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臭气与污水同步处理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377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气与污水同步处理的系统,其包括A2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气与污水同步处理的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臭气和污水生物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臭气与污水同步处理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对水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全国各地污水处理厂数量也逐年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在管道的长距离输送过程易被消耗,致使污水中的硫酸盐被还原而产生H2S气体,同时,含N、S等元素的有机物被生物厌氧降解而产生其它恶臭气体。因此,污水处理厂臭气的主要成分为H2S及NH3等无机物,同时可伴有硫醇等含硫有机物、胺类、低脂肪酸、醛酮类以及卤代烃等有机物。污水处理厂的臭气污染关系周边居民的生活健康与水厂的正常建设和运营,已成为当前我国污水处理领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0003]关于臭气的处理方法,生物脱臭法由于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如操作简单、投资少、处理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在处理臭气上具有广泛的前景。然而,其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且臭气往往被动处理,需要单独的处理工艺及设备,单独运营、管理与维护,因此,在基建、场地、运营、维护等方面成本偏高。此外,现行除臭工艺中污泥微生物活性的维持尚依赖于营养液的连续添加,无法结合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同步处置等,也为去除臭气的工艺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气与污水同步处理的系统。本技术将曝气式活性污泥法(A2O)与MBR 耦合构建生物处理系统,以集成化、同步化处理污水处理厂实际臭气与污水,系统的出水水质好,占地少,易于集成。在除臭潜能方面,系统的容积负荷高,具有较高的种群丰度和多样性,可有效降解臭气中的各种成分。
[0005]为达到其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臭气与污水同步处理的系统,其包括A2O-MBR集成反应器,所述 A2O-MBR集成反应器包括反应池、臭气曝气组件、氧气曝气组件、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反应池的内部分隔成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进水管、所述厌氧区、所述缺氧区、所述好氧区和所述排水管按水流方向依次连接设置,所述臭气曝气组件与所述缺氧区相连,所述氧气曝气组件与所述好氧区相连,所述好氧区的内部设有MBR平板膜组件,所述MBR平板膜组件的出水口与所述排水管相连。
[0007]系统运行时,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A2O-MBR集成反应器,而后依次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最后经MBR平板膜过滤后,从排水管排出,臭气则通过臭气曝气组件以微曝气的方式通入,另外,系统中的氧气通过氧气曝气组件以连续曝气的方式通入。
[0008]优选地,所述厌氧区与所述缺氧区之间设有第一溢流孔,所述厌氧区与所述缺氧区通过所述第一溢流孔相连通,所述缺氧区与所述好氧区之间设有第二溢流孔,所述缺氧
区与所述好氧区通过所述第二溢流孔相连通。第一溢流孔和第二溢流孔可保证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之间的正常传质。
[0009]优选地,所述厌氧区和所述缺氧区的内部分别设有搅拌桨,所述厌氧区和所述缺氧区的顶部分别设有驱动所述搅拌桨的电机。在厌氧区和缺氧区内采用机械搅拌,可保证内部活性污泥与基质充分混合,提高污水和臭气的处理效果。
[0010]优选地,所述臭气曝气组件包括微孔曝气器、臭气输送管、第一气体流量计和第一鼓气泵,所述微孔曝气器设于所述缺氧区的底部,所述臭气输送管与所述微孔曝气器相连,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和所述第一鼓气泵设于所述臭气输送管上。由此,本技术通过臭气曝气组件以微曝气方式向缺氧区通入臭气,由于臭气收集过程包含了很大部分空气,气体中氧气的存在可提供电子受体,通过氧化和降解等作用提前消耗混合流系统中的可溶性有机物,从而有效缓解可溶性有机物造成的膜污染问题,使MBR平板膜的污染周期大大延长。
[0011]优选地,所述缺氧区为密封设置,且其顶部设有排气口。由此,便于收集处理后的气体,监测系统的臭气处理效果。
[0012]优选地,所述氧气曝气组件包括曝气器、氧气输送管、第二气体流量计和第二鼓气泵,所述曝气器设于所述好氧区的底部,所述氧气输送管与所述曝气器相连,所述第二气体流量计和所述第二鼓气泵设于所述氧气输送管上。由此,本技术通过氧气曝气组件以连续曝气方式向好氧区通入氧气。
[0013]优选地,所述好氧区通过回流泵与所述厌氧区相连。由此,好氧区的污泥和硝化液可通过回流泵回流到厌氧区中,补充厌氧区污泥,并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作用,实现系统的前置脱氮。同时,系统也通过厌氧条件下污泥磷酸盐的释放,好氧条件下磷酸盐的吸收,以及定期排泥,保证出水磷酸盐达标排放。
[0014]优选地,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真空压力表和出水泵。由此,可通过出水泵控制系统的出水流量。
[0015]优选地,所述臭气与污水同步处理的系统还包括进水箱,所述进水箱通过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厌氧区相连,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由此,进水箱可用于储存污水。
[001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臭气与污水同步处理的方法,包括采用所述臭气与污水同步处理的系统进行处理,步骤如下:
[0017](1)启动阶段:先向系统通入污水进行处理,密封反应池内的污泥浓度维持在6000~8000mg/L,污泥龄为20d,溶解氧浓度维持在0.5~2mg/L,污泥及硝化液的回流比为200%;
[0018](2)运行阶段:系统运行稳定后,开始向系统通入臭气,并控制缺氧区的溶解氧浓度维持在0~0.2mg/L,厌氧区的溶解氧浓度维持在0.1mg/L以下,好氧区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在0.5~2mg/L。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技术的系统实现了A2O(曝气式活性污泥法)与MBR(膜生物反应器)的耦合,集成了A2O和MBR两种工艺的优点,可在同一反应器内对臭气和污水进行同步处理,无需单独的臭气处理单元,且以膜出水代替二沉池,极大地节省了占地成本及运行成本。同时,本技术中,污水与臭气的同步处理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污水中含有微生物生长所
需的各种元素,污水处理过程也能使系统的微生物活性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臭气处理过程可消耗系统中的可溶性有机污物,缓解了可溶性有机污物造成的膜污染问题。
[0021]2、该系统的容积负荷高,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可原位高效处理臭气,系统内可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以及较高的种群丰度和多样性,可有效降解臭气中的各种成分。系统的高浓度活性污泥含量还可增加污泥粘度,增强污泥对各臭气成分的吸附能力。
[0022]3、该系统的操作运行简单,经济实用,处理效率高,高度集成化,在高效除臭的同时实现了污水的高效处理。系统稳定运行过程中,总氮去除率超过 70%,总磷去除率超过90%,出水总磷浓度保持在0.20mg/L左右,氨氮去除率超过97%,COD去除率约92%左右,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同时,主要臭气成分NH3的去除率为100%(进气为 2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气与污水同步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2O-MBR集成反应器,所述A2O-MBR集成反应器包括密封反应池、臭气曝气组件、氧气曝气组件、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密封反应池的内部分隔成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进水管、所述厌氧区、所述缺氧区、所述好氧区和所述排水管按水流方向依次连接设置,所述臭气曝气组件与所述缺氧区相连,所述氧气曝气组件与所述好氧区相连,所述好氧区的内部设有MBR平板膜组件,所述MBR平板膜组件的出水口与所述排水管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与污水同步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与所述缺氧区之间设有第一溢流孔,所述厌氧区与所述缺氧区通过所述第一溢流孔相连通,所述缺氧区与所述好氧区之间设有第二溢流孔,所述缺氧区与所述好氧区通过所述第二溢流孔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与污水同步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和所述缺氧区的内部分别设有搅拌桨,所述厌氧区和所述缺氧区的顶部分别设有驱动所述搅拌桨的电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与污水同步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曝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刚范福强徐荣华王德朋孟雅冰赵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