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郜红专利>正文

一种婴儿车的坐板高度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825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婴儿车的坐板高度调整机构,包括框架、靠背、压簧螺钉、顶珠弹簧、顶珠、弹簧片、顶勾、定位架,靠背可在框架后端上下滑动,并通过压簧螺钉、顶珠弹簧、顶珠、弹簧片、顶勾、定位架构成的定位机构实现靠背的位置调整和定位,以使不同体型和身高的婴幼儿均能调整到舒适的坐姿,坐板的高度调整具有自动复位功能,不需要额外的开关进行锁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定位稳定可靠。定位稳定可靠。定位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车的坐板高度调整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车的坐板高度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婴儿车是婴幼儿的代步工具,其车体内的空间可供婴幼儿进行坐卧等活动,极大地方便了家长携带婴幼儿的出行活动,也为婴幼儿提供了舒适的乘坐及成长空间;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同功能的婴儿车,在婴幼儿较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度过,出行时仍需要平躺,软减震、高车款式的婴儿车比较方便家长对婴幼儿的看护;在婴幼儿较大时,可以进食一些婴儿餐,为方便给婴儿喂食常常会用到高餐椅,并且婴幼儿在学习行走阶段需要用到辅助婴幼儿行走的安全车,此时活动量也比较大,因此需要使用较低重心的婴儿车,防止婴儿车倾覆或婴幼儿摔下造成较大伤害;在使用婴儿车过程中,有的婴幼儿要面向家长才能有安全感,另一些则要面向前方,方便观察沿途新鲜事物,这就要求婴儿车具有调整座椅方向的功能;现有婴儿车的功能较为单一,使用寿命一般在一年左右便因不能满足婴幼儿成长需求而成为闲置品;并且现有婴儿车大多不具有摇篮功能,当婴幼儿由于烦躁或无聊等情绪而发生哭闹时,家长只能抱着晃动,才能止住婴幼儿的哭闹,这会加重家长体力上的负担和行动上的不便。
[0003]为满足婴幼儿各个生长阶段的不同需求,采购不同的婴儿车和辅助椅会导致家庭购置费用增大,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占用较多的室内存放空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消费者对婴儿车也出现多样化的需求,功能单一的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婴儿车多样化的需求。
[0004]公开号为CN102616263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摇篮式多功能婴儿车,其篮体下端设有篮体座,篮座板上侧设有篮体槽,篮体座可在篮体槽内转动,从而实现篮体纵向摇摆的摇篮功能,由于摇摆动作由人力驱动并需要时刻控制平衡,且没有限位缓冲装置,使用过程中不仅会造成手臂疲劳,并且存在意外脱手从而使篮体一端由于重力不平衡突然下降的风险,对婴幼儿造成惊吓和伤害;另外由于是纵向摇摆,婴幼儿在使用这种摇篮时会出现头低脚高的状态,婴幼儿在这种状态时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或恐惧,这会对婴幼儿脆弱的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相比较而言,依据钟摆效应设计的横向摇摆的摇篮不会突然下降,也不会使婴幼儿出现头低脚高的状态,从而可以避免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的坐板高度调整机构,其结构新颖,操作方便。
[0006]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婴儿车的坐板高度调整机构,包括框架、靠背、压簧螺钉、顶珠弹簧、顶珠、弹簧片、顶勾、定位架,其特征在于:靠背可在框架后端上下滑动,并通过压簧螺钉、顶珠弹簧、顶珠、弹簧片、顶勾、定位架构成的定位机构实现靠背的位置调整和定位,以使不同体型和身高的婴幼儿均能调整到舒适的坐姿。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框架后端内部设置有两个导杆,靠背后侧所设的两个导孔与两个导杆配合安装,使靠背可相对于框架实现上下滑动。
[0008]作为优选,框架后端设置有空腔结构,在空腔结构前侧下端设置有可转动的下挡轮,在空腔结构后侧纵向设置有棘齿条,在棘齿条上端位置设有可转动的上挡轮,定位架通过螺钉与靠背实现紧固连接,顶勾前侧设置有前顶面,后侧下端设置有后顶面,顶勾安装于定位架内部并构成转动副,两个弹簧片安装于定位架与顶勾之间,在弹簧片弹力作用下顶勾具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定位架顶端设有螺纹孔,顶珠安装于螺纹孔下端并向下伸出,压簧螺钉通过螺纹副安装于螺纹孔上端,压簧螺钉与顶珠之间设有顶珠弹簧,通过调整压簧螺钉在螺纹孔内的位置可改变顶珠弹簧的压缩量,从而调整顶珠的回弹力度,顶勾下端可与棘齿条的齿牙啮合,从而实现靠背高度位置的定位。
[0009]初始状态时,在弹簧片弹力作用下,顶勾的顶端位于顶珠左侧;当需要调整坐板高度时,向上拉动靠背,顶勾下端会在棘齿条的各齿间从下往上跳动,在此过程中顶勾上端始终处于顶珠左侧区间,当坐板移动到合适高度位置后停止向上拉动靠背,顶勾下端会卡在相应棘齿条的齿牙间不能向下移动,从而完成坐板的高度调整和定位。
[0010]当需要降低坐板高度时,将靠背向上拉动至最高位置,在此过程中顶勾的前顶面会向上移动并接触到上挡轮,在上挡轮的推动下,顶勾会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其上端压缩并越过顶珠,到达顶珠的右侧区间,在顶珠的阻挡作用下顶勾上端不能自发越过顶珠到达左侧区间,此时顶勾下端脱离与棘齿条啮合,从而坐板可顺畅地向下滑动,当坐板滑动至最下端位置时,下挡轮会顶住顶勾的后顶面,在下挡轮推力作用下,顶勾逆时针转动,其上端压缩并越过顶珠到达左侧区间,从而恢复初始状态,并可继续调整坐板至合适高度。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坐板的高度可以根据婴幼儿体型和喜好调整到舒适的高度,坐板的高度调整具有自动复位功能,不需要额外的开关进行锁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定位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座椅朝后向时的示意图。
[0014]图3为保护婴幼儿学习行走时的示意图。
[0015]图4为座椅的爆炸示意图。
[0016]图5为坐板升高后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0017]图6为坐板下降状态的示意图。
[0018]图7为车架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8为座椅摇篮功能锁止状态的示意图。
[0020]图9为座椅摇篮功能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21]图10为第一立柱转动锁止状态示意图。
[0022]图11为第一立柱可转动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3]图12为第三立柱转动锁止状态示意图。
[0024]图13为第三立柱可转动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5]图14为底盘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5为刹车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0027]图16为刹车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8]图17为刹车机构解除状态的示意图。
[0029]图18为刹车机构锁止左后轮转动的示意图。
[0030]图19为顶勾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号:1座椅、101框架、101.1下挡轮、101.2导杆、101.3棘齿条、101.4上挡轮、101.5顶杆座、102靠背、102.1坐板、103翻板、104连板、105压簧螺钉、106顶珠弹簧、107顶珠、108弹簧片、109顶勾、109.1前顶面、109.2后顶面、110定位架、111插槽架、112按钮、113楔形块、114螺母、115顶杆、116挂钩弹簧、117紧定螺钉、118挂钩;
[0032]2车架机构、201摆杆、201.1插板、202顶罩、203第一立柱、204第一滑套、205第一弹簧、206第二立柱、207气压棒开关、208下连杆、209上连杆、210气压棒、211固定立柱、212第二弹簧、213第二滑套、214第三立柱、215锁止扳手、216摇篮插杆、217插杆弹簧、218顶摆套、219尾摆套;
[0033]3底盘机构、301底板、302第一弹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的坐板高度调整机构,包括框架(101)、靠背(102)、压簧螺钉(105)、顶珠弹簧(106)、顶珠(107)、弹簧片(108)、顶勾(109)、定位架(110),其特征在于:靠背(102)可在框架(101)后端上下滑动,并通过压簧螺钉(105)、顶珠弹簧(106)、顶珠(107)、弹簧片(108)、顶勾(109)、定位架(110)构成的定位机构实现靠背(102)的位置调整和定位,以使不同体型和身高的婴幼儿均能调整到舒适的坐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坐板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101)后端内部设置有两个导杆(101.2),靠背(102)后侧所设的两个导孔与两个导杆(101.2)配合安装,使靠背(102)可相对于框架(101)实现上下滑动;框架(101)后端设置有空腔结构,在空腔结构前侧下端设置有可转动的下挡轮(101.1),在空腔结构后侧纵向设置有棘齿条(101.3),在棘齿条(101.3)上端位置设有可转动的上挡轮(101.4),定位架(110)通过螺钉与靠背(102)实现紧固连接,顶勾(109)前侧设置有前顶面(109.1),后侧下端设置有后顶面(109.2),顶勾(109)安装于定位架(110)内部并构成转动副,两个弹簧片(108)安装于定位架(110)与顶勾(109)之间,在弹簧片(108)弹力作用下顶勾(109)具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定位架(110)顶端设有螺纹孔,顶珠(107)安装于螺纹孔下端并向下伸出,压簧螺钉(105)通过螺纹副安装于螺纹孔上端,压簧螺钉(105)与顶珠(107)之间设有顶珠弹簧(106),通过调整压簧螺钉(105)在螺纹孔内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六二B九一零
申请(专利权)人:郜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