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酶抑制剂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060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酶抑制剂中间体,即2,6-二氯-3,5-甲氧基苯胺(I)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路线安全稳定,操作方便容易纯化,收率高等优点。收率高等优点。收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酶抑制剂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酶抑制剂中间体2,6-二氯-3,5-甲氧基苯胺(I)的新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家族是由四个成员(FGFR1、FGFR2、FGFR3和FGFR4)组成,其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的激酶,FGF结合导致FGFR二聚化,随后为受体自体磷酸化和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受体活化足以复元和活化参与如细胞生长、细胞新陈代谢和细胞存活的多元化过程调控的特定下游信号伙伴。因此,在对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浸润、血管形成、细胞关键性的许多生物过程中,FGF/FGFR信号通路具有多效应作用。
[0003]2,6-二氯-3,5-甲氧基苯胺为多个激酶抑制剂的制备中间体,其中包括FGFR4抑制剂H3B6527,处于临床一期,用于潜在治疗肝细胞癌和胆管癌等实体瘤的药物,具体结构如下:
[0004][0005]H3B6527的结构公开于专利申请WO2015057938,其中P34公开了2,6-二氯-3,5-甲氧基苯胺(I)的合成方法,具体如下:
[0006][0007]首先将3,5-二甲氧基苯胺(Ia)的氨基进行保护得到化合物(Ib),化合物(Ib)通过硫酰氯氯化得到化合物(Ic),化合物(Ic)强碱条件下水解,脱除保护基得到化合物(I)。该方法原料昂贵,需要用到多余的保护脱保护策略,此外,第二步,即化合物(Ib)通过硫酰氯氯化得到化合物(Ic)中,氯代收率极低(34%),中间体纯化异常困难,整个路线操作繁琐,效率不高,极大影响目标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酶抑制剂中间体2,
6-二氯-3,5-甲氧基苯胺(I)的新的合成方法,
[0009][0010]其中:
[0011](i)将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Ⅱ)转化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Ⅲ);
[0012][0013](ii)将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Ⅲ)转化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Ⅳ);
[0014][0015](iii)将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Ⅳ)转化成通式化合物(IA);
[0016][0017](iv)通式化合物(IA)转化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胺(I);
[0018][0019]其中:R选自氨基或羟胺基。
[0020]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的合成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
[0021](i)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Ⅱ)与N-氯代丁二酰亚胺,在引发剂存在下,在溶剂中反应,生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Ⅲ);
[0022]其中步骤(i)中:
[0023]所述的3,5-二甲氧基苯甲酸与N-氯代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2~3),优选为1:2.1;
[0024]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酰、异丙苯过氧化氢或过硫酸钾,优选为偶氮二异丁腈;
[0025]所述的引发剂与3,5-二甲氧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0~0.3):1,优选为0.1:1;
[0026]所述溶剂选自二氯甲烷、1,4-二氧六环或N,N-二甲基甲酰胺,优选为N,N-二甲基甲酰胺;
[0027]反应温度为25℃~100℃,优选为50℃~80℃。
[0028](ii)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Ⅲ)与氯化试剂在溶剂中反应,生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Ⅳ);
[0029]其中步骤(ii)中:
[0030]所述的氯化试剂选自草酰氯,二氯亚砜,三氯化磷或三光气,优选草酰氯;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与草酰氯的摩尔比为1:(1~2),优选为1:1.2;
[0031]所述的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或甲苯,优选为二氯甲烷;
[0032]反应温度为0℃~50℃,优选为40℃。
[0033](iii)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Ⅳ)与盐酸羟胺,在缚酸剂存在下,在溶剂中反应,生成2,6-二氯-N-羟基-3,5-二甲氧基苯酰胺(

);
[0034]其中步骤(iii)中:
[0035]所述的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与盐酸羟胺的摩尔比为1:(1~5),优选1:2;
[0036]所述的缚酸剂选自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碳酸钠、碳酸氢钠或碳酸钾,优选为碳酸氢钠;
[0037]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与碳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1~5),优选为1:3;
[0038]所述的溶剂选自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或乙酸乙酯/水混合溶剂,优选乙酸乙酯/水的混合溶剂;
[0039]水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1~5),优选1:2;
[0040]反应温度为-10℃~25℃,优选-5℃~0℃。
[0041](iv)2,6-二氯-N-羟基-3,5-二甲氧基苯酰胺(

)与碱在溶剂中发生重排反应,生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胺(I)。
[0042]其中步骤(iv)中:
[0043]所述的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优选为碳酸钾;
[0044]2,6-二氯-N-羟基-3,5-二甲氧基苯酰胺与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1~3),优选为1:1;
[0045]所述的溶剂选自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优选为二甲亚砜;
[0046]反应温度为40℃~100℃,优选为80℃。
[0047]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的合成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
[0048](i)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Ⅱ)与三氯异氰尿酸,在溶剂中反应,生成2,6-二氯-3,
5-二甲氧基苯甲酸(Ⅲ);
[0049]其中步骤(i)中:
[0050]所述的3,5-二甲氧基苯甲酸与三氯异氰尿酸的摩尔比为1:(0.1~1),优选为1:0.36;
[0051]所述溶剂选自二氯甲烷、1,4-二氧六环或N,N-二甲基甲酰胺,优选为二氯甲烷;
[0052]反应温度为0℃~50℃,优选25℃。
[0053](ii)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Ⅲ)与氯化试剂,在溶剂中反应,生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Ⅳ);
[0054]其中步骤(ii)中:
[0055]所述的氯化试剂选自草酰氯、二氯亚砜、三氯化磷或三光气,优选为二氯亚砜;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与二氯亚砜的配比(g/mL)为1:(1~5),优选为1:3;
[0056]反应温度为0℃~80℃,优选50℃。
[0057](iii)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Ⅳ)与氨水,在溶剂中反应,生成2,6-二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化合物(I)的合成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其中:(i)将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Ⅱ)转化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Ⅲ);(ii)将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Ⅲ)转化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Ⅳ);(iii)将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Ⅳ)转化成通式化合物(IA);(iv)通式化合物(IA)转化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胺(I);其中:R选自氨基或羟胺基。2.一种制备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的合成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i)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Ⅱ)与N-氯代丁二酰亚胺,在引发剂存在下,在溶剂中反应,生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Ⅲ);
(ii)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Ⅲ)与氯化试剂在溶剂中反应,生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Ⅳ);(iii)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Ⅳ)与盐酸羟胺,在缚酸剂存在下,在溶剂中反应,生成2,6-二氯-N-羟基-3,5-二甲氧基苯酰胺(

);(iv)2,6-二氯-N-羟基-3,5-二甲氧基苯酰胺(

)与碱在溶剂中发生重排反应,生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胺(I)。3.一种制备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的合成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i)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Ⅱ)与三氯异氰尿酸,在溶剂中反应,生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Ⅲ);(ii)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Ⅲ)与氯化试剂,在溶剂中反应,生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Ⅳ);(iii)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氯(Ⅳ)与氨水,在溶剂中反应,生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酰胺(

);(iv)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酰胺(

)在碱存在下,在溶剂中与溴素反应,生成2,6-二氯-3,5-二甲氧基苯胺(I)。4.根据权利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i)中:所述的3,5-二甲氧基苯甲酸与N-氯代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2~3),优选为1:2.1;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酰、异丙苯过氧化氢或过硫酸钾,优选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的引发剂与3,5-二甲氧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0~0.3):1,优选为0.1:1;所述溶剂选自二氯甲烷、1,4-二氧六环或N,N-二甲基甲酰胺,优选为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温度为25℃~100℃,优选为50℃~8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ii)中:所述的氯化试剂选自草酰氯,二氯亚砜,三氯化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首一林其先沈磊梁旭锋袁钧宋俊王永欣方建赵成浩张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喀露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