斗体与回转支承的外齿圈通过螺栓相连,该回转支承的内齿圈安装于一支撑台架上;所述外齿圈作为从动齿轮与一主动齿轮啮合连接,该主动齿轮装配于减速机的输出轴上;电机运行,减速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随之转动,即回转支承的外齿圈转动,固定于回转支承上的料斗体实现转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溜管包括位于上段的竖直段、位于下段的倾斜段;所述竖直段与料斗体的进口相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称重仓的出料口设置有插板阀。
[0012]进一步地,所述高位料仓上安装有电振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省时省力且可以提高微调成分准确性,其可保证成分稳定性,避免因人工补加合金造成炉后成分波动较大。且可大幅减少人工处理时间、减少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和钢材产量。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主、从动齿轮连接示意图。
[0018]图中,1为高位料仓、2为电振器、3为称重仓、4为插板阀、5为减速机、6为电机、7为主动齿轮、8为外齿圈、9为料斗体、10为旋转溜管、11为旋转溜槽、12为支撑台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高位料仓1、设置于高位料仓1下方的称重仓3;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仓3下方设置有旋转料斗,旋转料斗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旋转溜管10,且旋转料斗与旋转溜管10相连通,共同构成旋转溜槽11;旋转溜管10位于钢包上方;
[0020]所述旋转料斗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
[0021]进一步地,所述高位料仓1的出料口对应称重仓3的进料口,所述高位料仓1的出料口位于称重仓3的进料口的上方。
[0022]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6、与电机6相连的减速机5。
[0023]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料斗包括料斗体9及回转支承;所述料斗体9与回转支承的外齿圈8的上表面通过螺栓相连,该回转支承的内齿圈安装于一支撑台架12上;所述外齿圈8作为从动齿轮与一主动齿轮7啮合连接,该主动齿轮7装配于减速机5的输出轴上;电机运行,减速机5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7转动,与主动齿轮7啮合的从动齿轮随之转动,即回转支承的外齿圈8转动,固定于回转支承上的料斗体9实现转动。
[0024]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溜管10包括位于上段的竖直段、位于下段的倾斜段;所述竖直段与料斗体9的进口相连通。
[0025]进一步地,所述称重仓3的出料口设置有插板阀4。
[0026]进一步地,所述高位料仓1上安装有电振器2。
[0027]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结构及使用过程为:将出完钢水的钢包运输到炉后吹氩平台进行吹氩搅拌、测温取样操作,炼钢工根据吹氩效果及氩前成分决定使用多少铁合金来调节成分。
[0028]经炉后起重设施运送来的铁合金经过高位料仓1,启动电振器2把所需的铁合金振入称重仓3,称重仓3称重后,打开插板阀4,铁合金进入旋转合金料斗内。
[0029]电机6输出轴传动连接减速机5,减速机5传动连接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从动 8与齿轮连接旋转料斗,旋转料斗下部连接旋转溜管10。
[0030]从动齿轮装配在支撑台架上,从动齿轮在主动齿轮7的带动下旋转,并带动料斗体
旋转转位,将旋转溜管对应在钢包上部。
[0031]旋转溜管上段为竖直管,下段为倾斜段,倾斜段与水平方向呈30-45
ꢀ°
的夹角,合金料经过旋转溜管10进入钢包内进行成分调节,为避免高温烘烤,在合金料加完后需再次启动电机,将旋转溜管10进行转位,离开钢包上部。
[0032]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炉后精准调整成分装置,包括高位料仓、设置于高位料仓下方的称重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仓下方设置有旋转料斗,旋转料斗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旋转溜管,且旋转料斗与旋转溜管相连通,共同构成旋转溜槽;旋转溜管位于钢包上方;所述旋转料斗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炉后精准调整成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料仓的出料口对应称重仓的进料口,所述高位料仓的出料口位于称重仓的进料口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炉后精准调整成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的减速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炉后精准调整成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料斗包括料斗体及回转支承;所述料斗体与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臣冯磊雷晶王利科朱海丰
申请(专利权)人:乌海市包钢万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