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及其滤芯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88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及其滤芯制作工艺,所述过滤网包括耐高压塑料边框,所述耐高压塑料边框内安装有滤芯,所述滤芯通过滤纸反复折叠形成,折叠后的折尖上覆盖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耐高压塑料边框上的超导体框条相连接,所述超导体框条通过接地铝箔接地,所述滤芯通过定位梳子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网能够专门使用在高压电场中,具有低阻力、高效果、长寿命的优点。长寿命的优点。长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及其滤芯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及其滤芯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2020年因为疫情出现了很多的消杀设备,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项就是利用高压电场杀死细菌和病毒,通过高压电场一刹那将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烧焦,杀死细菌,然后将细菌和病毒的尸体收集起来,防止二次污染。
[0003]现有的高压电场通常采用蜂巢式静电和板式微静电(ifd:达尔文的专利),这些静电的工作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放电打火有电弧出现,存在安全隐患,并且集尘段收集灰尘持续性的效果并不强烈,也就是说寿命比较短,并且杀菌能力有限。尤其是面临疫情的情境下,需要一款新型的高压电场的过滤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及其滤芯制作工艺,用于解决高压电场中的过滤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5]一种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包括耐高压塑料边框,所述耐高压塑料边框内安装有滤芯,所述滤芯通过滤纸反复折叠形成,折叠后的折尖上覆盖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耐高压塑料边框上的超导体框条相连接,所述超导体框条通过接地铝箔接地,所述滤芯通过定位梳子限位。
[0006]所述滤芯的折高为88mm,折距为7.25mm。
[0007]所述滤芯的折叠角度相同。
[0008]所述导电层仅在滤芯上部的折尖上。
[0009]所述导电层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耐高压塑料边框左右两侧设置的超导体框条相连接。
[0010]所述滤芯的前后两端通过定位梳子限位。
[0011]一种过滤网的滤芯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在在玻璃纤维材料中,每公斤加入5%的驻极体材料,并加入0.8%的超导石墨烯,混合后,制成滤纸;
[0013]S2:将滤纸在20℃~30℃恒温、40%~60%恒湿的密封舱内静置40~60小时;
[0014]S3:滤纸反复折叠后形成滤芯;
[0015]S4:在滤芯的折尖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导电层;
[0016]S5:将滤纸通过静电电场激发。
[0017]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滤纸生产时的环境为静电场景,设备接地,人员带有静电手环。
[0018]进一步的,步骤S4中,所述导电层的原料至少含有铜、银、镍三种以上元素。
[0019]进一步的,步骤S4中,所述滤芯上的导电层任意两个点都有电阻产生,且电阻≤100MΩ。
[0020]所述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及其滤芯制作工艺,能够专门使用在高压电场中,适用于高压电场的过滤设备,具有低阻力、高效果、长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所述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折尖和导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导电层的示意图;
[0025]图5是定位梳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耐高压塑料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耐高压塑料边框的侧面示意图;
[0028]图8是所述过滤网上滤芯的制作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到图4所示,所述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包括滤芯1、耐高压塑料边框2、超导体框条3、定位梳子4,所述滤芯1放置在矩形的耐高压塑料边框2内,其通过滤纸反复折叠形成,并通过定位梳子4限位,所述滤芯1折叠后的折尖6上覆盖有导电层7,所述导电层7与超导体框条3相连接,所述超导体框条3安装在耐高压塑料边框2上,通过接地铝箔5接地。
[0030]结合图2所示,滤芯1在反复折叠时,其折高为88mm,折距(折尖间的距离)为7.25mm,且折叠角度一致。结合图3所示,折尖6上的导电层7高度范围可以选择为0.2mm-0.5mm。且导电层7仅在滤芯1上部的折尖6上,下部不需要。
[0031]如图5所示,定位梳子4采用高强度的材质制成,从而能够有效的限位反复折叠后的滤芯1,所述滤芯1的折尖6位于定位梳子4的梳齿间隙8处,同理,梳齿的间距为7.25mm。
[0032]所述滤芯1的前后两端都通过定位梳子4限位,这样,滤芯1的前后都不能活动,从而保持折距不变。
[0033]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耐高压塑料边框2包括支撑框10,所述支撑框10的上下两侧形成有边沿9,通过四周的支撑框10围住滤芯1,通过边沿9防止滤芯1的移动。
[0034]所述超导体框条3设置有两条,超导电材料,分布在耐高压塑料边框2的左右两侧,正好与折尖6上的导电层7相接触,使得导电层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根超导体框条3连接。
[0035]所述超导体框条3上设置有接地铝箔5,通过接地铝箔5进行接地处理。两根超导体框条3通过线连接,这样在一侧设置接地铝箔5即可,两根超导体框条3没有联通时,则两根超导体框条3都设置有接地铝箔5。
[0036]如图8所示,所述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的滤芯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7]S1:制作滤纸:以玻璃纤维做为主体,在玻璃纤维材料中每公斤加入5%的驻极体材料,并加入0.8%的超导石墨烯,充分混合后搅拌均匀,并利用纸张生产设备做成滤纸。
[0038]加工时,所有加工及生产滤纸的设备都需要接地,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静电手环,避免在该阶段,因为静电导致驻极体和石墨烯材料的分布出现不均匀,或者出现破坏。
[0039]S2:静置滤纸:生产出来的成品滤纸在20℃~30℃恒温、40%~60%恒湿的密封舱内静置40~60小时,此时驻极体和超导石墨烯已经充分稳定,成品滤纸的性能不会因为打折出现变化。某实施例中,生产出来的成品滤纸在25℃恒温、50%恒湿的密封舱内静置48小时。
[0040]S3:滤纸反复折叠后形成滤芯:将稳定的成品滤纸进行打折,反复折叠后,由于是配合专用的高压静电电场设备使用,所以,对于滤纸的折高和折距具有很严格的要求,折高范围:85mm~95mm,折距:6.25~8.25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打折后,通过3D立体打印技术,将导电物质(至少含有铜、银、镍三种以上元素)打印复合在滤纸的折尖上,形成导电层,然后超导体框条连接所有折尖上的导电层。使用万用表检验,保证任意两个点都有电阻产生,且电阻≤100MΩ。
[0041]S4:将滤纸通过静电电场激发:生产出来的滤纸经过设定的静电电场,静电电场的恒定电压为11000V,并将滤纸以10m/min的速度通过电场,滤芯能够充电,滤纸能够保持一定的活性,这样在配合高压静电设备使用时,能够很好的展现效果。
[0042]S5:安装滤芯:经过电场后的滤芯再使用高强度的定位梳子进行定位,保证每个折尖都保持一样的距离,保证不会因为结构的原因增加滤芯的阻力,然后将滤芯安装到耐高压塑料边框内,由于使用过的环境是高压电场内,所以本专利技术对于这个定位梳子使用耐高压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耐高压塑料边框,所述耐高压塑料边框内安装有滤芯,所述滤芯通过滤纸反复折叠形成,折叠后的折尖上覆盖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耐高压塑料边框上的超导体框条相连接,所述超导体框条通过接地铝箔接地,所述滤芯通过定位梳子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的折高为88mm,折距为7.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的折叠角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仅在滤芯上部的折尖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耐高压塑料边框左右两侧设置的超导体框条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压电场的智能过滤网,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晓波闻非王涛倪棕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