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吡嗪类化合物香味食用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19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吡嗪类化合物香味食用盐的制备方法,将含有吡嗪类化合物的植物油原料结合至含有氯化钠的组分盐表面,得到所述食用盐;其中,所述吡嗪类化合物与所述组分盐的重量百分比为不低于0.1%。该制备方法有效地保留了吡嗪类化合物的营养成分;制得的食用盐能够在食物制作的加盐过程中产生特殊的香味,使得口感更佳,也能减少食用油的用量,为一些清淡口味的大众提供更多的选择。些清淡口味的大众提供更多的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吡嗪类化合物香味食用盐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盐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吡嗪类化合物香味食用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些植物果实可在高温焙炒过程中发生Maillard反应,其生成的挥发性产物毗嗓类化合物,特别是葵花籽,其具有区别一般食用油的特征性香气物质,具有强烈的烤香和坚果味香气。毗嗓类化合物的生成是因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氨基骏、蛋白质、胺、肤等含氧杂环化合物与拨基化合物发生Maillard反应,产生了毗嗓类等含氮杂环化合物。将吡嗪类化合物溶于食用盐中,能够在食物制作的加盐过程中产生特殊的香味,使得口感更佳,也能减少食用油的用量,为一些清淡口味的大众提供更多的选择,而这种食用盐现有技术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吡嗪类化合物香味食用盐的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食用盐不具备烤香和坚果味香气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吡嗪类化合物香味食用盐的制备方法,将含有吡嗪类化合物的植物油原料结合至含有氯化钠的组分盐表面,得到所述食用盐;其中,所述吡嗪类化合物与所述组分盐的重量百分比为不低于0.1%。
[0005]具体的,所述吡嗪类化合物包括2,5-二甲基吡嗪、2,3-二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乙基-3,5-二甲基吡嗪、2-乙烯基吡嗪、2-乙烯基-6-甲基吡嗪和二甲基-2-乙烯基吡嗪中的至少一种。
[0006]进一步的,所述植物油原料还包括氨基酸类化合物。
[0007]具体的,所述氨基酸类化合物包括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半肤氨酸、撷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0008]进一步的,所述植物油原料还包括控制所述吡嗪类化合物挥发的缓释剂。
[0009]具体的,所述缓释剂为吸附型缓释剂。
[0010]具体的,所述组分盐按重量份计包括氯化钠50~60份,氯化钾15份,七水硫酸镁10份。
[0011]具体的,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用有机溶剂浸提富含油脂的植物果实,沸腾浸泡,挥干溶剂制得粕;
[0013]S2:将所述粕于140~160℃下烘烤脱脂;
[0014]S3:将脱脂后的粕与葡萄糖混合,加入用去离子水溶剂的组分盐溶剂,浸出,140~160℃搅拌,冷凝回流后取上层油样和下层水样;
[0015]S4:将下层水样析出得到固体相,将析出后的溶液和所述下层水样混合,去除水份
并加入缓释剂制备成悬浮液,将所述悬浮液中喷施至固体相上,即得所述食用盐。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吡嗪类化合物香味食用盐的制备方法,将吡嗪类化合物均匀喷洒于组分盐的表面,提高了吡嗪类化合物在食用盐中的分布均匀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吡嗪类化合物与食用盐颗粒的结合力,有效的保留了吡嗪类化合物的营养成分;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食用盐能够在食物制作的加盐过程中产生特殊的香味,使得口感更佳,也能减少食用油的用量,为一些清淡口味的大众提供更多的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吡嗪类化合物香味食用盐的制备方法,将含有吡嗪类化合物的植物油原料结合至含有氯化钠的组分盐表面,得到食用盐;其中,吡嗪类化合物与组分盐的重量百分比不低于0.1%。
[0020]具体的,吡嗪类化合物包括2,5-二甲基吡嗪、2,3-二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乙基-3,5-二甲基吡嗪、2-乙烯基吡嗪、2-乙烯基-6-甲基吡嗪和二甲基-2-乙烯基吡嗪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吡嗪类化合物包括上述各项中的至少两种;更为优选的,吡嗪类化合物为上述各项的组合。
[0021]进一步的,植物油原料还包括氨基酸类化合物。
[0022]具体的,氨基酸类化合物包括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半肤氨酸、撷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氨基酸类化合物包括上述各项中的至少两种;更为优选的,氨基酸类化合物为上述各项的组合。
[0023]进一步的,植物油原料还包括控制吡嗪类化合物挥发的缓释剂,缓释剂能够将吡嗪类化合物固定在组分盐内或者延缓其挥发,以便保持其特有的气味于食盐中。
[0024]吸附型固态吡嗪类化合物缓释剂是将稳定性吡嗪类化合物溶液吸附于固体吸附剂上,再与酸化剂和稳定剂混合,使之缓慢、稳定、持续地释放出一定量的吡嗪类化合物气体。如以酒石酸作为酸化剂,硬脂酸钠和氯化钙作为稳定剂,且当吡嗪类化合物与酸化剂,当吡嗪类化合物与酒石酸的质量配比为3:7,吡嗪类化合物与全部助剂的质量配比为1:3时,制得的固态吡嗪类化合物缓释剂效果最佳。
[0025]具体的,所述组分盐按重量份计包括氯化钠50~60份,氯化钾15份,七水硫酸镁10份。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食用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得到组分盐,得到含有吡嗪类化合物的植物油原料,将含有吡嗪类化合物的植物油原料结合至组分盐表面;或者得到组分盐的过程中,同时与得到含有吡嗪类化合物的植物油原料的过程结合,以将含有吡嗪类化合物的植物油原料结合至组分盐表面。
[0027]更为具体的过程为:
[0028]S1:取一定量粉碎后的葵花籽仁分别置于ST310索氏脂肪浸提器的各个滤纸筒,各
加50mL石油醚于浸提筒,在90℃的条件下沸腾浸泡10min,回流淋洗浸提2h,粕自然挥干溶剂后混合均匀,备用。
[0029]S2:取一定量的脱脂葵花籽粕均匀平铺于洁净的表面皿内,在140~160℃的条件下分别烘烤20~30min,转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0030]S3:分别取上述制得的脱脂葵花籽粕的分别与葡萄糖混合,混合的重量份数比例为(23~28):1,还可为24:1、25:1、26:1或27:1;加入用去离子水溶解的组分盐溶解1.5mL,浸出一级葵花籽油23g,在150℃的条件下,搅拌、冷凝回流反应20min,立即停止加热并置于冰水混合浴快速冷却至4℃,取上层油样和下层水样;
[0031]S4:将下层水样析出得到固体相,将析出后的溶液和所述下层水样混合,去除水份并加入缓释剂制备成悬浮液,将所述悬浮液中喷施至固体相上,即得所述食用盐。
[0032]上述实施例过程,采用葵花籽仁进行制备,还可采用花生颗粒,茶树籽颗粒或者其他富含脂质物的植物果实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制备过程,在S2制备得到的籽柏中含有部分吡嗪类化合物和部分氨基酸类化合物,在S3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吡嗪类化合物香味食用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吡嗪类化合物的植物油原料结合至含有氯化钠的组分盐表面,得到所述食用盐;其中,所述吡嗪类化合物与所述组分盐的重量百分比为不低于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嗪类化合物包括2,5-二甲基吡嗪、2,3-二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乙基-3,5-二甲基吡嗪、2-乙烯基吡嗪、2-乙烯基-6-甲基吡嗪和二甲基-2-乙烯基吡嗪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原料还包括氨基酸类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类化合物包括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半肤氨酸、撷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宇王丹枫
申请(专利权)人:益盐堂应城健康盐制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