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17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5
一种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冷却结构,尤其涉及燃烧室与透平接口部位的冷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对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进行冷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燃烧室过渡段和叶片,燃烧室过渡段与叶片之间形成通道,所述燃烧室过渡段的燃烧室上壁上加工有上冷却孔,燃烧室过渡段的燃烧室下壁上加工有下冷却孔,所述叶片包括叶片上端壁和叶片下端壁,冷却介质从上冷却孔进入主燃气通道冷却叶片上端壁,冷却介质从下冷却孔进入主燃气通道冷却叶片下端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冷却介质通过上下冷却孔输入形成气模覆盖在叶片的上下端壁上,防止主燃气对叶片上下端壁形成高温损伤。伤。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冷却结构


[0001]本技术设计一种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冷却结构,尤其涉及燃烧室与透平接口部位的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燃气轮机机组,提高其循环效率的有效方法是提高燃气透平的燃气进口温度,而提高初温的有效方法是对燃气轮机高温部件通过合理的冷却空气系统设计对其进行冷却保护,对于目前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系统方案大多是叶片表面和上下端壁后部冷却的情况,基本没有对叶片上下端壁前部的冷却系统机构,现有的冷却结构是从叶片上端壁或下端壁构件冷却通道,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在进行加工和装配时会浪费大量人力以及物力;
[0003]为了解决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冷却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冷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了目前对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进行冷却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冷却结构”。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冷却结构,包括燃烧室过渡段和叶片,燃烧室过渡段与叶片之间形成通道;
[0007]所述燃烧室过渡段的燃烧室上壁上加工有上冷却孔,燃烧室过渡段的燃烧室下壁上加工有下冷却孔;
[0008]所述叶片包括叶片上端壁和叶片下端壁,冷却介质从上冷却孔进入通道冷却叶片上端壁,冷却介质从下冷却孔进入通道冷却叶片下端壁。
[0009]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过渡段上安装有燃烧室冷却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冷却孔与燃机中心线轴线形成的角度为50
°
~60
°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冷却孔与燃机中心线轴线形成的角度为12
°
~18
°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将冷却介质经上下冷却孔喷入通道,有效隔绝主燃气对叶片上下端壁形成的高温损伤;
[0014]2.冷却孔的角度与通道流动特征相匹配,最大化减少高压冷却空气的用量,减少掺混损失,提高了燃气轮机的效率;
[0015]3.通过在燃烧室过渡段的上下壁加工冷却孔,实现了不再透平叶片加工冷却结构
系统,减少叶片冷却系统机构设计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冷却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中1-燃烧室过渡段,2-叶片,3-上冷却孔,4-下冷却孔,5-燃烧室上壁,6-燃烧室下壁,7-燃烧室冷却孔,10-叶片上端壁,11-叶片下端壁,12-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比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9]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冷却结构,包括燃烧室过渡段1和叶片2,燃烧室过渡段1与叶片2之间形成通道12,主燃气从燃烧室过渡段1流向叶片2,进一步流向下一级叶片;
[0020]所述燃烧室过渡段1的燃烧室上壁5上加工有上冷却孔3,燃烧室过渡段1的燃烧室下壁6上加工有下冷却孔4;
[0021]所述叶片2包括叶片上端壁10和叶片下端壁11,冷却介质从上冷却孔3进入通道12冷却叶片上端壁10,冷却介质从下冷却孔4进入通道12冷却叶片下端壁11;冷却介质为压气机排气处引出的压缩空气,经过燃烧室缸体,从燃烧室上壁5和燃烧室下壁6上的多个上冷却孔3和下冷却孔4通入通道12,冷却介质形成气模覆盖在叶片上端壁10和叶片下端壁11上进行冷却。
[0022]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冷却机构,所述燃烧室过渡段1上安装有燃烧室冷却孔7,燃烧室冷却孔7用于冷却燃烧室过渡段1的壁面。
[0023]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冷却结构,所述上冷却孔3与燃机中心线轴线形成的角度为50
°
~60
°

[0024]具体的,所述下冷却孔4与燃机中心线轴线形成的角度为12
°
~18
°
;通过加工上冷却孔3与燃机中心线轴线形成的角度以及下冷却孔4与燃机中心线轴线形成的角度最大化的减少了高压冷却空气的用量,减少了掺混损失,提高燃气轮机效率。
[0025]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轮机第一级叶片前部端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过渡段(1)和叶片(2),燃烧室过渡段(1)与叶片(2)之间形成通道(12);所述燃烧室过渡段(1)的燃烧室上壁(5)上加工有上冷却孔(3),燃烧室过渡段(1)的燃烧室下壁(6)上加工有下冷却孔(4);所述叶片(2)包括叶片上端壁(10)和叶片下端壁(11),冷却介质从上冷却孔(3)进入通道(12)冷却叶片上端壁(10),冷却介质从下冷却孔(4)进入通道(12)冷却叶片下端壁(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东坡冯永志刘佳琦单维佶葛春醒王颖李翔宇冀文慧苑馨予周驰
申请(专利权)人: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