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178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其包括外壳及容置在外壳内的抽风机、气体检测组件、全景影像系统、气感集成电路板。外壳内设置有气流通道及位于气流通道两端的进风口、出风口。抽风机设置在进风口处,用于将外部气体吸入外壳内。气流通道用于将抽风机吸入的空气引导至出风口处,并从出风口排出。气体检测组件设置在气流通道内,用于对经过的外部气体进行检测。全景影像系统设置在外壳内,用于对现场环境进行全方位拍摄。气感集成电路板用于将气体检测组件及全景影像系统整合到一个模块。本申请能实时快速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且有效扩大拍摄视角,实现全方位勘测。测。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特种消防装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消防机器人是执行终端,在灭火、勘察等过程中,通过代替人员靠近危险区域,侦探现场环境等,因此需要远程操作人员知道现场操作环境以及危险程度。现在的挂载在多旋翼无人机上的勘测装置,由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本来就有向下的风力,使得火灾现场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不能往勘测装置处流动,使得空气检测的灵敏度不高;同时现在的勘测装置拍摄的视角不够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能实时快速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且有效扩大拍摄视角,实现全方位勘测。
[0004]一种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其包括外壳及容置在外壳内的抽风机、气体检测组件、全景影像系统、气感集成电路板。外壳内设置有气流通道及位于气流通道两端的进风口、出风口。抽风机设置在进风口处,用于将外部气体吸入外壳内。气流通道用于将抽风机吸入的空气引导至出风口处,并从出风口排出。气体检测组件设置在气流通道内,用于对经过的外部气体进行检测。全景影像系统设置在外壳内,用于对现场环境进行全方位拍摄。气感集成电路板用于将气体检测组件及全景影像系统进行整合到一个模块。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的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通过在外壳内设置气流通道及抽风机,能实时快速检测外部环境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同时,还集成有全景影像系统,能有效扩大拍摄范围,实现全方位勘测。进一步的,通过气感集成电路板对气体检测组件及全景影像系统进行整合,便于更换拆装及维护。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全景影像系统包括面向不同角度的多个鱼眼摄像头,从而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覆盖,以对全局事态进行更全面的监控。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多个侧板。侧板上开设通光孔。鱼眼摄像头设置在侧板内侧,且与通光孔对齐设置。如此,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侧板等间距设置,且每个侧板上设置一个鱼眼摄像头。如此,使得外壳内的空间被合理利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还包括多个连接板。连接板设置在相邻两个侧板之间。进风口及出风口开设在不同的连接板上。如此,便于气流通道的设计。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还包括上盖及下盖。侧板及连接板均垂直于上盖及下盖。相邻两个侧板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连接板。如此,使外壳的结构稳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流通道包括检测通道、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分别位于检测通道两端且与检测通道相连通。进风通道与进风口相对应,出风通
道与出风口相对应。如此,能够使气体的流通更顺畅。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均为类似喇叭状的结构,有利于进风及出风。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体检测组件包括多个气体传感器,其依序设置在检测通道内。如此,可提高气体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风口设置排气扇,用于将出风通道内的气体排到外部去。如此,有利于外壳内的气压平衡,提高气体在气流通道内的流通速度。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风口及出风口上均贴有防水透气膜。如此,可提高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的防水等级。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感测外部现场环境的温度及湿度。如此,可实现勘测数据的多样化,使得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的集成度较高。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气流通道内。如此,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且缩短温湿度检测的响应时间。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集成在所述气感集成电路板上。如此,便于拆卸维修。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3为图1的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0022]图4为图1的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的另一角度的侧视图。
[0023]元件标号说明
[0024]100、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10、外壳;101、气流通道;102、检测通道;103、进风通道;104、出风通道;11、上盖;12、下盖;13、侧板;130、通光孔;14、连接板;141、进风口;142、出风口;143、防水透气膜;20、抽风机;30、气体检测组件;31、气体传感器;40、温湿度传感器;50、全景影像系统;60、气感集成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如图1及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100,可安装到消防机器人或其他消防装备(比如多旋翼无人机)上,其包括外壳10及容置在外壳10内的抽风机20、气体检测组件30、温湿度传感器40、全景影像系统50、气感集成电路板60(见图2)。
[0029]外壳10包括上盖11、下盖12、多个侧板13及多个连接板14。侧板13及连接板14均与上盖11及下盖12相连接。侧板13与连接板14间隔设置,也就是说,相邻两个侧板13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连接板14。在本实施例中,侧板13及连接板14均垂直于上盖11及下盖12,侧板13及连接板14的数量均为四个,侧板13两两相对设置,连接板14两两相对设置,且侧板13的长度大于连接板14的长度。每个侧板13上均开设有通光孔130。每个连接板14上均开设有进风口141或出风口142。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41及出风口142分别开设在不同的连接板14上。当然,侧板13及连接板14的数量及形状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容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抽风机、气体检测组件、全景影像系统、气感集成电路板;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气流通道及位于所述气流通道两端的进风口、出风口;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用于将外部气体吸入所述外壳内;所述气流通道用于将所述抽风机吸入的空气引导至所述出风口处,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气体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内,用于对经过的外部气体进行检测;所述全景影像系统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用于对现场环境进行全方位拍摄;所述气感集成电路板用于将所述气体检测组件及所述全景影像系统整合到一个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景影像系统包括面向不同角度的多个鱼眼摄像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多个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通光孔;所述鱼眼摄像头设置在所述侧板内侧,且与所述通光孔对齐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侧板等间距设置,且每个侧板上设置一个所述鱼眼摄像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多个连接板;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开设在不同的所述连接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景影像和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上盖及下盖,所述侧板及所述连接板均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来超良夏红峰李示明王鑫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