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201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机坑电梯,尤其涉及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包括井架立柱和用于稳固井架立柱之间的井架横梁以及滑动式设置在井架立柱之间的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底部设置有落底减震装置,所述井架立柱支撑埋在室外地平面以下的多层持力结构上;其中所述电梯为无机坑电梯。电梯轿厢到达的最低点在单元雨棚标高位置的上方,并且电梯轿厢底部设置有落底减震装置和井架立柱支撑在埋在室外地平面以下的多层持力结构上,这些结构都可以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起到减震减噪的作用,减少对一层住户的干扰。少对一层住户的干扰。少对一层住户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机坑电梯,尤其涉及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

技术介绍

[0002]为全面提高老旧小区居民生活质量,切实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给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是一大实实在在的福利,但是在给老旧小区的住宅楼加装电梯时,通常会遭到一楼住户的阻拦,使得安装电梯这件事处于停滞状态,因为安装电梯对会影响一楼的采光等造成较大的影响和不便,同时会给一楼造成较大的震动和噪音,并且普通安装电梯每层都设置出入口会对楼房破坏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电梯轿厢首层出入口设置在单元门上方雨棚上(标高位置,不受力),减少对一层住户的干扰和影响,并且电梯轿厢底部设置有落底减震装置和井架立柱支撑在埋在室外地平面以下的多层持力结构上,这些结构都可以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起到减震减噪的作用,大大的减小了对一楼住户的影响,顺利的推行了给老旧小区的住宅楼加装电梯这大福利政策,同时电梯出入口隔层加半层入户,减少对原房屋结构(圈梁)的破坏性影响,既减少了电梯停顿楼层又不影响居民使用需求,提高运行效率。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包括井架立柱和滑动式设置在井架立柱之间的电梯轿厢,所述电梯型式为无机坑电梯形式。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梯轿厢首层入口设置在单元雨棚标高位置的上方,位于所述井架立柱内的所述电梯轿厢的底座为钢构加固形式。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梯轿厢的出入口采用隔层加半层的入户形式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井架立柱为钢结构型式。
[0009]进一步地,所述井架立柱之间设置有用于稳固井架立柱之间的井架横梁。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梯轿厢与井架立柱钢珠滚球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梯轿厢顶内置智能化伸缩式雨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梯轿厢为全景式钢化玻璃轿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梯轿厢底部设置有落底减震装置,所述井架立柱支撑在埋在室外地平面以下的多层持力结构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梯轿厢顶端设置有固定连接板,靠近电梯机房屋面处的所述井架立柱相对侧对称设置有钢管横梁固定装置,所述钢管横梁固定装置之间转动式设置有轱辘转轴,所述轱辘转轴中部设置有第一活动部,所述固定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活动部,所述
第一活动部和所述第二活动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活动部和所述第二活动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升降所述电梯轿厢的提升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多层持力结构埋在碎石层中,所述碎石层上方覆盖有一层泥土层。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多层持力结构包括水泥制成的垫板和嵌入在所述垫板梯形槽内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对称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内灌入有与所述垫板一体成型的水泥凸缘,所述垫板由钢片和减震橡胶片交替叠成的多层梯形结构组成,所述垫板最上层和最下层均为钢片,所述减震橡胶片的厚度为所述钢片的八分之一,所述钢片和所述减震橡胶片互相通过胶水粘接在一起。
[0017]进一步地,所述井架立柱和所述井架横梁均为角钢制成。
[001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板为钢板制成。
[0019]进一步地,所述轱辘转轴为钢管制成。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部和所述第二活动部均为滑轮装置或链条齿轮,所述提升部为钢丝绳吊索或提升链条
[0021]进一步地,所述落底减震装置包括与所述电梯轿厢底端连接的金属盒和设置在所述金属盒下方的塑性橡胶,所述金属盒内铺满弹簧丝或弹簧片。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电梯轿厢为无机坑电梯型式;
[0024]2、电梯轿厢首层出入口设置在单元门上方雨棚上的标高位置,减少对一层住户的干扰和影响,并且电梯轿厢底部设置有落底减震装置和井架立柱支撑在埋在室外地平面以下的多层持力结构上,确保电梯轿厢的稳定性;这些结构都可以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起到减震减噪的作用,大大的减小了对一楼住户的影响,顺利的推行了给老旧小区的住宅楼加装电梯这大福利政策。
[0025]3、来自井架立柱的振动会随着多层持力结构的减震作用传入到地下,而多层持力结构是埋在碎石层,碎石层可以进一步消除来自井架立柱的振动,有效的隔绝了对一楼震动和噪音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层持力结构的俯视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层持力结构沿A的截面图。
[002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井架立柱,2、井架横梁,3、电梯轿厢,4、固定连接板,5、钢管横梁固定装置,6、轱辘转轴,7、第一活动部,8、第二活动部,9、提升部,10、落底减震装置,11、多层持力结构,1101、垫板,1102、支撑块,1103、方形通孔,1104、凸缘,a1,a2,a3,

,aN、钢片,b1,b2,

,bN-1、减震橡胶片,12、碎石层,13、泥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专利技术
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0031]如图1-3所示,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包括井架立柱1和用于稳固井架立柱1之间的井架横梁2以及滑动式设置在井架立柱1之间的电梯轿厢3,井架立柱1和井架横梁2均为长150mm宽150mm厚8mm的角钢制成,电梯轿厢3到达的最低点在单元雨棚上方,电梯轿厢3顶端设置有固定连接板4,固定连接板4为长200mm宽200mm厚12mm的钢板制成,靠近电梯机房屋面处的井架立柱1相对侧对称设置有钢管横梁固定装置5,钢管横梁固定装置5之间转动式设置有轱辘转轴6,轱辘转轴6为直径100mm的钢管制成,轱辘转轴6中部设置有第一活动部7,固定连接板4上设置有第二活动部8,第一活动部7和第二活动部8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活动部7和第二活动部8均为转动轱辘或链条齿轮,提升部9为钢丝绳吊索或提升链条,第一活动部7和第二活动部8之间设置有用于升降电梯轿厢3的提升部9,电梯轿厢3底部设置有落底减震装置10,井架立柱1支撑在埋在室外地平面以下的多层持力结构11上。
[0032]优选地,多层持力结构11包括水泥制成的垫板1101和嵌入在垫板1101梯形槽内的支撑块1102,多层持力结构11埋在碎石层12中,碎石层12上方覆盖有一层泥土层13,支撑块1102上对称开设有方形通孔1103,方形通孔1103内灌入有与垫板1101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型式为无机坑电梯形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首层入口设置在单元雨棚标高位置的上方,位于所述井架立柱内的所述电梯轿厢的底座为钢构加固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出入口采用隔层加半层的入户形式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架立柱为钢结构型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架立柱之间设置有用于稳固井架立柱之间的井架横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与井架立柱钢珠滚球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顶内置智能化伸缩式雨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为全景式钢化玻璃轿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底部设置有落底减震装置,所述井架立柱支撑在埋在室外地平面以下的多层持力结构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加装的无机坑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顶端设置有固定连接板,靠近电梯机房屋面处的所述井架立柱相对侧对称设置有钢管横梁固定装置,所述钢管横梁固定装置之间转动式设置有轱辘转轴,所述轱辘转轴中部设置有第一活动部,所述固定连接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秋华刘斌刘献刚刘凯欧阳晨晖杨玮明熊小林熊盼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基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