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自动感知追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227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自动感知追随装置,包括有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感知头、减震组件和防撞组件,所述机器人本体顶端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所述机器人感知头,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所述机器人感知头连接部位外侧设置有所述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圆环、第二固定圆环和滚环,所述机器人本体底端四周设置有所述减震组件。有益效果:减震弹簧在减震腔内对机器人自动感知追随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保护机器人不受到伤害,结构简单,滚环在第一固定圆环、第二固定圆环和转轴的作用下避免机器人在移动中发生撞击,保护机器人和其他物件,设计巧妙,LED照明灯为机器人运行中提供光照,提高装置的安全系数。提高装置的安全系数。提高装置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自动感知追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相关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自动感知追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机器人尤其是服务型机器人的智能性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能听会说能动,还要能准确的知道人的方位,这样就可以转向说话人,甚至需要对主人进行自动感知追随的功能,增强人机交互的智能性。
[0003]但是在智能机器人在通过人工设置后对某一事物、某一声音或者是某一颜色进行自动感知追随中,可能会发生很大的颠簸从而造成智能机器人的损害,形成了很大的维修代价,此外智能机器人在自动感知追随中会对周围的东西进行撞击,长此以往也将对机器人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对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自动感知追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自动感知追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自动感知追随装置,包括有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感知头、减震组件和防撞组件,所述机器人本体顶端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所述机器人感知头,且所述机器人感知头为圆弧结构,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所述机器人感知头连接部位外侧设置有所述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圆环、第二固定圆环和滚环,所述第一固定圆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器人本体顶端上,所述第一固定圆环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活动卡接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底端活动卡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圆环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圆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器人本体底端处,所述转轴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圆环和所述第二固定圆环之间活动卡接固定有所述滚环,所述机器人本体底端四周设置有所述减震组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减震弹簧,所述第一支杆均焊接固定在所述机器人本体底端四周,所述第二支杆顶端上开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底端中焊接固定有所述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顶端焊接固定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顶端焊接固定有所述第一支杆。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杆底端均通过连接板活动卡接固定有万向滚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滚环为橡胶材质制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本体上靠近所述机器人感知头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若干个LED照明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感知头顶端上设置有圆形的扫描环。
[0011]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感知头顶端上通过螺钉设置有开关按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装的减震组件中的减震弹簧
在减震腔内能够对机器人自动感知追随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保护整个机器人不受到伤害,结构简单,安装的滚环在第一固定圆环、第二固定圆环和转轴的作用下能够避免机器人在移动中发生撞击,保护机器人和其他物件,设计巧妙,安装的LED照明灯为机器人运行中提供光照,提高装置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自动感知追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自动感知追随装置的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机器人本体;2、机器人感知头;3、减震组件;31、第一支杆;32、第二支杆;33、减震弹簧;34、减震腔;35、减震板;36、连接板;4、防撞组件;41、第一固定圆环;42、第二固定圆环;43、滚环;44、固定孔;45、转轴;5、万向滚轮;6、圆盘;61、LED照明灯;7、扫描环;8、开关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请参阅图1-2,根据本技术实施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自动感知追随装置,包括有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感知头2、减震组件3和防撞组件4,所述机器人本体1顶端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所述机器人感知头2,且所述机器人感知头2为圆弧结构,所述机器人本体1与所述机器人感知头2连接部位外侧设置有所述防撞组件4,所述防撞组件4包括有第一固定圆环 41、第二固定圆环42和滚环43,所述第一固定圆环4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器人
本体1顶端上,所述第一固定圆环41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 44,所述固定孔44内活动卡接固定有转轴45,所述转轴45底端活动卡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圆环42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圆环4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底端处,所述转轴45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圆环41 和所述第二固定圆环42之间活动卡接固定有所述滚环43,所述机器人本体1底端四周设置有所述减震组件3。
[0021]其中,所述减震组件3包括有第一支杆31、第二支杆32和减震弹簧33,所述第一支杆31均焊接固定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底端四周,所述第二支杆32顶端上开设有减震腔34,所述减震腔34底端中焊接固定有所述减震弹簧33,所述减震弹簧33顶端焊接固定有减震板35,所述减震板35顶端焊接固定有所述第一支杆31,实现减震,保护机器人。
[0022]其中,所述第二支杆32底端均通过连接板36活动卡接固定有万向滚轮5,用于移动。
[0023]其中,所述滚环43为橡胶材质制成,使得撞击过程中安全稳定。
[0024]其中,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靠近所述机器人感知头2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圆盘6,所述圆盘6上表面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自动感知追随装置,包括有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感知头(2)、减震组件(3)和防撞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顶端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所述机器人感知头(2),且所述机器人感知头(2)为圆弧结构,所述机器人本体(1)与所述机器人感知头(2)连接部位外侧设置有所述防撞组件(4),所述防撞组件(4)包括有第一固定圆环(41)、第二固定圆环(42)和滚环(43),所述第一固定圆环(4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顶端上,所述第一固定圆环(41)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44),所述固定孔(44)内活动卡接固定有转轴(45),所述转轴(45)底端活动卡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圆环(42)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圆环(4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底端处,所述转轴(45)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圆环(41)和所述第二固定圆环(42)之间活动卡接固定有所述滚环(43),所述机器人本体(1)底端四周设置有所述减震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自动感知追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3)包括有第一支杆(31)、第二支杆(32)和减震弹簧(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旭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沃茨机器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