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上人屋面管线预制结构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BIM 技术应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上人屋面管线预制结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上人屋面”与“不上人屋面”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使用功能。
ꢀ“
上人屋面”具有使用功能,例如观景平台、屋顶花园、屋顶网球场等;“不上人屋面”不具有使用功能,仅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无论“上人”还是“不上人”,都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并为检修维护提供方便。
[0003]随着高层建筑的开发,对高层建筑上人屋面需求越来越大,上人屋面不仅提供了活动空间,还为临时灾害提供了等待救援的希望。随着建筑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机电系统越来越复杂,相应的建筑屋面管线越来越多,常规的屋面管线安装均贴地布置,造成屋面管线安装困难、成品保护难度大,后期检修维护困难。屋面管线施工普遍存在安装体量大、安装质量要求高、施工周期短、高层运输困难等问题,尤其是管线、支架预制加工及支架底座与屋面结构连接部位是控制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上人屋面管线预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Revit软件建立建筑结构机电管线三维模型;步骤2、通过三维模型可视化,结合屋面人员活动范围、检修通道对上人屋面管线排布方案进行方案比选优化;步骤3、利用Naviswork软件重力和第三方视角功能进行模拟,将机电管线高度定位,实现管线架空敷设;对架空敷设的管线进行碰撞检测并生成检测报告,根据碰撞检测报告优化三维仿真模型;步骤4、利用MagiCAD软件的支吊架模块,对优化后的机电管线进行综合支吊架设计;步骤5、使用Revit软件建立包含钢板及锚固筋的底座族,根据设计好的综合支架进行底座设计、排布并导出二维底座设计图作为屋面结构专业施工依据;步骤6、将BIM模型拆分,得到各系统、各构件模型,将系统模型导出CAD二维预制加工图,标注各预制管线、支吊架的几何尺寸及定位尺寸;步骤7、按照二维预制图分别进行管线、支吊架的预制加工,将预制组成完成的管段运输至工地现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利用塔吊或吊车运输预制段至屋面;步骤8、利用BIM技术进行4D施工模拟,包括现场组织、工序和拼装模拟,反应整个机电管线预制结构施工过程,并借助模型的可视化对现场工人进行安装交底;步骤9、利用BIM放样机器人进行管线和支架定位放样,从BIM模型中设置现场控制点坐标和建筑物结构点坐标分量作为BIM模型复合对比依据;步骤10、按照现场放样、交底进行预制管段及支架安装,施工过程中利用移动设备和基于BIM模型的管理平台实现模型轻量化和过程质量、安全管理;步骤11、结合BIM模型检验支吊架、管线安装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上人屋面管线预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建筑模型按照图纸所示的轴线、定位、布局尺寸建立,包含墙、板、基础,模型精度等级为LOD4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上人屋面管线预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BIM模型创建过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伟,孟庆礼,刘宴伟,赵艳,孙征,彭琳,蒋建云,费立敏,朱佳庆,肖辉茹,贾鸿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