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池智能放水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111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池智能放水装置及方法,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内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轴,且转轴分别设置在养殖池的中部,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分隔板,且分隔板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延长板,所述分隔板为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延长板上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滤水装置,且滤水装置转动连接在延长板上远离分隔板的一端,所述延长板上远离分隔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块。该种养殖池智能放水装置及方法,分别在养殖池内设置了两个分隔板,首先,能对养殖池进行分割,在两侧分别养殖不同的水产物,其次,能通过分隔板对养殖池内的生物进行聚集,不需要在将养殖池内的生物捞出,对养殖池进行抽水,养殖池内的水产品被隔离在网框外。被隔离在网框外。被隔离在网框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池智能放水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
,具体为一种养殖池智能放水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养殖是运用工业化方法进行鱼类养殖的一种高效生产模式,利用水循环技术和增氧技术对鱼类进行高效养殖。
[0003]目前,在鱼苗养殖的过程中,鱼苗的代谢物直接排放在养殖池内形成沉淀物,操作者经常对养殖池内部的沉淀物进行定时清理,水中会出现很多的杂质,其中包括鱼类的粪便、饲料残留物和鱼类尸体,需要经常对内部的养殖水进行更换,以保持养殖池内的养殖水的纯净度、含氧量以及适宜的温度,当养殖池内的水需要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一般采取先将养殖池内的水产品打捞出来,然后再对养殖池内的水进行更换,但是在打捞水产品的同时难以避免的会磕碰到水产品,使得水产生的活力下降,影响其存活率,尤其是在养育鱼苗时,鱼苗较为脆弱,在经常使用上述换水方式换水的情况下,鱼苗的存活率较低,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养殖池智能放水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池智能放水装置,包括养殖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内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轴(3),且转轴(3)分别设置在养殖池(1)的中部,所述转轴(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分隔板(4),且分隔板(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延长板(8),所述分隔板(4)为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延长板(8)上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滤水装置,且滤水装置转动连接在延长板(8)上远离分隔板(4)的一端,所述延长板(8)上远离分隔板(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块(16),且移动块(16)活动设置在养殖池(1)的底部,所述滤水装置包括固定框(12)、滤水辊(5)和顶板(13),所述固定框(12)为“C”型结构,且固定框(12)内安装有多个滤水辊(5),所述顶板(13)设置在固定框(12)上远离延长板(8)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智能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内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14),且移动块(16)活动设置在移动槽(14)内,所述移动槽(14)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限位槽(17),且移动块(16)的两侧分别通过移动转块活动卡设在限位槽(17)内,所述移动块(16)与移动槽(14)的两侧分别通过张力弹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智能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定位槽(2),且固定框(12)的两侧分别活动卡设在定位槽(2)内,所述固定框(1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延长板(8)的一端,所述顶板(13)为“T”型结构,且顶板(13)的一端活动插入固定框(12)内,并通过支撑弹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智能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内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安装板(11),且安装板(11)分别设置在养殖池(1)开口处的两侧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棋麟邓先余林连兵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