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电陶瓷粉体细化方法及压电陶瓷技术

技术编号:273120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电陶瓷应用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压电陶瓷粉体细化方法及压电陶瓷,采用湿法球磨和砂磨机细化法制备,其主要步骤包括:配料—混料—预烧—砂磨—过筛—成型与排塑—烧结—上电极和极化处理—压电性能测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入砂磨机,采用湿法球磨和砂磨机多次细化处理,缩短了喷雾造粒前球磨搅拌的时间,降低了压电陶瓷粉体的颗粒度和烧结温度,提升了材料的压电性能,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实用性。生产的效率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压电陶瓷粉体细化方法及压电陶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电陶瓷应用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压电陶瓷 粉体细化方法及压电陶瓷。

技术介绍

[0002]压电陶瓷材料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电子信息功能器件材料,近年来发 展迅速,应用日趋广泛,已经成为当代不可或缺的现代工业材料之一。压 电效应其实就是当对压电陶瓷材料施加外部应力时,其内部晶体表面产生 了电荷(正压电性);若对该材料施加一个外部电场,则内部晶体会在电 场作用下产生形变(逆压电性)。随着工业的现代化发展,人们对压电陶 瓷的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诸多因素制约了压 电陶瓷性能的提升。
[0003]目前PZT系列压电陶瓷作为工业上应用广泛的陶瓷其烧结温度在 1300℃左右。如何降低烧结温度,提高烧结致密度一直是近年来研究人员 的研究重点。在PZT系列压电陶瓷的基础上,引入砂磨机的细化处理有助 于降低陶瓷粉体的颗粒度,提高陶瓷的烧结致密度,改善陶瓷的压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前PZT系列陶瓷细化处理后颗粒度仅为 D50=1.2μm,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细化颗粒度为D50=0.8μm的方法及压电陶 瓷,制备的P-8陶瓷材料颗粒度为D50=0.8μm,在常温下的d
33
值为280pC/N, 常温下k p
=57%,达到了水声材料应用的性能标准。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新型压电陶瓷粉体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配料:根据PZT系列P-8的PbZrTiO3化学分子式计算各组分所需 原料的比例,进行配料后,得到陶瓷粉料;
[0008](2)混料:采用传统湿法球磨混料,将陶瓷粉料和去离子水按比例加 入搅拌桶,形成料浆进行球磨,球磨结束,浆料烘干备用;
[0009](3)预烧:将烘干后的粉料在700-800℃的温度下预烧2h;
[0010](4)砂磨:称取预烧处理后的陶瓷粉末倒入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 制成混合陶瓷料浆;将混合陶瓷料浆填入砂磨机的料筒中进行细化处理3h; 将细化后的陶瓷料浆从料筒中取出,把陶瓷料浆与占料重4-6%的PVA溶液 球磨搅拌混合均匀;
[0011](5)过筛:将混合均匀后的陶瓷料浆接入喷雾造粒机,制备得到的粉 末用250目筛网进一步过筛;
[0012](6)成型与排塑:将粉末预压成型得到陶瓷素坯,将陶瓷素坯放入马 弗炉中,在750℃的温度下排胶1h,进一步排除陶瓷素坯中的成型剂,保 证烧结质量,提高烧结致密度;
[0013](7)烧结:在1240℃的温度下烧结2h,随炉自然冷却;
[0014](8)上电极和极化处理:在陶瓷表面进行渗银处理,形成金属薄膜, 对陶瓷施加一个强直流电场,材料内部的铁电畴发生转向,陶瓷中的电畴 全部按电场方向排列,只有经过极化处理的压电陶瓷材料才有压电效应。
[0015]优选的,所述的步骤(1)中采用分析纯Pb3O4、ZrO2、TiO2粉体作为原 料进行配料。
[0016]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陶瓷粉料和去离子水按照100:43的质量 比进行搅拌。
[0017]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料浆需要预先在搅拌桶中搅拌5min,在 转速为100r/min低速下球磨30s后,无异常开始在转速为180-220r/min 高速下球磨,球磨的时间为3h。
[0018]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料浆在120℃的温度下烘干12h。
[0019]优选的,所述的步骤(4)中预烧处理后的陶瓷粉末与去离子水按质量 比1:2进行称取混合。
[0020]优选的,所述的步骤(4)中PVA溶液以占料重5%的比例与陶瓷料浆 进行混合。
[0021]一种采用上述新型压电陶瓷粉体细化方法所制备的压电陶瓷,所述的 制备后的P-8陶瓷材料颗粒度为D50=0.8μm,在常温下的d
33
值为280pC/N, 常温下k p
=57%。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砂磨机,采用湿法球磨和砂磨机多次细化处理,缩短 了喷雾造粒前球磨搅拌的时间,降低了压电陶瓷粉体的颗粒度和烧结温度, 提升了材料的压电性能,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实用性;
[0024]而且该专利技术的方法与传统压电陶瓷固相球磨工艺法相比,制备的P-8 压电陶瓷材料颗粒度为D50=0.8μm,在常温下的d
33
值为280pC/N,常温下 k p
=57%,达到了水声材料应用的性能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 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 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
[0027]一种新型压电陶瓷粉体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1)配料:根据PZT系列P-8的PbZrTiO3化学分子式计算各组分所需 原料的比例,进行配料后,得到陶瓷粉料;
[0029](2)混料:采用传统湿法球磨混料,将陶瓷粉料和去离子水按比例加 入搅拌桶,形成料浆进行球磨,球磨结束,浆料烘干备用;
[0030](3)预烧:将烘干后的粉料在750℃的温度下预烧2h;
[0031](4)砂磨:称取预烧处理后的陶瓷粉末倒入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 制成混合陶瓷料浆;将混合陶瓷料浆填入砂磨机的料筒中进行细化处理3h; 将细化后的陶瓷料浆从料筒中取出,把陶瓷料浆与占料重4-6%的PVA溶液 球磨搅拌混合均匀;
[0032](5)过筛:将混合均匀后的陶瓷料浆接入喷雾造粒机,制备得到的粉 末用250目筛网进一步过筛;
[0033](6)成型与排塑:将粉末预压成型得到陶瓷素坯,将陶瓷素坯放入马 弗炉中,在750℃的温度下排胶1h,进一步排除陶瓷素坯中的成型剂,保 证烧结质量,提高烧结致密度;
[0034](7)烧结:在1240℃的温度下烧结2h,随炉自然冷却;
[0035](8)上电极和极化处理:在陶瓷表面进行渗银处理,形成金属薄膜, 对陶瓷施加一个强直流电场,材料内部的铁电畴发生转向,陶瓷中的电畴 全部按电场方向排列,只有经过极化处理的压电陶瓷材料才有压电效应。
[0036]具体的,步骤(1)中采用分析纯Pb3O4、ZrO2、TiO2粉体作为原料进行 配料。
[0037]具体的,步骤(2)中陶瓷粉料和去离子水按照100:43的质量比进行 搅拌。
[0038]具体的,步骤(2)中料浆需要预先在搅拌桶中搅拌5min,在转速为 100r/min低速下球磨30s后,无异常开始在转速为220r/min高速下球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压电陶瓷粉体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根据PZT系列P-8的PbZrTiO3化学分子式计算各组分所需原料的比例,进行配料后,得到陶瓷粉料;(2)混料:采用传统湿法球磨混料,将陶瓷粉料和去离子水按比例加入搅拌桶,形成料浆进行球磨,球磨结束,浆料烘干备用;(3)预烧:将烘干后的粉料在700-800℃的温度下预烧2h;(4)砂磨:称取预烧处理后的陶瓷粉末倒入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制成混合陶瓷料浆;将混合陶瓷料浆填入砂磨机的料筒中进行细化处理3h;将细化后的陶瓷料浆从料筒中取出,把陶瓷料浆与占料重4-6%的PVA溶液球磨搅拌混合均匀;(5)过筛:将混合均匀后的陶瓷料浆接入喷雾造粒机,制备得到的粉末用250目筛网进一步过筛;(6)成型与排塑:将粉末预压成型得到陶瓷素坯,将陶瓷素坯放入马弗炉中,在750℃的温度下排胶1h,进一步排除陶瓷素坯中的成型剂,保证烧结质量,提高烧结致密度;(7)烧结:在1240℃的温度下烧结2h,随炉自然冷却;(8)上电极和极化处理:在陶瓷表面进行渗银处理,形成金属薄膜,对陶瓷施加一个强直流电场,材料内部的铁电畴发生转向,陶瓷中的电畴全部按电场方向排列,只有经过极化处理的压电陶瓷材料才有压电效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电陶瓷粉体细化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健蒋杏兵唐燕民李文好
申请(专利权)人: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