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复位式清扫装置的光伏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270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自复位式清扫装置的光伏板,包括:光伏板;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光伏板侧部;清扫部,所述清扫部端部滑动连接在导向部上,清扫部下表面接触光伏板,清扫部在导向部上滑动所扫过的面覆盖光伏板;弹性拉力部,所述弹性拉力部一端固定连接在导向部的第一端部,弹性拉力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清扫部;拉绳,所述拉绳一端固定连接在清扫部。以解决现有技术清扫效率低、清扫易不干净和适用范围窄的问题。扫易不干净和适用范围窄的问题。扫易不干净和适用范围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复位式清扫装置的光伏板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板清扫
,尤其涉及一种带自复位式清扫装置的光伏板。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它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其中光伏板接收日照的强度是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光伏板表面沾满灰尘或者被杂物掩盖,将使得光伏板接收日照的强度相对下降,从而使得发电效率降低,因此为了保证发电效率,对光伏板表面进行定期清理是必不可少的。
[0003]现有技术中,对光伏板的清扫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0004]1)人工清扫,人工清扫存在的问题是劳动效率较低,人工清理的主要采用拖把擦洗光伏板表面,但是对于光伏电站,光伏板都是安装在支架上的,光伏板高度较高,使用拖把擦洗光伏板往往够不着,要么需要梯子垫高,导致清扫效率低下,要么直接在地上操作导致视线不好使得容易留下死角,导致不干净的问题;
[0005]2)使用带清扫刷的车子,移动车子的过程中清扫刷在光伏板上表面扫过,从而对光伏板进行清扫,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适用范围较窄,只能用于场地较平坦的地区,对于安装在山区、凹凸不平地面或高处的光伏板,这种方式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自复位式清扫装置的光伏板。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自复位式清扫装置的光伏板,包括:光伏板;
[0008]还包括:
[0009]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光伏板侧部;
[0010]清扫部,所述清扫部端部滑动连接在导向部上,清扫部下表面接触光伏板,清扫部在导向部上滑动所扫过的面覆盖光伏板;
[0011]弹性拉力部,所述弹性拉力部一端固定连接在导向部的第一端部,弹性拉力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清扫部;
[0012]拉绳,所述拉绳一端固定连接在清扫部。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4]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在导向部的第二端部,导向部的第二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对,拉绳中段滑动连接在支撑件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滑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包括:
[0017]上导槽;
[0018]下导槽,所述下导槽与上导槽底面相互平行,下导槽与上导槽的槽体相对,下导槽204与上导槽镜像对称。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
[0020]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固定连接在清扫部的端部,清扫部通过滚珠轴承滑动连接在导向部,滚珠轴承直径小于上导槽与下导槽底面的距离,滚珠轴承的宽度与下导槽与上导槽的槽体宽度相匹配。
[0021]进一步地,所述清扫部包括:
[0022]主杆,主杆端部滑动连接在导向部上;
[0023]刷体,所述刷体固定连接在主杆下部,刷体下端与光伏板接触。
[0024]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包括2个,2个导向部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光伏板相对的两侧部。
[0025]进一步地,所述拉绳远离清扫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柄。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
[0027]1)本技术使用时,使用导向部将清扫部的运动路径限制在导向部上,通过手动拉动拉绳使清扫部扫过光伏板上表面,松开拉绳以后弹性拉力部又将清扫部拉回原位置,使得清扫部再次扫过光伏板,清扫过程只需操作人员拉动拉绳放开拉绳,无需梯子垫高进行清扫,清扫效率高;清扫部全覆盖光伏板,使得清扫无死角,清扫更干净;由于不需要载具,可以无视地形,适用范围广;
[0028]2)本技术通过支撑件给拉绳提供一个支点,操作者只需将拉绳搭在支撑件上拉动拉绳即可拉动清扫件,相比无支撑件,操作者拉力方向可改变且拉动清扫件的拉力不变,便于操作者操作;
[0029]3)本技术通过将支撑件设为滑轮,减小拉绳中段与支撑件间的摩擦力,使得操作者拉动清扫件更加容易;
[0030]4)本技术通过上导槽与下导槽将清扫件端部位置限定,保证了清扫件只能沿上导槽与下导槽的长度方向运动,并且清扫件不会脱出导向部;
[0031]5)本技术清扫部通过滚珠轴承滑动连接在导向部,使得清扫部与导向部间的摩擦力减小,便于操作者拉动清扫部清扫光伏板;
[0032]6)本技术的清扫部通过主杆连接拉绳,刷体固定连接在主杆下部,只需拉动主杆即可带动刷体清扫光伏板;
[0033]7)本技术通过将2个导向部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光伏板相对的两侧部,使得清扫部在光伏板上运动更加稳定,清扫更加干净;
[0034]8)本技术通过拉柄拉柄,便于操作者施加拉力使清扫部运动。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技术实施实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图1中C处的局部视图;
[0037]图3为图1中D处的局部视图;
[0038]图4为本技术实施实例1的导向部的立体视图;
[0039]图5为图4中E处的局部视图;
[0040]图6为本技术实施实例1的清扫部的立体视图;
[0041]图7为图6中F处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
[0043]实施例1:参考图1至图7,一种带自复位式清扫装置的光伏板,包括:光伏板1;还包括:导向部2,所述导向部2分别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在光伏板1侧部;清扫部3,所述清扫部3端部滑动连接在导向部2上,清扫部3下表面接触光伏板1,清扫部3在导向部2上滑动所扫过的面覆盖光伏板1;弹性拉力部4,所述弹性拉力部4一端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在导向部2的第一端部201,弹性拉力部4另一端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清扫部3;拉绳5,所述拉绳5一端栓接连接或捆绑连接在清扫部3。这里的导向部2可采用导槽或导轨等结构,这里的弹性拉力部4可采用橡胶绳或拉簧。
[0044]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件6,所述支撑件6焊接连接在导向部2的第二端部202,导向部2的第二端部202与第一端部201相对,拉绳5中段滑动连接在支撑件6上。这里的支撑件6可采用杆体。
[004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6为滑轮。
[0046]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2包括:上导槽203;下导槽204,所述下导槽204与上导槽203底面相互平行,下导槽204与上导槽203的槽体相对,下导槽204与上导槽203镜像对称。
[0047]进一步地,还包括:滚珠轴承8,所述滚珠轴承8的转轴焊接连接在清扫部3的端部,清扫部3通过滚珠轴承8滑动连接在导向部2,滚珠轴承8直径小于上导槽203与下导槽204底面的距离,滚珠轴承8的宽度与下导槽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复位式清扫装置的光伏板,包括:光伏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部(2),所述导向部(2)分别固定连接在光伏板(1)侧部;清扫部(3),所述清扫部(3)端部滑动连接在导向部(2)上,清扫部(3)下表面接触光伏板(1),清扫部(3)在导向部(2)上滑动所扫过的面覆盖光伏板(1);弹性拉力部(4),所述弹性拉力部(4)一端固定连接在导向部(2)的第一端部(201),弹性拉力部(4)另一端固定连接清扫部(3);拉绳(5),所述拉绳(5)一端固定连接在清扫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复位式清扫装置的光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6),所述支撑件(6)固定连接在导向部(2)的第二端部(202),导向部(2)的第二端部(202)与第一端部(201)相对,拉绳(5)中段滑动连接在支撑件(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复位式清扫装置的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为滑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复位式清扫装置的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2)包括:上导槽(203);下导槽(204),所述下导槽(204)与上导槽(203)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钟李超邓健邹江白淑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