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082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液晶装置等电光装置中,能够极其有效地防止电荷残留于图像信号线、对向电极电位线的情况发生,电光装置,在基板上具备排列于像素区域的多个像素部,配置于位于像素区域的周边的周边区域而用来控制多个像素部的周边电路,以及用来向周边电路供给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线和用来供给接地电位的接地电位线。图像信号线经由由比构成图像信号线和接地电位线的导电膜电阻高的膜所构成的放电电阻,电连接于接地电位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液晶装置等电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电光装置的,例如液晶投影机等电子设备的

技术介绍
在这种电光装置中,例如液晶等电光物质被夹持于一对基板间。在作为这些基板的一方的元件基板上,设置多个像素电极。此外,在作为这些基板的另一方的对向基板上设有与该多个像素电极对向的对向电极。进而,在元件基板上,设置用来驱动像素电极的数据线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等周边电路,从多个外部电路连接端子向周边电路引绕多条引绕布线。而且,像这样所构成的电光装置,在其完成时或交货时等,设置于能够供给电源和测试用的图像信号等的检查装置,进行其工作检查、工作调整。如果这种检查、调整结束,将电光装置从检查装置拆卸,则在电光装置的周边电路及布线上,残留基于各种信号的电荷。特别是,在图像信号线及对向电极电位线上,如果残存由图像信号、对向电极电位引起的电荷的话,则在像素电极及对向电极间,由于施加了直流电压,所以有时引起位于两电极间的液晶等烧接。或者,如果这种电荷残留,其后高精度地实施进一步实施的检查、调整变得困难。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在电光装置的外部,经由电阻或短路用开关把连接于图像信号线的外部电路连接端子和连接于对向电极电位线的外部电路连接端子相互连接的技术。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在电光装置的内部把所有引绕布线经由由构成像素开关用的薄膜晶体管(以下适当称为“TFT”)的半导体层所构成的内部电阻线连接于接地电位线-->等的技术。通过任一种技术,都能够去除如上所述的电光装置中的残留电荷。【专利文献1】专利第3173200号公报【专利文献2】专利第3240829号公报但是,如果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则在端子间连接图像信号线所连接的端子,与接地电位线所连接的端子。因而,有必要在电光装置的外部,设置这种连接用的电阻或短路开关。进而,如果应用此一技术,在基板上形成连接用的电阻或短路开关,则在有限的基板上的区域上,确保用来形成这些的区域成为困难。特别是在小型的电光装置,或对基板来说图像显示区域为大型的电光装置的场合,确保这种区域非常困难。进而,假如在基板上区域中在小的区域上形成放电电阻的话,也就是说,如果形成微小尺寸的放电电阻,则因静电的存在,该微小尺寸的放电电阻被静电破坏的可能性变高。特别是,在经由层间绝缘膜把微小尺寸的放电电阻的上层侧或下层侧布线其他布线的场合,就经由层间绝缘层构成了电容器结构,在此一部分放电电阻被静电破坏的可能性变得极高。结果,在电光装置内像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形成电阻或短路开关招致基板、装置总体的大型化,或者,招致静电破坏引起的装置的不良化,因此实践上是极其不利的。另一方面,如果用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技术,则由于在用于薄膜晶体管的膜处形成放电电阻,所以设计自由度极端降低。由此,在基板上的有限的区域内,形成适当的高电阻的放电电阻,或者在很小的区域内形成适当的高电阻的放电电阻是困难或实践上不可能的。也就是说,由于用同一膜,所以在与对像素开关用的薄膜晶体管所要求的性能等的关系上,关于能够形成的电阻值、面积或位置的制约非常大。另外,通过此一技术,也与上述专利文献1的场合同样,假如形成微小尺寸的放电电阻的话,则被静电破坏的可能性变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极其有效地防止电荷残留于图像信号线、对向电极电位线的电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这种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基板上具备:排列于像素区域的多个像素部,配置于位于前述像素区域的周边的周边区域而用来控制前述多个像素部的周边电路,以及用来向前述周边电路供给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线和用来供给接地电位的接地电位线,前述图像信号线经由由比构成前述图像信号线和前述接地电位线的导电膜高电阻的膜所构成的放电电阻,电连接于前述接地电位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则在其工作时,从外部电路经由外部电路连接端子,用来使作为周边电路的一部分的例如数据线驱动电路工作的,时钟信号、电源信号、控制信号、图像信号等各种信号被供给到数据线驱动电路。与之并行,从外部电路经由外部电路连接端子,用来使作为周边电路的一部分的例如扫描线驱动电路工作的,时钟信号、电源信号、控制信号等各种信号被供给到扫描线驱动电路。此时,接地电位经由接地电位线供给到周边电路,图像信号经由图像信号线供给到周边电路。另一方面,经由对向电极电位线,进而经由上下导通端子和上下导通件,对向电极电位被供给到对向电极。借此例如,图像信号由数据线驱动电路经由数据线供给到配置于像素区域或像素阵列区域的各像素部,并且扫描信号由扫描线驱动电路经由扫描线供给到各像素部,在各像素部处驱动夹持于像素电极和对向电极间的例如液晶等电光物质,借此进行有源矩阵驱动。这里所谓“像素区域”指的是在基板上俯视排列有多个像素部的区域,也就是,通过多个像素部的驱动而显示图像用的区域,例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区域”是其一例或典型例。再者,这种扫描线和数据线,例如,在基板上相互交叉且分别布线有多条。此外,这种像素部,例如,具有:像素电极;和栅连接于扫描线且根据由扫描线所供给的扫描信号向像素电极有选择地供给由数据线所供给的图像信号的像素开关用的TFT。在本专利技术中特别是,图像信号线经由作为高电阻的放电电阻电连接于-->接地电位线。因而,即使在该电光装置的完成时或交货时等,设置于检查装置,进行其工作检查、工作调整后从中拆卸,残留于电光装置中的图像信号线的电荷,或残留于连接于图像信号线的周边电路内的各种电子元件等的电荷,也就在从检查或调整后到拆卸的很短的时间之内,经由放电电阻向接地电位线放电。这里,能够在什么程度的时间内放电,大致取决于放电电阻的电阻值。由此,放电电阻形成为具有0.1MΩ~5MΩ的电阻值,以便可以在实用上最佳的程度的时间内放电。因而,在从检查装置拆卸之际等,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残留电荷而在像素电极和对向电极间施加直流电压,致使引起夹持于两电极间的液晶等电光物质被烧接的事态。进而,因为没有残留电荷,可以高精度地实施以后再次实施的检查、调整。此时,没有必要像前述专利文献1那样,在电光装置的外部,设置连接用的电阻或短路开关。而且,由于不像前述专利文献2那样靠用于像素部的TFT的膜来形成放电电阻就可以了,所以也可以提高设计自由度。由此,也可以,在基板上有限的区域内,形成适当的高电阻的放电电阻,或者在很小的区域内形成适当的高电阻的放电电阻。也就是说,只要不用同一膜,例如像素开关用等,在与对像素部的TFT所要求的性能的关系上,消除关于能够形成的电阻值、面积或位置的制约即可。如果像以上这样用本专利技术,则可极其有效地防止图像信号线中电荷的残留。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的一种形态中,前述像素部具有像素电极,具备与前述像素电极对向的对向电极,以及用来把对向电极电位供给到前述对向电极的对向电极电位线。根据此一形态,则像素部具有像素电极。对向电极电位经由对向电极电位线供给到与像素电极对向的对向电极。通过把对向电极电位线经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放电电阻电连接于接地电位,可极其有效地防止对向电极电位线中电荷的残留。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的另一种形态中,前述对向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基板上具备:    排列于像素区域的多个像素部,    配置于位于前述像素区域的周边的周边区域、用来控制前述多个像素部的周边电路,以及    用来向前述周边电路供给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线和供给接地电位的接地电位线,    前述图像信号线经由由比构成前述图像信号线和前述接地电位线的导电膜电阻高的膜所构成的放电电阻,电连接于前述接地电位线。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2-17 040113/2005;JP 2005-9-30 286393/20051.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具备:排列于像素区域的多个像素部,配置于位于前述像素区域的周边的周边区域、用来控制前述多个像素部的周边电路,以及用来向前述周边电路供给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线和供给接地电位的接地电位线,前述图像信号线经由由比构成前述图像信号线和前述接地电位线的导电膜电阻高的膜所构成的放电电阻,电连接于前述接地电位线。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像素部具有像素电极,具备:与前述像素电极对向的对向电极,以及用来把对向电极电位供给到前述对向电极的对向电极电位线。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对向电极电位线经由由比构成前述对向电极电位线和前述接地电位线的导电膜电阻高的膜所构成的放电电阻,电连接于前述接地电位线。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前述图像信号线和前述对向电极电位线中的至少一方的布线中,该布线的一端电连接于配置于前述周边区域的外部电路连接端子,该布线的另一端经由前述放电电阻电连接于前述接地电位线。5.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图像信号线和前述对向电极电位线中的至少一方的布线中,前述至少一方的布线的一端电连接于配置于前述周边区域的外部电路连接端子,在前述至少一方的布线的中途设置有静电保护电路和输入保护电路中的至少一方的保护电路,前述至少一方的布线在前述至少一方的保护电路内,经由前述放电电阻电连接于前述接地电位线。6.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前述图像信号线和前述对向电极电位线中的至少一方的布线中,前述至少一方的布线的一端电连接于配置于前述周边区域的外部电路连接端子,在前述至少一方的布线的中途设置有静电保护电路和输入保护电路中的至少一方的保护电路,前述至少一方的布线,在从前述外部电路连接端子看比前述至少一方的保护电路远的一侧,经由前述放电电阻电连接于前述接地电位线。7.如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对向电极电位线和前述图像信号线经由前述放电电阻电连接于相互相同的前述接地电位线。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放电电阻由半导体膜构成,将与对构成成为前述像素部或前述周边电路的至少一部分的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膜所掺杂的杂质不同的杂质,对构成前述放电电阻的半导体膜进行掺杂。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前述基板之上引绕的布线包括,经由层间绝缘膜通过前述放电电阻的上层侧或下层侧的布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出正夫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