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203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种一种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的制备方法。所述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基布上涂覆水性发泡料,烘干成型获得贝斯发泡层;(2)在离型纸上涂刮水性面料,烘干成型获得水性面层;(3)在步骤(2)的水性面层上涂覆无溶料,进行预烘获得无溶剂PU层,然后将无溶剂PU层贴合步骤(1)中的贝斯发泡层,最后送入烘箱交联固化定型、收卷、熟化后剥离离型纸即可获得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解决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平整性差的问题,而且还赋予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耐磨、花纹饱满等优点,能够箱包革、沙发革等特殊效果产品领域,花纹饱满立体感强。花纹饱满立体感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革
,尤其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性聚氨酯合成革作为溶剂型合成革最佳替代产品已经开始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但是单纯采用水性聚氨酯材料进行合成革加工存在一定局限性,水性聚氨酯材料并不能满足合成革多样化的需求存在性能和使用的局限性。为了扩展水性环保合成革的应用范围,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条件,需要引入新技术进行改进提高。专利CN 105350342B将水性聚氨酯树脂与无溶剂聚氨酯树脂的优点结合,制备得到一种花纹立体感强的合成革,但其配方中加入了耐磨助剂等填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成革的平整性,并且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合成革的耐剥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4](1)在基布上涂覆水性发泡料,烘干成型获得贝斯发泡层;
[0005](2)在离型纸上涂刮水性面料,烘干成型获得水性面层;
[0006](3)在步骤(2)的水性面层上涂覆无溶料,进行预烘获得无溶剂PU层,然后将无溶剂PU层贴合步骤(1)中的贝斯发泡层,最后送入烘箱交联固化定型、收卷、熟化后剥离离型纸即可获得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性面料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水性聚氨酯90-110份、交联剂3-7份、增稠剂1-3份、色浆5-12份、无机助剂3-6份。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溶料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低聚物多元醇90-110份、碳酸钙8-12份、催化剂0.2-0.3份、色浆0-1份、异氰酸酯60-80份。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性发泡料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水性发泡树脂90-110份、高岭土4-7份、发泡剂3-8份、色浆0.5-3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交联剂为水分散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助剂选自纳米二氧化硅、分子筛、碳酸钙、石墨烯、三氧化二铝中的至少一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增稠剂为非离子聚氨酯型增稠剂。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碳酸钙的平均粒径为60-100nm。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性面料的原料还包括流平剂、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由上述任意一种方法制备得到。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0017]1.传统的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平整性差,本专利技术将无溶剂加工技术引入到了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加工工艺中来,将水性聚氨酯与无溶剂料相结合,得到的合成革不但具有优异的平整性,其花纹饱满立体感强;
[0018]2.本专利技术选择了合适的无机助剂、使得合成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合成革的剥离强度;
[0019]3.本法专利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无机助剂、碳酸钙、高岭土,很好的解决了加工过程中水性面层、无溶剂PU层、贝斯发泡层之间的结合力;
[0020]4.通过使用水分散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能够与水性聚氨酯的大分子链之间形成交联结构,进一步的提高合成革表面的耐水解性。
[0021]5.无溶剂发泡技术作为一项环保的加工方式,能够赋予水性聚氨酯合成革更多特点和功能,增加产品适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在基布上涂覆水性发泡料,烘干成型获得贝斯发泡层;
[0024](2)在离型纸上涂刮水性面料,烘干成型获得水性面层;
[0025](3)在步骤(2)的水性面层上涂覆无溶料,进行预烘获得无溶剂PU层,然后将无溶剂PU层贴合步骤(1)中的贝斯发泡层,最后送入烘箱交联固化定型、收卷、熟化后剥离离型纸即可获得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
[0026]所述水性面料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水性聚氨酯90-110份、交联剂3-7份、增稠剂1-3份、色浆5-12份、无机助剂3-6份。
[0027]所述无溶料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低聚物多元醇90-110份、碳酸钙、催化剂0.2-0.3份、色浆0-1份、异氰酸酯60-80份。
[0028]所述水性发泡料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水性发泡树脂90-110份、高岭土4-7份、发泡剂3-8份、色浆0.5-3份。
[0029]所述水性面料的原料还包括流平剂、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
[0030]步骤(1)中控制贝斯发泡层的厚度为0.2-0.4mm,烘干温度为80-100℃、烘干时间为2-4min。
[0031]步骤(2)中控制水性面层的厚度为0.1-0.15mm,烘干温度为100-120℃、烘干时间为1-3min。
[0032]步骤(3)中预烘温度为100-120℃、预烘时间为1-3min;交联固化定型温度为110-140℃、交联固化定型的时间为6-8min;熟化温度为50-70℃、熟化时间为40-60h。
[0033]水性聚氨酯
[0034]所述水性聚氨酯选自聚醚型水性聚氨酯、聚酯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
[0035]聚氨酯合成革属于聚氨酯弹性体的一类,具有光泽柔和、自然皮革的外观,但是传统水性合成革的平整性差。
[0036]优选的,所述水性聚氨酯为聚醚型水性聚氨酯,所述聚醚型水性聚氨酯为万华的3233A和5219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3233A和5219的重量比为1:1。
[0037]本专利技术体系中选用聚醚型水性聚氨酯增加水性面层的柔软性和耐水解性。
[0038]交联剂
[0039]所述交联剂为水分散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
[0040]通过使用水分散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能够与水性聚氨酯的大分子链之间形成交联结构,进一步的提高合成革表面的耐水解性。
[0041]所述水分散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为苏州金运莱纺织助剂有限公司的JL-5080。
[0042]增稠剂
[0043]所述增稠剂为非离子聚氨酯型增稠剂。可以列举的非离子聚氨酯型增稠剂有U515、U604H、U300、U505、U601等,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非离子聚氨酯型增稠剂为U604H。
[0044]优选的,所述U604H的粘度为10000-12000mPa
·
s。
[0045]申请人发现,当U604H的粘度小于10000mPa
·
s或大于12000mPa
·
s时,会影响合成革的平整性或剥离强度。可能是因为U604H的粘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提高水性面料体系中的粘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基布上涂覆水性发泡料,烘干成型获得贝斯发泡层;(2)在离型纸上涂刮水性面料,烘干成型获得水性面层;(3)在步骤(2)的水性面层上涂覆无溶料,进行预烘获得无溶剂PU层,然后将无溶剂PU层贴合步骤(1)中的贝斯发泡层,最后送入烘箱交联固化定型、收卷、熟化后剥离离型纸即可获得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面料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水性聚氨酯90-110份、交联剂3-7份、增稠剂1-3份、色浆5-12份、无机助剂3-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溶料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低聚物多元醇90-110份、碳酸钙8-12份、催化剂0.2-0.3份、色浆0-1份、异氰酸酯60-8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无溶剂合成革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帅高汉强张哲高金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