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709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保护膜与透明树脂膜的层叠体中,使得不发生保护膜的剥离、层叠体的翘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包含:透明树脂膜,其包含选自由聚酰亚胺、聚酰胺及聚酰胺酰亚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而成;保护膜,其贴合于上述透明树脂膜的一面;以及处于透明树脂膜的另一面的层,其由与上述透明树脂膜所包含的树脂不同的树脂形成,上述层叠体的拉伸弹性模量E1与厚度T1满足式(1),并且上述层叠体的拉伸弹性模量E1与保护膜的拉伸弹性模量E2满足式(2)。350<E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尤其涉及含有由聚酰亚胺等形成的透明树脂膜和保护透明树脂膜的保护膜的层的层叠体。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伴随着各种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器的薄型化、轻质化及柔性化等,作为代替以往使用的玻璃的材料,广泛利用了基于聚酰亚胺、聚酰胺等高分子的透明树脂膜。对于透明树脂膜而言,在基材上涂布包含聚酰亚胺等高分子的清漆,接着进行拉伸及干燥,然后在单面层叠保护膜,从而防止在透明树脂膜中产生损伤。进而,在单面层叠有保护膜的透明树脂膜的另一面形成功能层、例如硬涂层,最后将保护膜剥离,用于各种用途。
[0003]当从单面层叠有保护膜的透明树脂膜的状态在另一面形成功能层时,通常是将功能层的组合物涂布于透明树脂膜的没有保护膜的面上而形成的,但此时会导致发生保护膜的剥离、保护膜与透明树脂膜的层叠体的翘曲。
[0004]作为记载了透明树脂膜与保护膜的层叠体的文献,可示例日本专利6376271号(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6450048号(专利文献2)及日本专利6400875号(专利文献3)等,但这些文献中没有关于保护膜的剥离、层叠体的翘曲的记载。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376271号
[000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450048号
[0009]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6400875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上述的保护膜与透明树脂膜的层叠体中,使得不发生保护膜的剥离、层叠体的翘曲。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方式。
[0014][1]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包含:透明树脂膜,其包含选自由聚酰亚胺、聚酰胺及聚酰胺酰亚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和保护膜,其贴合于上述透明树脂膜的一面,
[0015]上述层叠体的拉伸弹性模量E1与厚度T1满足式(1):
[0016]350<E1
×
T1<1,000
ꢀꢀꢀꢀꢀ
(1),
[0017]并且上述层叠体的拉伸弹性模量E1与保护膜的拉伸弹性模量E2满足式(2):
[0018]1.0≤E1/E2≤6.5
ꢀꢀꢀꢀꢀꢀ
(2)。
[0019][2]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层叠体的拉伸弹性模量E1为2.0GPa以上且10.0GPa以下。
[0020][3]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保护膜的拉伸弹性模量E2为1.5GPa以上且10.0GPa以下。
[0021][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厚度50μm时的透明树脂膜的全光线透过率为85.0%以上。
[0022][5]如[4]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厚度50μm时的透明树脂膜的雾度为1.0%以下。
[0023][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保护膜具有粘合层。
[0024][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粘合层包含丙烯酸系树脂。
[0025][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透明树脂膜用于柔性器件的前面板。
[0026][9]带有功能层的层叠体,其是在与同[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所包含的保护膜接触的面呈相反侧的面上层叠功能层而成的。
[0027][10]如[9]所述的带有功能层的层叠体,其中,上述功能层为硬涂层。
[0028][11]保护膜层叠体,其是在[9]或[10]所述的带有功能层的层叠体上进一步层叠其他保护膜而成的。
[0029]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中,当保护膜与透明树脂膜的层叠体满足本专利技术的要件、即层叠体自身的拉伸弹性模量E1与其厚度T1满足式(1)、并且层叠体的拉伸弹性模量E1与保护膜的拉伸弹性模量E2满足式(2)时,可防止保护膜的剥离、层叠体的翘曲。
[0031]350<E1
×
T1<1,000
ꢀꢀꢀ
(1)
[0032]1.0≤E1/E2≤6.5
ꢀꢀꢀꢀ
(2)
[0033]理论上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层叠体的拉伸弹性模量E1高且厚度T1也厚,但由于拉伸弹性模量的大小、以及厚度存在界限,因此拉伸弹性模量E1与厚度T1之积需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为350<E1
×
T1<1,000(1)的范围时,没有保护膜的剥离,并且层叠体的翘曲落入良好的范围内。另外,层叠体的拉伸弹性模量E1与保护膜的拉伸弹性模量E2为同等程度是合适的,因此认为需要为1.0≤E1/E2≤6.5的范围。
[0034]本专利技术中,层叠体的特性与保护膜的特性在上述不等式的范围内时,没有保护膜的剥离,并且层叠体的翘曲也变少,容易形成功能层、例如硬涂层。
附图说明
[0035][图1]图1是以示意性截面示出各工序中的层结构的图,所述各工序是从透明树脂膜的形成至制造以功能层将透明树脂膜被覆的状态的物体的各工序。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透明树脂膜
[0038]2-保护膜
[0039]2’-
其他保护膜
[0040]3-功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
定于此处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损害本专利技术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0042]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以层的形式包含透明树脂膜和贴合于上述透明树脂膜的至少一面上的保护膜,所述透明树脂膜包含选自由聚酰亚胺、聚酰胺及聚酰胺酰亚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但由于该层叠体是在将透明树脂膜单独用于各种用途或者将透明树脂膜与功能层的层叠体用于各种用途时的制造工序的中间阶段产生的层叠体,因此使用附图对产生层叠体的工序进行说明。
[0043]图1是以示意性截面示出各工序中的层结构的图,所述各工序是从透明树脂膜的形成至制造以功能层将透明树脂膜被覆的状态的物体的各工序。图1的A工序中,是在将透明树脂膜的清漆涂布于基材(金属或塑料膜)上而形成透明树脂膜的层的阶段中产生的层结构,接下来的B工序为对透明树脂膜1进行拉伸的拉伸工序。在接下来的C工序中,在经拉伸的透明树脂膜1的单面形成保护膜2,进而在工序D中,在透明树脂膜1的没有保护膜2的面上形成功能层3。接下来的E工序是根据需要设置的工序,其是在D工序中形成的功能层上形成其他保护膜2

的工序,在最后的F工序中,将形成的保护膜2及保护膜2

剥离,形成透明树脂膜1与功能层3的层叠体,并用于各种用途。图1以非常简化的方式进行记载,因此未记载例如层与层之间的粘接剂层、粘合剂层等,另外,还存在保护膜、功能层形成于透明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包含:透明树脂膜,其包含选自由聚酰亚胺、聚酰胺及聚酰胺酰亚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和保护膜,其贴合于所述透明树脂膜的一面,所述层叠体的拉伸弹性模量E1与厚度T1满足式(1):350<E1
×
T1<1,000
ꢀꢀꢀꢀ
(1),并且所述层叠体的拉伸弹性模量E1与保护膜的拉伸弹性模量E2满足式(2):1.0≤E1/E2≤6.5
ꢀꢀꢀꢀ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层叠体的拉伸弹性模量E1为2.0GPa以上且10.0GPa以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保护膜的拉伸弹性模量E2为1.5GPa以上且10.0GPa以下。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泽真义大松一喜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