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795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端面;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产生吸力的电机单元;设置在壳体上的用于收集吸入颗粒的尘杯,所述尘杯具有吸入口;为所述吸尘器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机单元和所述尘杯沿电机单元的轴线方向排布;所述吸尘器具有凹陷部,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凹陷部中,所述凹陷部位于上端面之下。本申请从整体观察,壳体的上端面为完整的表面,无任何缺口,电池可以在最大化的前提下安装至凹陷部中,整个凹陷部的深度可以较小,横截面可以较大,使得壳体长度相对较小,便于吸尘器的小型化。便于吸尘器的小型化。便于吸尘器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


[0001]本技术属于清洁
,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吸尘器的形态大部分是不可存储附件或软管的手持式、桶式或箱式吸尘器。在吸尘器处于收纳状态下时,上述吸尘器的软管、配件等均不能被吸尘器的主体部分所收纳在上面从而使得整个吸尘器小型化,导致其不便于存储、搬运或携带等。在小型化且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大部分情况中,吸尘器的软管、配件等均是连接在吸尘器的吸入口,因此整个吸尘器连接部件不易收拢在一起,其次虽然大多吸尘器的软管、配件都是可拆卸安装的,但是拆卸下来后依然需要额外携带,无法收纳在吸尘器的主体部分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其能够对整机部件的布局进行优化,在小型化的前提下保证吸尘器的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端面;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产生吸力的电机单元;设置在壳体上的用于收集吸入颗粒的尘杯,所述尘杯具有吸入口;为所述吸尘器供电的电池;
[0007]所述电机单元和所述尘杯沿电机单元的轴线方向排布;
[0008]所述吸尘器具有凹陷部,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凹陷部中,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上端面之下。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外露于壳体,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凹陷部及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由壳体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凹陷部由尘杯凹陷形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的下方开放,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池配接部,所述电池安装时与电池配接部滑移配合,所述电池的滑移方向朝向上端面,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电池与壳体可拆卸,所述电池的滑移方向与电机单元的轴线相平行。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附件收纳槽,所述附件收纳槽的延伸方向与电机单元的轴线相互平行。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附件收纳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与电池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吸尘器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上的手柄,所述手柄横跨上端面,所述手柄设有握持区,所述电池与附件收纳槽在垂直于手柄延伸方向上分别设于握持区的两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附件收纳槽设于上端面上,所述壳体包括与上端面相对的下端面,所述尘杯设置在下端面处,所述附件收纳槽延伸入尘杯内,所述尘杯具有尘杯外壁以及集尘分离腔,所述尘杯外壁与集尘分离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所述附件收纳槽延伸入该间隔空间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吸尘器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上的手柄,所述手柄横跨上端面,所述吸
尘器具有吸管单元,在存储状态时,所述吸管单元自尘杯一侧的吸入口延伸越过手柄,并沿手柄长度方向延伸至位于尘杯的另一侧,所述吸管单元包括软管和用于握持的硬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至少部分能收缩在所述硬管中,所述手柄背离壳体的一侧上形成有第三管槽,所述软管能卡设在所述第三管槽中。
[001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或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能收纳所述吸管单元的管槽单元,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管槽单元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三侧壁上第一管槽、形成在所述第四侧壁上的第二管槽,所述吸管单元的一端能卡设在所述第一管槽中,所述吸管单元的另一端能卡设在所述第二管槽中,所述吸管单元中部绕设过所述上端面,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第一管槽处设置有磁体,所述吸管单元的一端上设置有被吸引件,当所述吸管单元的一端收纳在所述第一管槽时,所述磁体吸住所述被吸引件。
[001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与上端面相对的下端面,所述尘杯包括位于下端面下方的倒灰盖,所述吸尘器还包括控制倒灰盖打开的倒灰按钮,所述倒灰按钮设于上端面上,所述吸尘器还包括锁定倒灰盖的卡扣、位于倒灰按钮与倒灰盖之间的中间杆,所述中间杆一端与倒灰按钮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杆另一端与卡扣位置对应,在倒灰按钮的作用下,所述中间杆能与卡扣抵接控制倒灰盖打开。
[00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18]一种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包括:
[0019]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端面;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产生吸力的电机单元;设置在壳体上的用于收集吸入颗粒的尘杯,所述尘杯具有吸入口;为所述吸尘器供电的电池;
[0020]所述电机单元和所述尘杯沿电机单元的轴线方向排布;
[0021]所述吸尘器设有凹陷部,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凹陷部中,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凹陷部及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形成于壳体,所述第二凹陷部形成于尘杯。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尘器,从整体观察,壳体的上端面为完整的表面,无任何缺口,电池可以在最大化的前提下安装至凹陷部中,整个凹陷部的深度可以较小,横截面可以较大,使得壳体长度相对较小,便于吸尘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在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在图1的附图上只标注长宽高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的部分爆炸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的剖面图。
[0030]图7为图6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图6中软管与固定管连接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0032]图9为图6中软管与硬管连接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0033]图10为图6中软管靠近硬管的一端的局部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在一种剖面下倒灰按钮与倒灰盖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在另一种剖面下倒灰按钮与倒灰盖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在另一种剖面下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在另一种剖面下风扇与第二过滤器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在另一种剖面下风扇和吸入口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本技术提供一种吸尘器,其操作灵活、单次清洁时间长的吸尘器。
[0040]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4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端面;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产生吸力的电机单元;设置在壳体上的用于收集吸入颗粒的尘杯,所述尘杯具有吸入口;为所述吸尘器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机单元和所述尘杯沿电机单元的轴线方向排布;所述吸尘器具有凹陷部,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凹陷部中,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上端面之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露于壳体,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凹陷部及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由壳体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凹陷部由尘杯凹陷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下方开放,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池配接部,所述电池安装时与电池配接部滑移配合,所述电池的滑移方向朝向上端面,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电池与壳体可拆卸,所述电池的滑移方向与电机单元的轴线相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附件收纳槽,所述附件收纳槽的延伸方向与电机单元的轴线相互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附件收纳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与电池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吸尘器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上的手柄,所述手柄横跨上端面,所述手柄设有握持区,所述电池与附件收纳槽在垂直于手柄延伸方向上分别设于握持区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收纳槽设于上端面上,所述壳体包括与上端面相对的下端面,所述尘杯设置在下端面处,所述附件收纳槽延伸入尘杯内,所述尘杯具有尘杯外壁以及集尘分离腔,所述尘杯外壁与集尘分离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所述附件收纳槽延伸入该间隔空间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上的手柄,所述手柄横跨上端面,所述吸尘器具有吸管单元,在存储状态时,所述吸管单元自尘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亚洲吉绍山毋宏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