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巍瀚专利>正文

一种电话机强电磁脉冲保护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15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23
一种电话机强电磁脉冲保护电路结构属于电磁脉冲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话机强电磁脉冲保护电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电磁脉冲防护效果好的电话机强电磁脉冲保护电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压敏电阻Rv1~Rv4,其特征在于Rv1一端分别与i1、Rv2一端、O1相连,Rv1另一端通过电容C1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容C2一端、电容C4一端、地相连,C3另一端通过Rv3分别与i2、Rv4一端、O2相连,Rv4另一端接C4另一端,C2另一端接Rv2另一端,O1与电话机接线端一端X1相连,O2与电话机接线端另一端X2相连。O2与电话机接线端另一端X2相连。O2与电话机接线端另一端X2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话机强电磁脉冲保护电路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磁脉冲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电话机强电磁脉冲保护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强电磁脉冲在短波、超短波和通信设备中会形成浪涌电流,其上升沿时间大约为纳秒量级已下,脉冲持续时间可达数百纳秒,辐射场强达到数百千伏/米,现有防雷设施无法达到这样的响应速度,对设备造成巨大的损害,尤其是通过天线耦合进入接收机危害最大。
[0003]由于高空核电磁脉冲(HEMP)环境对电话机引起的效应要比常规的电子对抗更为严重、甚至造成装备的永久毁伤,这对电话机的高空核电磁脉冲环境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强电磁脉冲防护效果好的电话机强电磁脉冲保护电路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压敏电阻Rv1~Rv4,其特征在于Rv1一端分别与i1、Rv2一端、O1相连,Rv1另一端通过电容C1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容C2一端、电容C4一端、地相连,C3另一端通过Rv3分别与i2、Rv4一端、O2相连,Rv4另一端接C4另一端,C2另一端接Rv2另一端,O1与电话机接线端一端X1相连,O2与电话机接线端另一端X2相连。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压敏电阻的型号为MYG3.20k300。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C1~C4为700pF-50kV瓷片电容。
[0008]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X1接扼流圈TO输入端一端,X2接TO输入端另一端,TO输出端一端分别与电容CO一端、指示灯V1一端、开关S1-1一端、电源G负极相连;
[0009]CO另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H阴极、开关S1-2一端、二极管V2阳极、电容C1一端、电阻R1一端、V1另一端相连;S1-2另一端接S4-2,H阳极分别与V2阴极、C1另一端、R1另一端、开关S3相连。
[0010]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电话机的收信控制电路包括PNP三极管V15,V15的集电极分别与555芯片N2的8脚、N2的4脚、电阻R13一端、稳压管V16阳极相连,R1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2一端、N2的7脚相连,V15的基极接二极管V14阳极,V14阴极分别与电阻R15一端、电容C26一端、电容C15一端相连,C26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5另一端、V15的发射极、V16阴极、S3相连;
[0011]R1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4一端、N2的2脚、N2的6脚相连,C14另一端分别与电源G负极、N2的1脚、发声器B1一端相连,B1另一端分别与开关S7一端、电阻R42一端相连,R42另一端分别与S7另一端、电容C16一端相连,C16另一端接N2的3脚。
[0012]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电话机的发信电路包括NPN三极管V7,V7的集电极与电容C8一端相连,C8另一端接电源G负极,V7的发射极分别与开关S3、电容C9一端相连,C9另一端接NPN三极管V4集电极,V4发射极接电源G负极;
[0013]V4基极通过电阻R6接556芯片N1的5脚,N1的12、13脚分别与电容C4一端、电阻R4一端相连,C4另一端接电源G负极,R4另一端分别与开关S3、变压器T1副边线圈一端相连,变压器T1副边线圈另一端接NPN三极管V12集电极,V12发射极接电源G负极。
[0014]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电话机的通话电路包括开关S5,S5一端接电源G负极,S5另一端接送话器B2一端,B2另一端依次通过变阻器RP、电容C25分别与NPN三极管V30基极、电阻R31一端相连,V30发射极通过电阻R32接S5另一端,V30集电极分别与R31另一端、电阻R35一端相连,R35另一端分别与变压器T2原边一端、开关S3相连,T2原边另一端接NPN三极管V31集电极,V31发射极接S5一端;
[0015]T2副边一端通过电感L2分别与电容C28一端、电容C27一端相连,C27另一端依次通过开关S1-5、S2-3接开关S3;电容C28另一端接电源G负极,T2副边另一端依次通过开关S1-6、电阻R36、电阻R37接S5一端;
[0016]T2副边中心抽头通过开关S6-2接耳麦接口B3一端,B3另一端接电源G负极。
[0017]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电话机的发号电路包括91215芯片N3,N3的11脚接NPN三极管V22基极,V22集电极通过电阻R20接PNP三极管V21基极,V22发射极接地,V21发射极通过二极管接开关S4,V21集电极接PNP三极管V27发射极,V27基极通过电阻R27接NPN三极管V28集电极,V27集电极通过开关S2-3接开关S3;V28基极接N3的8脚,V28发射极接地;
[0018]N3的7脚通过电阻R24接NPN三极管V26基极,V26发射极通过电阻R26接地,V26集电极接V21集电极;N3的6脚依次通过开关S2-1、S4-3、S1-3接S3,N3的6脚通过二极管V29接S3;V27发射极依次通过电容C20、开关S2-2、开关S1-4接开关S3。
[0019]其次,本技术所述电话机的增音电路包括NPN三极管V34,V34基极通过电容C33接变压器T2中心抽头,V34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电容C35、开关S6-2接B3。
[0020]另外,本技术所述电话机的自动收信电路包括1240芯片N4,N4的1脚依次通过电阻R28、电容C21接开关S4-2,N4的8脚接开关S4-1,N4的5脚依次通过电阻R30、电容C23、电阻R42接发声器B1,N4的4脚通过电阻R29接地。
[0021]本技术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采用双压敏电阻并联接地的防护结构,响应时间快,工作可靠。
[0023]本技术四个压敏电阻分别并联接在线-地之间,构成两根信号线的保护电路。当线-地电压超过压敏电压时,压敏电阻动作起到箝位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0025]图1是本技术电路原理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电话机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压敏电阻Rv1~Rv4, Rv1一端分别与i1、Rv2一端、O1相连,Rv1另一端通过电容C1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容C2一端、电容C4一端、地相连,C3另一端通过Rv3分别与i2、Rv4一端、O2相连,Rv4另一端接C4另一端,C2另一端接Rv2另一端。
[0028]所述压敏电阻的型号为MYG3.20k300,其压敏电压标称值为510V,均存在数值约700pF的结电容。正常工作的电话振铃电压为90V,低于压敏电阻电压,不会引起动作。
[0029]所述C1~C4为700pF-50kV瓷片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话机强电磁脉冲保护电路结构,包括压敏电阻Rv1~Rv4,其特征在于Rv1一端分别与i1、Rv2一端、O1相连,Rv1另一端通过电容C1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容C2一端、电容C4一端、地相连,C3另一端通过Rv3分别与i2、Rv4一端、O2相连,Rv4另一端接C4另一端,C2另一端接Rv2另一端,O1与电话机接线端一端X1相连,O2与电话机接线端另一端X2相连;所述电话机的发信电路包括NPN三极管V7,V7的集电极与电容C8一端相连,C8另一端接电源G负极,V7的发射极分别与开关S3、电容C9一端相连,C9另一端接NPN三极管V4集电极,V4发射极接电源G负极;V4基极通过电阻R6接556芯片N1的5脚,N1的12、13脚分别与电容C4一端、电阻R4一端相连,C4另一端接电源G负极,R4另一端分别与开关S3、变压器T1副边线圈一端相连,变压器T1副边线圈另一端接NPN三极管V12集电极,V12发射极接电源G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话机强电磁脉冲保护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话机的通话电路包括开关S5,S5一端接电源G负极,S5另一端接送话器B2一端,B2另一端依次通过变阻器RP、电容C25分别与NPN三极管V30基极、电阻R31一端相连,V30发射极通过电阻R32接S5另一端,V30集电极分别与R31另一端、电阻R35一端相连,R35另一端分别与变压器T2原边一端、开关S3相连,T2原边另一端接NPN三极管V31集电极,V31发射极接S5一端;T2副边一端通过电感L2分别与电容C28一端、电容C27一端相连,C27另一端依次通过开关S1-5、S2-3接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毛从光孙东阳杜传报关敬伟姜一张大治陶晓宇王淼马君梅周嬉嬉于淼淼潘雨赵畅
申请(专利权)人:张巍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