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994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管涵模具,包括内模和外模,所述内模由三个内模板相连成型,三个内模板分别为第一内模板、第二内模板、第三内模板,所述第一内模板为内壁面大外壁面小的楔形模板,第一内模板的内壁和第二内模板的内壁各设有拉环。该模具通过设置楔形模块和拉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模很难拆除的技术问题,同时节省内模拆模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在拆除过程中,模板受力均匀,利于避免模板变形;此外,该圆管涵模具在拆除过程中,无需使用撬棍或锤头对内模进行拆除,管节端头混凝土无缺棱掉角现象,利于保障产品质量。利于保障产品质量。利于保障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管涵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圆管涵施工
,具体为一种圆管涵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混凝土圆管涵管节的施工方法主要为离心法、悬辊法和内外模振捣法。其中,离心式及悬辊式工艺均需要专用设备进行施工,设备投入费用大。离心式施工工艺存在问题:生产过程中噪音大,高速离心对水泥浆流失多,产生的废浆污染环境卫生,且易出现合缝漏浆;钢筋网保护层较难控制。悬辊式施工工艺存在问题;内壁光滑度不如离心管;干硬性混凝土容易出现空洞、气泡、蜂窝麻面等混凝土质量通病;钢筋网保护层较难控制。采用内外模振捣式设备投入费用少,施工工艺较成熟,在施工过程通过对模板加工及安装、混凝土拌合、浇筑等工序控制,可以实现圆管涵预制内实外美的效果。现有的内外模振捣式采用钢模板,内外模为圆管状,其中内模为整体式管状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受混凝土吸附力,摩擦力以及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内模很难拔出拆除,且在拆除过程中使用锤头或撬棍等工具,容易造成管节端头的混凝土的破损。此外,现有的模具还存在底部易漏浆以及受混凝土外挤、托举作用出现“上浮”现象的问题。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管涵模具,包括内模和外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由三个内模板相连成型,三个内模板分别为第一内模板、第二内模板、第三内模板,所述第一内模板为内壁面大外壁面小的楔形模板,第一内模板的内壁和第二内模板的内壁设有拉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模板的拉环设置在其内壁的对中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管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模板的拉环设置在其内壁远离第一内模板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的内壁设有多条肋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涵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富庆马增琦郭国和张英杰鲁立洋韵利东陆杰亓少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云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